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同济大学化学系
功率补偿型 DSC
• • • •
测量到R与S之间的温差△T(S热效应引起) 改变某一端加热功率(△ P),至两端△T=0 dQ/dt = △P 高温下(>700℃),无法实现功率补偿DSC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同济大学化学系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同济大学化学系
DSC的基线选择原则
DSC /(mW/mg)
↓ 放放
0.6
PBT 的 熔 熔 的 的 的 升 升
熔熔熔:
0.4
0.2
79.5 ℃
升升升升,HR = 10K/min
面面: 26.78 J/g 熔峰: 222.8 ℃ 起起起: 214.6 ℃ 终终起: 227.2 ℃ 的的结: 18.86 %
-Semi-crystalline Softening without Tg SemiPostPost-crosslinking -General Decomposition Ligand release -Liquid -Unspecific Evaporation Chemical reactions Determination of %
温 度
差热分析DTA 差热分析DTA
差热电偶
热 量
差示扫描量热DSC 差示扫描量热DSC
量热计
力学量
热机械分析TMA 热机械分析TMA
膨胀计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同济大学化学系
实验中心使用的热分析仪器
DSC 404 C:-120~1650℃ 可同时进行TG和DSC测试。
主要内容
1 2 3 4 热分析技术概述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差示扫描量热法( ) 热重法( ) 热重法(TG) 仪器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吸附与催化实验d Catalysis
同济大学化学系
1
热分析技术概述
1.1.材料热效应的来源:物理或化学变化
固体 晶体
[1.1] [1.3]
0
冷冷升升,HR = 10K/min 的的熔:
-0.2
面面: 熔峰: 起起起: 终终起:
50 100 150
升结 /℃
-20.45 J/g 175.0 ℃ 166.3 ℃ 185.2 ℃
250
200
设想若未发生所要计算的热效应(即所要计算的吸/放热峰不存在), 此时DSC 曲线应为何形状,随后使所选的基线类型与该假想的曲线尽 量重合。
0.42 2.5
10
40
100
240
480
K/min /
1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
温度 (℃) ℃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同济大学化学系
常见的气氛有空气、O2、N2、He、H2、CO2 、Cl2和水蒸气等。样品所 处气氛的不同导致反应机理的不同。气氛与样品发生反应,则TG曲线形 状受到影响。 应考虑气氛与热电偶、试样容器 或仪器的元部件有无化学反应,是 否有爆炸和中毒的危险等。气氛处 于静态、还是动态,对试验结果也 有很大影响。 气氛处于动态时应注意其流量对 试样的分解温度、测温精度和TG 谱图的形状等的影响,一般气流速 度40-50ml/min。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3.实验条件的影响
3.1 3.2 3.3 3.4
同济大学化学系
3
热重法( ) 热重法(TG)
热重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借助热天平以获得物质的 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热重法曲线的特征和信息 TG TG曲线 阶梯状曲线 DTG曲线 由TG曲线一级微分后得到 某一温度下DTG曲线的峰高直接等于该温度下的反 应速率;峰面积则等于质量损失量。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同济大学化学系
DSC曲线的特征和信息
峰的位置(外推起始温度)(定性分析的依据) 峰温 峰面积(定量分析的依据)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同济大学化学系
结晶 吸热 玻璃化转变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同济大学化学系
DSC基线选择
在计算DSC峰面积时,根据DSC峰前后的不同基线情况,应该选择 不同类型的基线,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计算准确度。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DTA 原理
DTA:测量样品与参考物之间的温度差,得到样品相变信息。 :测量样品与参考物之间的温度差,得到样品相变信息。 温度差
• 最早出现的定性差热方法 ( △H与△T不成比例) • 灵敏度低,基线重复性差 • 参比端和样品端绝热,导致系统难以恢复热平衡,响应速度慢,峰 分辨能力差(难以分辨温度接近的峰) • 不能精确测量比热 • 绝大多数情况下已被DSC技术取代 DSC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同济大学化学系
TGA的应用
水份含量 溶剂含量 塑化剂含量 高分子添加物含量 裂解温度 灰份含量 无机添加物含量 氧化导引时间测量
TGA-FTIR/TGA-MS
热稳定性测量 不稳定材质测试 异味材质测试 添加物种类测试
同济大学化学系
1.2. 什么是热分析?
研究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随温度、时间变化的方法。
结 构 、 成 分 、 、 、
……
时间、温度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同济大学化学系
热分析技术的常用类型
测量量 质 量 技术名称 热重TG 热重TG 检测装置 热天平
同济大学化学系
DSC & T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 Thermogravimetry)
刘亚菲 liuyf@ 2010-12-29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同济大学化学系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同济大学化学系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同济大学化学系
对结晶硫酸铜的分析 CuSO4·5H2O= CuSO4·3 H2O+2 H2O↑ CuSO4·3 H2O= CuSO4·H2O+2 H2O↑ CuSO4·H2O= CuSO4+ H2O↑
(材质:铂金、刚玉、铝?形式:敞口、密闭) 气氛的选择,要保证有一定流量的吹扫气流 升温速率的选择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同济大学化学系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多晶转变 ∆H ∆L
非晶体
玻璃化 相变 ∆H ∆L 结晶 ∆Cp, ∆L 软化 ∆L 分解 ∆m ∆H ∆L T ∆H:热焓变化; :热焓变化; 比热变化; ∆Cp :比热变化 ∆m:质量变化; :质量变化; ∆L:尺寸变化 :
∆H, ∆Cp, ∆L 分解 ∆m ∆H ∆L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400 600 800 温度(℃ 温度 ℃) 1000 1200 失 重
1mg
CaCO3⇔ CaO+CO2↑
真空
空气
CO2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同济大学化学系
2
仪器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动作一定要轻,不要碰到热电偶! 放置坩埚的操作要统一 试样量应一致且宜少,粒度及粒度分布要一致 坩埚的选择
TGA-GC/MS
未知物种类判断 混合溶剂判断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同济大学化学系
影响TG曲线的因素 1.仪器因素
1.1 基线漂移 1.2 试样支持架的影响 1.3 测温热电偶的影响
2.试样因素
2.1 试样量的影响 2.2 试样粒度的影响 2.3 试样的热性质、装填方式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放热行为 固化,氧化,反应,交联) (固化,氧化,反应,交联)
∆T(℃) (℃
基线
放热
固固 一级转变
熔融 吸热行为 Tg Tc Tm
分解气化 Td DSC 曲线
DTA 曲线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dH/dt(ail/s)
同济大学化学系
DSC仪器的结构
吸附与催化实验室 Lab.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同济大学化学系
2
差示扫描量热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在样品升温或恒温过程中,测量样品与参考物之间的温 度差、热流差,以表征所有与热效应有关的物理变化和 化学变化。
• • • • • • 玻璃化转变 熔融、结晶 熔融热、结晶热 共熔温度、纯度 物质鉴别 多晶型 • • • • • • 相容性 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 反应动力学 热力学函数 液相、固相比例 比热
3.实验条件对TG曲线的影响
3.1 升温速率 3.2 炉内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