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政治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政治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政治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 8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51 分)台风, 是形成于西太平洋上的强热带海洋气旋, 它每年夏秋两季都会光顾我国东南沿海 地区。

据此回答 1—2 题。

1、 对台风的形成,有人认为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上升造成的,有的说是因为地 球内部的地质运动造成的。

这表明 A 、有些事物具有不可知性 B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C 、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D 、人们对同一事物,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2、目前,科学技术无法阻止台风的到来,也无法改变台风运行的路线,人们可以做到的是 预测台风的到来并做好防范工作,把损失降至最低。

这表明 A 、 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 、 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战胜台风 C 、 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D 、 人们只有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才能改变台风形成的规律500 天。

届时将有大量的志愿者奉献爱心,为奥林匹克 B 、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D 、精神奉献与物质奉献同等重要:外语专长、专业技能和礼仪知识。

这说明 B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D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受主观条件的制约B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有经验的登山者可以从云的形态变化推测短期 ,这主要体现了 B 、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D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已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这是因为 B 、本质是客观现象的正确反映D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具备跻身大行星的资格。

2006 年, “开除”出去。

回答 9—10 题。

9、上述材料说明A 、 冥王星的“身份与地位”是由人为主观地决定的现在距 2008 北京奥运会已不到 运动增添光彩。

回答 3— 4 题。

3 、志愿者的爱心和行动将表明A 、个人奉献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 C 、个人索取是不正当的行为表现 4、 一个合格的志愿者需要拥有“三件武器”A 、客观条件是个人实践活动的前提 C 、青年学生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典故揭示了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C 、真象和假象的关系天气的变化。

据此回答 6— 8 题。

6、 “在高山地区,云与天气变化有一定关系”A 、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C 、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7、 “有经验的登山者可以从云的形态变化推测短期天气的变化” A 、现象能够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C 、现象总要体现本质规律 8、 这里所讲的“登山者的经验”属于A 、感性认识B 、理性认识C 、事物的本质规律D 、认识的起点美国罗斯地球及太空中心在经过数年的观察和研究后发现, 冥王星是个巨大的冰块,国际天文学界决定将冥王星从太阳系的大行星家族中B、冥王星是不是大行星,取决于大行星的标准,与冥王星本身无关C、作为客观事物,冥王星也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D、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经历着一个正确与错误的斗争过程10、将冥王星从太阳系的大行星家族中“开除”出去,这表明A、认识实现了第一次飞跃B、认识实现了第二次飞跃C、感性认识已经上升为理性认识D、认识在不断地深化发展11、有人说:你不自私,为什么月月领工资?把你的工资给别人行不行?这种说法A、说明了自私是人的普遍本性B、是透过了现象抓住了本质C、把个人利益与自私混为一谈D 、主张坚持集体主义12、当前,行业垄断、地区封锁等严重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依然存在。

从道德角度看,这些行为①违背了集体主义原则的要求②是极端狭隘的个人主义的体现③属于拜金主义思想④是一种典型的小团体主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集体主义正确地处理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下列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A、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互为前提、互相决定B 、个人利益完全属于集体利益C、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D、集体利益的发展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提供了一切条件14、“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A、只要加强道德修养,就能实现人生价值B、知识对实现人生价值没有多大影响C、道德的价值高与知识D、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必须重视思想道德修养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令人关注。

回答15—16 题。

15、食品安全问题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这是因为A、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基础的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C、集体主义价值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手段之一D、集体主义能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所有问题16、食品安全问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一部分人的金钱观。

对于金钱,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金钱是人生的追求目标,有了金钱就有了一切B、要通过正当手段获得金钱,也要有更高的精神境界C、合法取得金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物质保证D、金钱不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也不是最重要的内容17、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①不能把他对社会的物质贡献的大小作为惟一的尺度②既要看他的物质贡献,又要看他的精神贡献③先进人物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精神方面的④不能强求一致,在物质或精神的哪一方面大一些、突出一些,要因人而异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高二政治答题卷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18、(6分)2006年10月,党和国家隆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胡锦涛指出,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的伟大的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

请运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分析说明这一观点。

19、(6分)2006年12月5 —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这次会议强调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地发展。

与过去“又快又好”的提法不同,这次“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

(1)强调“又好又快”地发展,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发展观?(2)运用认识论的观点,说明从“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的合理性。

20、(18 分)材料一2006 年1 月9 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笃正、吴孟超一起获得2005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作为中国国家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奠基人,叶笃正院士有多项研究成果:建立青藏高原气象学;发展大气环流的突变;提出大气能量频散理论 ............材料二赢得鲜花、掌声后的叶笃正冷静地指出“一个科学工作者,一生的经历好象是一出戏,这出戏演出要成功,有两个必须的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要有一个舞台,对我来说,这个舞台是科学院和大气物理研究所给我的;同时,还要有众多的演员,彼此帮助,彼此和谐,这出戏才能够演出成功。

”材料三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崇银这样评价叶笃正:“他已经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命脉,科学的思维对于他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人生价值内容的理解。

(6 分)(2)上述材料对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6 分)(3)如何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推动认识的深化发展?( 6 分)21、(19 分)古人云“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有大限。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1)古人的这段话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9 分)(2)从价值观的角度,说明古人的这段话对我们当今发展经济的启示。

(10 分)高二政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 分)DAADC BCBDD CBCDB AA 二、非选择题(共49 分)18、(1)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有利于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3 分)(2)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的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一种正确的意识,不管在革命斗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都应继续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3分)(如果学生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 或“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 答题,同样给分,但不重复给分)19、(1)体现了一种科学发展观。

(2 分)(2)认识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发展。

(2 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央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符合认识要不断深化发展的道理。

(2 分)20、(1)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3 分)叶笃正有许多研究成果,他对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体现了他的社会价值;国家授予他“最高科学技术奖” ,是社会对他的尊重和满足,体现了他的自我价值。

(3 分)(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材料二中所说的“舞台”和“演员”,指的就是这方面的社会客观条件。

要想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利用好有利的客观条件。

(3 分)实现人生价值也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材料三所说的“科学思维”就是良好主观条件的一个方面。

要想实现人生价值,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分)(3)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在综合的指导下分析。

(3 分)立足实际,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学会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3 分)21、(1)“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有大限” ,这体现了规律具有客观性。

(3 分)强调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反对“取之无度,用之无节”,这体现了坚持适度原则。

( 3 分)认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这又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

( 3 分)(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分)正确的价值观既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古人强调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说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分)当前我们发展经济,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