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胶接绝缘钢轨技术条件TBT2975(可编辑修改word版)

胶接绝缘钢轨技术条件TBT2975(可编辑修改word版)

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f 2975- 2口)00胶接绝缘钢轨技术条件2000-03-29发布2000-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目次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质量保证···················⋯⋯ 14 材料·····················⋯⋯ 15胶接绝缘钢轨的生产·········································⋯⋯26胶接绝缘钢轨外观尺寸允许偏差 (3)7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3)8检验规则 (4)9标志、运输和质量证明书 (5)附录(标准的附录) 绝缘材料技术条件·······T日广r 2975- 2000前言本标准是在部科技专题《超长无缝线路设计参数及施工工艺》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参照美国AREA第四委员会(Bulletin 754)(钢轨胶接绝缘接头技术条件》编写而成。

附录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许昌工务段、衡阳铁路机械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战国、冯淑卿、王善元、张奉华。

本标准 2 000年3月首次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C 2975- 2000胶接绝缘钢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胶接绝缘钢轨的材料、生产、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技术要求、标志、运输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工厂化制造的胶接绝缘钢轨。

本标准适用于50KG/m及以上胶接绝缘钢轨。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TB /I '2 344-1993 43一75掩/m钢轨供货技术要求TB /I '2 345-1993 43一75k g/m钢轨用接头夹板供货技术要求GB /I '1 231-199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 /I '1 9002-ISO 9002-1994 质量体系一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3 质f保证生产厂家应建立符合GB/I'1 9002-ISO 9002-1994的质量保证体系。

4 材料用于生产胶接绝缘钢轨的各部件,包括钢轨、夹板、螺栓、绝缘材料等,应经检验合格。

4.1钢轨4.1.1钢轨型式尺寸、允许偏差、技术要求应符合TB/I' 2344的规定。

4.1.2每根钢轨的长度不应短于3.0 m.4.1.3应尽量采用同一根钢轨锯开胶接。

否则两根钢轨胶接端钢轨高度、轨腰厚度相差不得超过0.3 mm.4.1.4对于强度低于1 078 MPa的非淬火轨,钢轨的胶接端必须淬火,淬火层形状、硬度、淬火区长度、机械性能应符合TB/I' 2344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0-03-29批准2000-11-01实施1TB/`T 2975- 20004.1.5钢轨胶接端轨头及螺栓孔应倒棱,倒棱尺寸1一2 mm,倒角4.1.6钢轨胶接端端面对钢轨纵轴的垂直度偏差及水平偏差不超过0.15 mm.4.1.7轨端、螺栓孔、钢轨胶接面应扫磨去毛刺,轨腰侧面凸起字样应打磨平整。

4.1.8钢轨螺栓孔尺寸允许偏差:直径士 0. 5r mm位置士 0 .5 m m4.2夹板4.2.1夹板采用B7钢或性能优于B钢的其他优质钢制造。

4.2.2夹板经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抗拉强度刁 P日屈服强度乃肛 a 伸长率/%收缩率/ %布氏硬度月王 B/( .)冷弯)900 》520 )9 》20 255-388 30完好立放,支距80 cm,竖向加载210 kN卸载后试件恢复初始状态4.2.3夹板胶接面周边所有棱角及螺栓孔周边都必须倒棱,尺寸1-- 2 mm,倒角45004.2.4夹板各部位尺寸允许偏差符合表2的规定。

4.2.5夹板胶接面和螺栓孔应无毛刺。

4.2.6夹板长度可选择820 mm或1 000 mmo表2项目螺栓孔直径螺栓孔位1 高度长度厚度工作面凹凸尺寸允许偏差/mm士0.5 士05 士0.25 士1.0 士0.5 士0.254.3绝缘材料绝缘材料包括绝缘槽板、底胶、绝缘端板、绝缘套管,其技术性能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4.4高强度螺栓4.4.1螺栓应采用10.9级高强度螺栓。

4.4.2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应符合GB/1' 1231的规定。

4.4.3扭矩系数应控制在0.14以内.使用时不许涂油。

5胶接绝缘钢轨的生产5.1胶接绝缘钢轨应工厂化生产。

胶接钢轨的钢种、型号应与长轨条相同,以便于焊接。

5.2钢轨、夹板的胶接面进行喷砂处理,要求无锈斑、无油污、无水气。

5.3对轨后用lm直尺检查:轨顶不超过0-0.3 mm,轨头侧边不超过土0.3 mm.5.4组装前应顶紧端板。

5.5组装前,测量轨顶、轨底、两侧轨腰和夹板的温度,各测量3点,要求温度差不超过3℃。

5.6作业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2TB理2975-2000温度 > 一5℃;相对湿度<60%06胶接绝缘钢轨外观尺寸允许偏差6.1胶接绝缘钢轨全长范围内,不得有硬弯。

6.2胶接接头处,用lm直尺检查,轨顶不超过0--0.3 mm,严禁低凹。

侧面水平方向偏差不应超过土0.3 mmo6.3两胶接轨端垂直错牙不应超过0.3 mm,水平错牙不超过0.3 rim.6.4胶接绝缘钢轨(20 r-)长度允许偏差士6 nun.6.5绝缘端板低于胶接端轨头不得超过0.5二,严禁凸出。

7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7.1技术要求7.1.1整体剪切整体剪切试验应满足表3的规定。

表3钢轨类型轴向加载最小值AN 检验要求50 kg/m 2 700 不破坏,卸载后钢轨与夹板相对位移量不超过0.5 mm60 kg/m 3 000 同上75 kg八n 3 300 同上7.1.2电绝缘性能干燥和潮湿两种状态均达到规定,为合格。

干燥状态 :电阻值大于10M dL潮湿状态 :电阻值大于10 00n o7.1.3疲劳试验疲劳试验过程中,跨中截面的最大位移不超过1.80 m m.7.2试验方法7.2.1整体剪切试验分别沿胶接绝缘钢轨中间的端板和距夹板端外侧3一5c m处锯切(端面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15 nun)成两个试件。

在锯切时应不破坏胶接槽板。

试验时沿钢轨的轴线纵向加载,钢轨与夹板相对位移稳定后,再增加荷载,每次增加150kNo钢轨与夹板的相对位移量应精确到0.01 mm.7.2.2绝缘性能试验每根胶接绝缘钢轨均需在室内进行电绝缘性能测试。

试验时,胶接绝缘钢轨应为干燥状态,且搁置在干燥的绝缘体上。

分别在干燥和潮湿状态下测量。

干燥状态 :用500V 兆欧表测量两钢轨间以及钢轨与夹板间的电阻值;潮湿状态 :在端板处浇水5L ,1-2m in间用万用表测量两钢轨间以及钢轨与夹板间的电37卫理2975- 2000阻值。

7·2.3 疲劳试验用一根胶接绝缘钢轨锯切成长170c m(一侧钢轨长100c m,另一侧钢轨长70二)的试件进行两点加载疲劳试验,支距100 cm,加载频率8-10 Hz,加载过程中加,载频率应保持恒定。

加载最大荷载200 kN,最小荷载2.5 kN,分别在两支点的跨中和距其中一支点外侧25 cm处加载(见图1),加载波形为正弦波,两个加载点的加载波形相位差1800,试验中每往复加载50万次,测量跨中截面的位移,往复加载总次数为2x1护次。

图I 疲劳试验示意图8检验规则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生产检验、型式检验3种。

8.1出厂检验每根胶接绝缘钢轨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本标准第6章和7.1.2的内容。

检验中如有任何一项性能不合格时,严禁出厂。

8.2生产检验累积生产 500件或累积产量未超过500件,但时间间隔满1年时,应进行生产检验,生产检验包括本标准第6章和7.1.1,7.1.2的内容。

随机抽取2根胶接绝缘钢轨,进行电绝缘性能试验后作整体剪切试验。

8.3型式检验型式检验应包括本标准第6章和第7章的全部内容。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投产时 ;b)材料和生产工艺改变;c)停产 1 年后再恢复生产;d)正常生产满3年;e)累积生产2000件;f)生产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的差异时。

每次试验时,抽取3根胶接绝缘钢轨,作电绝缘性能试验后,两根锯切进行整体剪切试验。

另一根进行疲劳试验,然后再进行电绝缘性能试验。

4TB汀2975- 2侧阅8.4检验中如有任何一项性能不合格时,应抽取双倍试件对该项进行复验,如仍有不合格项,则严禁出厂。

9标志、运输和质,证明书9.1在每根胶接绝缘钢轨的轨腰上应有清晰的标志,注明生产厂家、钢轨类型、长度、生产年(月)号等。

9.2运输和贮存运输时应严禁摔、撞。

严禁与酸、碱等腐蚀物混放。

9.3质量证明书每根胶接绝缘钢轨应附有合格证。

每批胶接绝缘钢轨交货时应附质量证明书,包括:a)生产厂家、钢轨类型、生产年月;b)出厂检验结果;c)出产检验结果;d)型式检验结果;e)需方特殊要求说明的条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