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理财案例分析报告摘要:通过中国远航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配股对于上市公司发展的意义,从而更深一层次的了解配股的利弊。
以及对当下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方式和趋势进行研究。
关键词:配股、上市公司、再融资一、案例介绍——中远航运通过配股融资(一)公司简介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 8日,是由广州远洋运输公司为主发起人,联合中国广州外轮代理公司,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远海运服务公司、广州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和深圳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02 年 4 月 3 日,中远航运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3000万股,至18 日,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 600428. 截至2010 年 2月31 日,中远航运累计发行股份 1310423625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
(二)主营业务中远航运所处行业为交通运输业,主要从事特种杂货远洋运输业务,经营远东—孟加拉航区等五条主要班轮航线。
中远航运拥有的船舶类型是半潜船滚装船多用途船,杂货船等。
经营方式主要以不定期拼货或航运期租,为超长,超重超大件,不适箱以及有特殊运载,装卸要求的特种货物提供远洋和沿海的货运服务。
(三)竞争优势及战略目标目前,中远航运经营着国内规模最大,位居于世界前列的特种杂货远洋运输船队。
经过多年来的健康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树立了国内特种杂货运输业的龙头地位,并且还在不断巩固和扩大在国际专业市场的影响力。
并且公司在所经营的各条航线上均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
中远航运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是:“打造全球特种船运输最强综合竞争力”二、特种杂货远洋运输行业的基本情况特种杂货远洋运输是航运业随世界经济发展不断细化分工而形成的比较新的细分行业,其主要承运货物是常规常规船舶无法或难以承载的超重超大型货物。
特种杂货运输市场的船队船型结构已逐渐由单一型的特种杂货船或普通杂货船发展为包括多用途船、半潜船、重吊船、滚装船、汽车船等各类特种船型的结构,以更加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并更好地满足客户运输的需求。
三、配股的概念配股是股票发行的一种形式,它赋予企业现有股东对新发股票的优先取舍权。
这种方式可以保护现有股东合法的优先购买权。
比如,倘若一个企业已发行了 1 亿股股票,并希望再发行 2 000万股新股,这样它就必须按1:5的比率( 2000万:1 亿) 向现有股东配售。
每个股东都有资格按所持有的每5 股认购1股的比例优先购买新股。
配股通常是按承销方式进行的,这样承销商将以一定价格购买现有股东未购买的新股。
股东也可以表决放弃其优先认股权,允许企业向新股东发行新股。
比如,当新股发行是为了收购附属公司,或者建立一个管理层股票期权计划时,这种表决是很有必要的。
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增资扩股的一种基本方法。
增发新股的规模限制在市场对企业股票需要的范围内。
配股是上市公司根据公司发展需要,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和相应的程序,向原股东进一步发行新股、筹集资金的行为。
投资者在执行配股缴款前需清楚的了解上市公司发布的配股说明书。
四、配股融资的必要性(一)把握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机遇,加快发展的步伐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出口产品升级和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等大背景下,对件杂货运输的需求不断增长。
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运价水平在短期内有所调整。
但从长远来看,各国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投资以及风电核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将持续加大。
特别是企业加快走出去和中国出口升级的背景下,中国特种货物出口运输增长更为迅速。
以上将为多用途和重吊船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中国远航拟将通过本次配股所募集资金的一部分建造18艘多用途船和重吊船,这将大幅提升公司团队的整体实力。
(二)抓住造船市场有利时机,低成本发展船队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航运市场低迷导致全球造船市场持续下滑,造船价格大幅下跌,新船成交量锐减,新造船价格指数已跌至2004年的水平,原有的造船订单纷纷遭遇撤单或延期。
前几年船价高企、船台紧张的局面已彻底改变,造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船东议价能力极大增强,为低成本造船造就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三)把握市场复苏时机,确保新造船运力的衔接中远航运目前平均船龄相对较高,按照公司目前计划,“十二五”期间将逐步淘汰一些船龄较老,运营成本较高,盈利能力较差的杂货船及多用途船;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特种船运输市场将步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有利于公司船队发展节奏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并且能发挥其创效应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本公司前期14 艘造船订单将于2012年初交付完成,有利于公司运力衔接,使公司未来的船队在船龄上达到合理水平。
五、配股对上市公司发展的目的和意义配股的作用是扩大了散户手中股票的数量,同时增加了公司流通股的数量。
同时,配股也同时降低了股价,能够更好地吸引资金进入,本来是一个很高的价位在配股之后就可以降到一个很低的价位,表面上看是留出了很大的上升空间,吸引股民介入,但是实际上多方已经饱和,庄稼在一轮行情之后出货,将包袱甩给散户,然后股票陷入长期盘整阶段。
配股,个人认为配股后如果短期内没有一轮上升行情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是一个长期的休整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新股发行的价格按发行配股公告时股票市场价格折价10%到25%。
理论上的除权价格是增股发行公告前股票与新股的加权平均价格,它应该是新股配售后的股票价格。
配股是我们能够行使配股权,得到分红,要按一定比例以一定的价格购买股票。
在牛市中,配股后,填权的机会比较大,低价买入的股票就可能有更大的收益.如果大势走弱,出现除权后股价跌破配股价,那么会损失惨重.如果可以在市场中用比配股价还低的价格买到股票, 配股就没有意义.配股操作如同平时买股票,只要按照配股价和应配股数,填买单即可,没有配股权证一说.如果某股票又分红又配股,可以只取红利,而不配股,只要在配股缴款期不买入, 配股就被放弃.配股不建立于盈利的基础上,只要股东自愿,即使上市公司的经营发生亏损也可以配股。
股东追加投资,股份公司得到资金以充实资本。
配股以后股东持有的股票增加,可它不是公司给股民投资的回报,而是追加投资后的一种凭证。
配股后,企业增加股本,获得了资金;投资者摊薄了成本,相对增发来说,对投资者( 老股东)较为公平。
六、配股的利弊分析1. 配股不是分红折叠分红是上市公司对股东投资的回报,它的特征为:上市公司是付出者,股东是收获者,且股东收获的是上市公司的经营利润,所以分红是建立在上市公司经营盈利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利润就没有红利可分。
上市公司的分红通常有两种形式,其一是送现金红利,即上市公司将在某一阶段的部分盈利以现金方式返给股东,从而对股东的投资予以回报;另外就是分红,即公司将应给股东的现金红利转化成资本金,以扩大生产经营,来年再给股东回报。
而配股并不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上,只要股东自愿,即使上市公司的经营发生亏损也可以配股。
股东追加投资,股份公司得到资金以充实资本。
配股后虽然股东持有的股票增多了,但它不是公司给股民投资的回报,而是追加投资后的一种凭证。
为什么股民会将配股混为分红呢?这是中国股市和股民尚不成熟所致。
现代中国股市创立的时间较短,正处在发展和成熟期间,股市的规模较小,股票严重短缺,只要买到股票就赚钱。
这种现实极大地刺激着百姓入市投机的热情,而上市公司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低价向老股东配售新股,一方面壮大了公司的资金实力,且也满足了股民对股票的渴求。
对股民来说,配股有时预测着更大的投资风险。
首先,根据中国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每年可有30%的配股额度,不配也就浪费了指标。
许多上市公司纯粹是为了配股而配股,所筹资金并不一定有合适的项目去投资。
如一些上市公司,因在本行业已无扩展余地,就拿着配股资金去经营一些非主营业务,有时干脆就将资金存银行或炒股票、房地产,而这些公司在这方面是不具优势的。
其次,按比例、高溢价地配股意味着要用配股资金再造一个和公司现有规模相差无几的企业,即使能找到合适的项目,但项目的建设是否能顺利进行,项目投产后产品是否能有销路、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是否能跟得上,这都是影响配股资金能否在预定的期限内见成效是关键问题,上市公司对股民的投资回报就较难达到要求。
再者,由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的配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配股会将股民更多的资金拖入股市这个风险之地。
按照分散资金的原则,鸡蛋是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股民不但不应将资金都投入到某一只股票,且还应留出一部分资金投入到风险较小的领域,如购买国库券或进行其他的实业投资。
而每年连续不断的配股势必将股民更多的投资拖入股市,使股民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
2. 配股与市盈率折叠股民之所以热衷配股,除了配股能增加手中的数量外,通过追加投资,配股还能降低市盈率。
在上市公司配股时,只有当配股价低于配股时的股票市价,配股才能进行。
当配股大于或等于配股时的股票市价,股民可直接在股市上购买同类股票来增加持有的股票数量。
相对配股时的股票市价来说,配股价都是很低的,配股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若能保持在原有的水平,由于配股后股民受中的股票成本有所下降,平均股价有所下降,股票的市盈率将会随之下降。
如股民甲以每股20元的价格购得G股票1000股,该股票的每股税后利润为0. 2 元,其市盈率为100 倍。
在G股票市场价格为每股15元时,上市公司宣布配股,配股价每股5 元,配股比例每股0. 5股。
根据配股的除权方式,配股后的除权价为:Y=(市价+配股率×配股价)÷(1+配股率)=(15+0.5×5)÷(1+0.5)=11.66元股民甲以每股5 元的价格配 500 股后,共持有G股票1500股,持股成本从每股20 元降为每股15 元,其市盈率从100 倍降到75 倍。
其实,降低股票的市盈率或股票的平均持有成本,并不一定非要通过配股来实现,如果股民甲能在市场上买到市盈率较低的股票,则其效果与配股是相同的,只不过是持有股票的种类增加了,因为股票只不过是上市公司为股民提供了一个购买低市盈率股票的机会而已。
在上例中,如果股民甲能买到市盈率只有25倍(配股价÷每股税后利润)的股票,再投资2500元,降低持股市盈率或股票成本的效果将是一样的,只不过所持股票的品种增加了。
在追加投资时只要股民把握住这么一个原则,即后买股票的市盈率比先买的低,就能降低股票的平均市盈率。
如果股民仅仅是想降低股票的持有成本或降低持股的市盈率,就不一定非要将自己限制在配股上。
如在上例中,股民追加2500元投资就不一定非要投资到原有股票的配股上,如果市场上有市盈率更低的股票,如每股价格2. 5 元,市盈率只有10 倍的股票,此时股民甲就可购股票1000 股,其持股的平均市盈率就从100 倍降到了 56. 25倍,其效果比参加配股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