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6-第二章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6-第二章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姐妹种、近缘种、生理学种、隐种、复合体、种团、大种
(二)分类(classification)
根据物种之间的异同,确定所属的分类阶元层次,制定 各个物类的分类系统,为了防止已被描述定名的大量物种 的纷乱堆摊,包括较多的推理和理论。
它分类工作者必须决定两个相似的类型是同为一种,还是 分属于两种。他必须决定两个种的相同特征是由于习性的 趋同还是由于类缘关系的接近。
亚属 Subgenus
* 种 Species
亚种 Subspecies
❖ 基本单元:种; ❖ 主要单元:纲、目、科、属; ❖ 次生单元:亚纲、总目、亚目、总科、亚科、亚种。
基本单元和主要单元是昆虫分类必不可少的单元。 次生单元常根据分类的需要增加或省略。 在所有的分类单元中,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而其他分类 单元则是人为划分的抽象分类单位。
(一)分类单元和分类阶元
*界 Kingdom
动物界 Animalia
*门 Phylum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亚门 Subphylum
昆虫纲 Insect
总纲 Superclass
鞘翅目 Coleoptera
* 纲 Class
象甲科 Curculion-idae)
亚纲 Subclass
象甲属 Sitophilus
❖ 型(morph):种内存在的不同形态类型。可因季节、 生境、性别等差异而形成。
❖ 生态宗(ecological race):种内适应本地区生态条件的 种群集合。这种变异不能遗传,随着生态条件的恢复, 其子代也就失去这种变异而恢复原始性状。
无生殖隔离
有生殖隔离
形态一样的
同域的
(1)同种群
异域的
(2)同亚种
二、分类阶元
(一)分类单元和分类阶元
昆虫分类学所采用的一系列分类阶元和动植物分类是一致 的,即界、门、纲、目、科、属、种。有时还增设若干中 间阶梯插入其中。例如,科上设总科、科下设亚科、族等。 种 下 还 有 亚 种 或 变 种 。 下 面 以 米 象 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为例,说明分类的阶元。
储藏物害虫与防制
绪论 第一章 储藏物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二章 储藏物昆虫的分类学 第三章 储藏物昆虫的生理学 第四章 储藏物昆虫的生物学 第五章 储藏物昆虫的行为学 第六章 储藏物昆虫的生态学 第七章 重要储藏物害虫
第八章 储藏物害虫综合治理策略 第九章 管理防治与害虫检测 第十章 物理防治 第十一章 生物防治 第十二章 化学防治的基本原理 第十三章 储粮保护剂及其应用 第十四章 储粮熏蒸剂及其应用 第十五章 杀虫剂的毒力与药效测定
“连续” 在于生命的历史是连续的,代代相传的,地球上的 生物种类尽管千差万别,却都起源于共同祖先。
特种进化及其机制
种群的遗传结构:物种和基因库,遗传变化和进化; 自然选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推动生物进化的主要力量; 影响进化的其它力量近,遗传偏离;
物种的形成
物种的形成方式 生殖隔离在“再次同域”后的强化与“特征取代” (1)已分化并经地理隔离的亚群,重遇后,就可能由于这些分 化不完善而出现异种杂交现象,新种如何形成呢?(尤其是 生殖相关的形状的形成) (2)与“利用”或居住有关的性状上或多或少存在某些细微差 异,故而在利用环境的不同部位时可以各具某些自己的优势, 在选择作用下发生分异,最终分化成为差异明显的不同性状, 即出现“特征取代”现象。 (2)为什么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态位? 因此,特征取代现象与适应辐射相伴随。
这就引起了这样一个问题,即较高级分类阶元是否代表着 单源的类群。这些问题的解决必然导向对进化因素的研究。
(三)系统发育(phylogeny)
探寻物种或物类之间的亲缘关系,追溯其进化过程。 在这项任务中分类学与生物学的其它分支科学更紧密地 联系起来,比如遗传学和细胞学,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 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等等。 分类学家是分类性状的传递者,对个体和种群等研究。 当然,各分支学科的发展都是相互依靠、互为前提的。
(二)种的概念
Hale Waihona Puke “同一种生物,其形 态相同,在自然情况 下能够交配,生出正 常的后代来”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较低等 的共同祖先演化而来的。不 同的种是在不同的环境影响 下所产生的,因之生物的种 与种之间都存在着血缘关系”
(二)种的概念
生物学物种概念: 物种是自然界能够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占有一定的生
形态不同的
(5)亲缘种 (6)亲缘种
同域的 异域的
(3)同种群的个体 (7)不同种 变异
(4)不同亚种
(8)不同种
物种的可变性与稳定性
(1)“进化单元——又变又不变”,变是事实(进化的事 实),不变也是事实(分类的事实)。又变又不变是物种的 本来面貌。
(2)“生殖单元——又连续又间断”
“间断”就是物种的客观存在。总的来说,自然界的物种一 般各自形成为独立的繁殖单元,种与种之间彼此生殖隔离。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昆虫分类的任务和意义 二、分类阶元 三、昆虫的命名法 四、检索表
一、昆虫分类的任务和意义
分类学的任务是什么? 不但要研究“什么”,而且要研究“为什么”。
• 三项主要任务
(一)鉴定(identification)
研究、区分和确定生物界中各个物种,予以命名、加以 描述,提供正确认识和辨别物种的知识和资料;是分类学 最基本的或是“最低级”的任务,同时还是一项非常艰巨 的任务。 (为什么?)
态空间,并与其他种群有生殖隔离的群体。
近缘种或姐妹种:即形态难以区分、而亲缘关系密切的种, 它们在构造上仅有细微的差别,但有生殖隔离的不同种。 e.g:米象和玉米象
(三)种下的分类
❖ 亚种subspecies:是指具有地理分化特征的种群,具体表 现为同一种不同区域个体群有不太显著的形态特征或生 物学特征上的区别。但相互间仍能杂交,未达到种的级 别。。
部 Cohort
米象 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
总目 Super order
*目 Order
亚目 Suborder
总科 Superfamily (-oidea)
* 科 Family (-idae)
亚科 Subfamily (-inae)
族 Tribe (-ini)
*属 Genus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发生于我国南部地区(左); 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irgratoria 发生于东北、内蒙、新疆等地(下右)。
(三)种下的分类
❖ 变种(variety):凡与模式标本或原记载的特征不完全 符合的,过去都称为变种。该名称应用比较混乱,近来 已不常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