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做过敏试验。
对青霉素过敏者任何给药途径(如注射、口服、外用等)、任何剂量、任何类型的制剂均可发生过敏反应,故在使用各种类型的青霉素制剂前均须做过敏试验。
使用青霉素治疗的病人,对首次用药、已接受治疗但停药3天以上者,或中途更换药物批号时,均必须重做过敏试验,结果阴性方可再用药。
已知有青霉素过敏史、家族史者,禁止做过敏试验。
1、评估
1)了解病人病情、用药史、过敏史。
2)了解试验部位皮肤完整性、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
2、计划
1)护理目标:①病人能说出青霉素皮试的目的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②病人完全地接受青霉素皮试操作。
③护患沟通有效,病人合作良好。
2)用物准备:同皮内注射法,另备试验药液及急救药物,如0.1%盐酸肾上腺素溶液。
3、实施:
1)护士洗手、戴口罩。
2)配制试验药液:以0.9%氯化钠注射液每毫升含200~500U青霉素G为标准。
具体配制方法如下(以青霉素1瓶为40万U为例)。
①注入2ml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青霉素,则每毫升含20万U。
②取上液0.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摇匀,则每毫升含2万U。
③取上液0.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摇匀,则每毫升含2000U。
④取上液0.1ml或0.25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摇匀,则每毫升含200U或500U。
3)试验方法:按皮内注射法要求,在病人前臂掌侧下段1/3处皮内注入青霉素试验液0.1ml(含青霉素G20u或50U),20分钟后观察结果并记录。
4)结果判断:①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
②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
严重时可发生胸闷、气短、发麻等过敏症状,甚至过敏性休克。
5)记录试验结果:将青霉素试验的结果在病人的体温单、医嘱单、注射卡、门诊卡、床头卡等处做好记录,并交代于病人及家属。
4、注意事项
1)若病人对要用的药物有过敏史,则不能做皮试,应和医师取得联系,更换其他药物。
2)消毒皮肤忌用碘酊,注射部位不可用手按揉,以防影响结果观察。
3)皮试液配制和皮试部位、注射剂量必须准确。
4)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处理:
①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同时报告医师。
②急救程序如下:
皮下注射0.1%
肾上腺素溶液 生命体征观察 50%葡萄糖注射液40ml 加地塞米松5~10mg 氧气吸入 建立静脉通道 心脏骤停行胸外心脏
按压术 对症处理 立即
停药
平卧
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