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昆虫及螨类

第四章 昆虫及螨类

式;A脉有2条 (2A及3A),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眼状 的环形斑纹。
眼蝶科 Satyridae
蛱蝶科 Nymphalidae
本科蝴蝶种类较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少数为大型种。 色彩丰富,形态各异。 蛱蝶科成虫的下唇须特别粗壮;触角端部明显加粗;部分种 类的中胸特别粗壮发达;前足退化。 本科蝴蝶的翅形丰富多变,属间的差别较大。前翅多呈三角
据。大多数螨类躯体呈囊状。
二、蜱螨亚纲的特征
特征 昆虫纲 蜘蛛 蛛形纲 蜱螨 头、胸、腹合一
体躯 腹节 触角
分头、胸、腹3段
分头胸和腹 2 部 分
有明显节,通常 11节 有
无明显节 无
无明显节 无

口器 足 翅
有单眼和复眼
咀嚼和吸收式口器
只有单眼
吮吸式口器 成蛛4对 无
有的有单眼
吮收式口器 成螨4对 无
形态特征
• • • •
口器咀嚼或嚼吸式 膜翅,前翅大,后翅小 以翅钩列连锁 产卵器发达,针状、锯状 或刺状
并胸腹节
一般具三个单眼
胫节
转节
基跗节
净角器 携粉足
腹部产卵器
叶蜂科Tenthredinidae
无并胸腹节,腹基部不缩小。 转节两节。 多为植食性。
茧蜂科 Braconidae
无第二回脉
粉蛉科
褐蛉科
Rs至少有2条自R1上发出;前翅 前缘横脉分叉;翅缘有缘饰。
鳞翅目Lepidoptera(蝶,蛾)
鉴别特征
单眼两个有或无 虹吸式口器
下颚须 下唇须
鳞片和鳞毛
喙管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虹吸口器鳞翅目,四翅膜质鳞 片覆;蝶舞花间蛾扑火,幼虫多足具趾钩。
鳞翅目蝶与蛾的识别
名称 触角 翅型
姬蜂科 Ichneumonidae
姬蜂科Ichneumonidae
蚁科 Formicidae
结状
腹 部 纺 锤 形
腹 基 部 平 截
腹 部 葫 芦 形
马蜂科 Polistidae
胡蜂科 Vespidae
蜾蠃科 Eumenidae
胡蜂科巢穴
巢有包被
胡蜂(黄蜂)
象莲蓬头
马蜂
蜜蜂科:Apidae
蚊、蠓、蚋
大蚊科 瘿蚊科 毛蚊科 菌蚊科 蚊 科 蚋 科
摇蚊科 蠓 科
蛾蚋科
瘿蚊科Cecidomyiidae
仅有2-4条纵脉
刺槐叶瘿蚊
桑叶瘿蚊 Contarinia sp.
短角亚目Brachycera
虻科 Tabanidae
水虻科 Stratiomyiidae
食虫虻科 Asilidae 蜂虻科 Bombyliidae
Sc+R1与Rs平 行至中室外合
并一点或一段
或不合并。
豆荚野螟 Maruca testulalis
桃蛀螟 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潜叶蛾科
菜蛾科
透翅蛾科
袋 蛾 科
尺蛾科
蛾类
枯叶蛾科
蛾类
膜翅目 Hymenoptera
传粉酿蜜
捕食性
蛛蜂
植食性
寄生性
潜蝇姬小蜂
羽状 (每节两 对栉支)
双栉状 (每节一 对栉支
虹吸式口器
翅的连锁结构
鳞翅目与人类的关系 植食性:根、茎、叶花、种子。
腐食性:食枯枝落叶,食皮毛。 粪食性:一些螟蛾吃树懒的粪便。
肉食性:如一些寄蛾、尺蛾和小灰蝶。 菌食性:如一些尺蛾、夜蛾和蝴蝶。


根据它们的特征和进化的高低分为4总科17科。
无髭。世界已知4200种。 果蝇科:A室无锐角;翅透明;
有髭;红复眼。
果蝇科Drosophilidae
黄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实蝇科 Trypetidae
地中海实蝇
实蝇科Tephritidae
桔小实蝇 Bactrocera dorsalis
寄蝇科Tachinidae
蝙蝠蛾科 Hepialidae
虫草真菌球形的子 囊孢子遇到虫草蝙幅蛾 幼虫,钻进虫体,吸收 其营养,萌发菌丝。
刺蛾科 Eucleidae
体粗壮,鳞毛较厚
舞毒蛾
毒蛾科 Lymantriidae
纹白毒蛾
夜蛾科 Noctuidae
粘虫
大地老虎
棉铃虫
无单眼
毒蛾科 Lymantriidae
有单眼
鳞翅目幼虫
褐蛉科
Hemerobiidae
斑翅丽蝶角蛉 Libelloides macaronius (Scopoli, 1763)
我国北方广泛分布
黄花丽蝶角蛉 Libelloides sibiricus (Eversmann, 1850)
粉蛉科
Coniopterygidae
草蛉科
Rs只有1条自R1上发出;前翅前 缘横脉无分叉,翅缘有缘饰。 小;体被白粉;翅脉简单。
双翅目Diptera




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 仅有1对发达的膜质前翅 后翅特化为平衡棍 跗节5节

双翅目很多种类与人畜有着直接的联系。
骚扰人畜的生活

传播疾病
为害植物

食蚜蝇、寄蝇等是农 业害虫的天敌。
果蝇是研究遗传学的实验材料。 蝇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家蝇养殖业。
成虫生活习性: 生活环境较广,很多与人、畜 共同生活在一起。 绝大多数成虫多食性,一些吸 血,传播疾病。
一、形态特征

身体由颚体及躯体构成。 颚体相当于昆虫的头部,颚 体上具有口器,口器由 1 对螯肢、 1 对须肢(颚肢)及口下板组成。 躯体由前足体(足 I 、 II 着 生部位)、后足体(足 III 、 IV 着生部位)和末体(足IV后的体 段)组成。

身体上有许多刚毛,有一定的位 臵和名称,常作为鉴定种类的依
中国珍稀蝶类
a
b
c
d
e
f
g
h
a 多尾凤蝶---又名四尾凤蝶,是褐凤蝶中最美丽大型者。分布于云南、缅甸、泰国等,是不丹国蝶。 有“高山美人”之称。此蝶稀少。b 燕凤蝶---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c 宽尾凤蝶---台湾特 产之大型蝶种。又名金圆券蝶。中国大陆有同种类特产之大型蝶。均为世界驰名的精品蝶。 d 箭环 蝶---中国大型蝶类。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及东南亚 。e 帝王蝶---中国最大蝶类,翅展可达180mm 。 f 曙凤蝶---台湾特产之大型蝶。保护种类,为高档蝶。g 帝皇绢蝶 ---又名双珠大绢蝶。产于中国西 南地区。为珍品蝴蝶。h 云南丽蛱蝶---云南及东南亚。前翅有一列透明的膜。为高档蝶。
第四章 昆虫与农螨分类
脉翅目Neuroptera (草蛉科、粉蛉科和褐蛉科)
下口式
丝状 念珠状 栉状 锤状 棒状
脉翅目触角
草蛉科 Chrysopidae
下口式,咀嚼式口器
翅膜质,形状、大小和脉相相似
翅脉密而多,呈网状,边缘分叉
左:草蛉成虫在植物花上 寻找昆虫 右:草蛉成虫在林木上寻 找昆虫
草蛉幼虫在捕食
形;中室为开式或闭式;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或近
三角形;部分种类边缘呈锯齿状;中室开式或闭式;A脉有2 条(2A及3A)。
蛱蝶科 Nymphalidae
光明女神蝶:产于秘鲁。雄蝶翅面从不同角度观察, 色泽从紫蓝色到天蓝色不断变化。为极品蝶。
A
B
C
D
A 金带喙凤蝶——中国、尼泊尔、印度、锡金、缅甸,为极品蝶。B 翠叶 凤蝶——马来西亚国蝶,世界第一枚蝴蝶邮票即以此蝶为图。C 东方之珠 蝶——被认为是印尼国蝶。是鸟翅凤蝶属中的精品。D 88蝶——巴西名蝶。 全世界人观其形而皆呼此名。
凤蝶科 Papilionidae
粉蝶科 Pieridae
本科蝴蝶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白、黄色为基调,饰 有黑、红、黄等色彩的斑纹,多数种类的翅膀表面如被粉 状。 粉蝶科成虫的前足端部两爪间具有一个中垫(吸盘),因此 它们能够停留在竖立的玻璃等光滑的垂直物体表面。 前后翅近似椭圆形。前翅R脉3至5分支,多数种类前翅的R2 与R3常合并,部分种类的R4与R5也有合并;M1与R脉共柄; 前翅A脉只有1条(2A)。后翅A脉有2条(2A及3A)。
粉蝶科 Pieridae
眼蝶科 Satyridae
本科蝴蝶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灰褐、黑褐色为基 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眼蝶成虫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只有一跗节,雌性4至
5跗节,爪全退化。 前翅中室为闭式;前翅Sc脉基部常膨大,部分种类的Cu脉
及 A脉的基部也有膨大;A脉只有1条(2A)。后翅中室为闭

食性
螨类分布极为广泛。其食性也非常复杂,有植食性的、捕食性的、 寄生性、菌食性的和腐食性的。与农业关系密切的主要科有:叶螨科、 真足螨科、瘿螨科、植绥螨科、粉螨科。
虻科 Tabanidae
R5止于翅顶角以下
水虻科 Stratiomyiidae
R5止于翅顶角以上 翅中部有1近五边形小翅室
蜂虻科 Bombyliidae
头顶不向下凹陷
头顶向下凹陷
食虫虻科 Asilidae
芒角亚目Aristocera
食蚜蝇科Syrphidae
C脉有2缺刻
实蝇科:A室有锐角;翅上多色斑;
成虫3对足 多数有翅2或1对
三、生物学特性

变态
蜱螨的一生要经过 卵 —— 幼 螨 ( 3 对
足 ) —— 若 螨 ( 4 对
足) —— 成螨四个时 期。若螨与成螨形态
相似,但生殖器官未
成熟。
生殖
蜱螨主要是两性生殖,有的种类没有雄螨,即行孤雌生殖,有 的种类有雄螨,也行孤雌生殖。繁殖迅速,一年最少 2—3 代,最多 20—30代。 大多数雌螨一生仅交配1次,少数可交配多次。由于雄螨个体发 育比雌螨少蜕一次皮,有的雌若螨还在最后阶段,已经有几个雄螨守 候在旁,雌若螨最后一次蜕皮变成雌螨便立即交配,说明新雌成螨性 已成熟。例如,棉叶螨的雄螨能被雌性后若螨吸引,直到雌若螨最生 一次蜕皮即可交配,当几个雄螨守住一个雌若螨时,就发生争夺,相 互抓住或推走,或用丝缠住对方,或用螯肢刺伤对方致死,常常是第 一个发现后若螨的雄螨占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