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图文)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图文)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思考题: 发动机机油报警灯点亮故障?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只要发动机运转,无论汽车是否行驶,油 泵都在运转,为自动变速器中的变矩器、 换挡执行机构、液压控制阀等部分提供所 需要的一定压力的液压油,以保证它们的 正常工作。 类型:外啮合齿轮泵(本田车用)、内啮 合齿轮泵、摆线转子泵、双行程叶片泵、 变量泵
上述3种油泵的排量都是固定不变的,称为定量泵。为保 证自动变速器的正常工作,油泵的排量应足够大,以便在 发动机怠速运转的低速工况下也能为自动变速器各部分提 供足够大的流量和压力的液压油。 定量泵的泵油量是随转速的增大而成正比地增加的,发动 机怠速一般在 750r/min,高速一般在6000 r/min,二者泵油量相差在8倍左右。当发动机在中 高速运转时,油泵的泵油量将大大超过自动变速器的实际 需要,此时油泵泵出的大部分液压油将通过阀板上的主调 压阀泄油返回油底壳,油泵泵油量愈大,其拖动油运转的 阻力也愈大,试想一个排量小的泵和一个排量大的泵产生 同样的压力时哪个做功要多些。
下一页 返回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排量可变。可减少高速时过多的泵油量使 泵的运转阻力增大,以减少发动机动力的 损失。 多用叶片泵设计成变量泵 组成:定子、转子、销轴等 特点:定子可绕销轴作一定摆动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原理:低速时,调压阀使 反馈油压下降,定子顺转, 加大偏心,排量增大;高 速时,使定子逆转,减小 偏心,排量减小。
3.变量叶片泵的检查
该类泵的 检查项目主 要是:油泵 滑座、转子 及叶片的厚 度。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检查 该类齿轮泵的检查项目主要是有:油 泵内齿轮外圈与壳体间隙、齿顶与月 牙板间隙、齿轮端隙、壳体衬套内径、 转子轴套前套端直径、转子轴套后端 直径。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2.检查方法
下 面 以 A340E 变 速器为例说明测量方 法: ①测量内齿轮与 壳体间隙,如图( a ) 所示。 ②测量齿轮端隙, 如图(b)所示。 ③测量齿顶与月 牙板间隙,如图( c ) 所示。 ④测量壳体衬套 内径,如图( d )所示。 ⑤测量转子轴套前、 后端直径,如图( e ) 所示。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一节 内啮合齿轮泵
应用最多的油泵,主要用于丰田自动变速器车 特点:结构紧凑、流量波动小、噪声低 组成:小齿轮、内齿轮、前泵壳和后泵壳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小齿轮为主动齿轮,由变矩器后的花键槽驱动。内齿轮为从动 齿轮,它通常安装在变矩器的后方。月牙形隔板 (简称月牙板) 的作用是将小齿轮和内齿轮之间的工作腔分隔为吸油腔和压油 腔,使其彼此不通;泵壳上有进油口和出油口。
返回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辅助装置
① 油箱 类型:总体式— 以变速器油底壳为油箱 分离式— 由油管与变速器相通 ② 滤清器 设有三种滤清器: 进油滤清器(粗滤器)— 油泵吸油端。防大颗粒或 纤维杂质 油底壳有磁铁吸附金属颗粒 以金属滤网或纺织物为材料 精滤器— 回油管或油泵输出管上。防微小颗粒 阀前专业滤清器— 精密的控制阀前。更精密 用多层金属丝或微孔滤纸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② 转子泵(摆线泵)
转子泵(摆线泵)是一种特殊齿形的内啮合的齿轮泵 组成:内转子和外转子 特点:高速性能好,噪音小,运转平稳;流量脉动大,加 工精度要求高 原理:内转子为主动齿,外转子的转速比内转子每圈慢一 个齿。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变量泵泵油量曲线
发动机转速超过 一定时,泵油量 不在增加。从而 减少了油泵高速 运转的阻力。 而定量泵的泵油 量随发动机转速 成正比增加。
2—变量泵泵油 曲线 1—定量泵泵油 曲线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五节奔驰副油泵
奔驰液控变速器是唯一带有副油泵的自动变速器,优点是可以在发动 机的起动机不工作时若有牵引仍可以起动,同时还不损坏自动变速器 的调速器。图4-6、图4-7所示为奔驰副油泵位置图。这也是唯一 值得大家关注的液控变速器。因为实践中尽管奔驰车较高级,早期的 四挡变速器也较多应用,不过也快消失了,就像化油器一样退出历史 舞台。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二、油泵的检修
油泵一旦发生故障会对整个自动变速器 液压系统产生影响,而不会单独影响某一挡 位的工作。当然,油泵故障对每一挡的影响 是不同的,可能对低挡影响大,而对高挡影 响小。总的来说,油泵能引起在前进挡和倒 挡时,车辆均不能移动;前进挡和倒挡起步 无力;自动变速器打滑;叶片泵故障引起自 动变速器换挡冲击;异响等故障。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双行程叶片泵工作原理图。当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或叶 片底部的液压油压力的作用下向外张开,紧靠在定子内表面上, 并随着转子的转动,在转子叶片槽内做往复运动。这样在每两 个相邻叶片之间便形成密封的工作腔。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④ 变量泵
内啮合齿轮泵的检查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2)外啮合齿轮泵的检查
该类泵的检查项目主要是:主、从动齿轮与主阀体的径向 间隙及轴向间隙。以广州本田雅阁自动变速器为例说明其测量 方法。 ①测量齿轮与主阀体径向间隙,如图(a)所示。 ②测量齿轮与主阀体轴向间隙,如图(b)所示。
外啮合齿轮泵的检查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摆线转子泵的排量取决于 内转子的齿数、齿形、齿 宽及内外转子的偏心距。 齿数越多,齿形、齿宽及 偏心距越大,排量就越大。
下一页 返回 第四章上一页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③ 叶片泵
组成:定子、转子、叶片等 特点:运转平稳,噪音小,流量均匀;结构复杂 原理:转子直径、宽度、偏心越大,泵的排量越大。 应用:压力较高的液压系统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1.损坏形式及原因
①油泵齿轮或叶片折断。其原因是有 异物进入,疲劳断裂,装配时受伤或材 料质量差。 ②泵壳裂纹。其原因与①相同。 ③转子的定位套摩损。转子的定位 套直接与变矩器壳体连接在一起,如出 现滑移,就不能带动转子工作,油泵也 就不能工作。其原因一般是使用时间长 而摩损。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注意:
1)自动变速器的车辆不允许推车或溜车,因为尽 管推动车辆使输出轴转动,但是油泵不会对液 压控制系统供给工作油液压力。因此行星轮装 置不会接受到工作油液的压力。即使在“D”位, 但变速器仍保持在空档状态,输出轴的动力无 法传递。 2)故障车牵引≤50km/h并且每次牵引不超过 50km ∵长时间的牵引会使零件表面的润滑油 膜破坏掉导致变速器卡死。若长时间牵引应将 驱动轮提起脱离地面或将传动轴脱开。
返回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五节奔驰副油泵
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副油泵主动齿轮和调速器之间的驱动连接在活塞作 用下右移,花键驱动连接分离,副油泵不泵油。发动机不工作,但有 外力牵引时,如图4-7所示活塞左侧没有油时,活塞在右部弹簧作 用下左移,花键驱动连接接合,油泵开始由下向上泵油。泵出的油向 上去往主油路,向下去润滑调速器齿轮。
摆线转子泵工作原理
发动机运转时,带动油泵内外转子朝相同的方向旋转。内转子为主动齿, 外转子的转速比内转子每圈慢一个齿。内转子的齿廓和外转子的齿廓是一 对共轭曲线,它能保证在油泵运转时,不论内外转子转到什么位置,各齿 均处于啮合状态,即内转子每个齿的齿廓曲线上总有一点和外转子的齿廓 曲线相接触,从而在内转子、外转子之间形成与内转子齿数相同个数的工 作腔。这些工作腔的容积随着转子的旋转而不断变化,当转子朝顺时针方 向旋转时,内转子、外转子中心线右侧的各个工作腔的容积由小变大,以 致形成局部真空,将液压油从进油口吸入;在内转子、外转子中心线左侧 的各个工作腔的容积由大变小,将液压油从出油口排出。这就是摆线转子 泵的泵油过程。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④叶片泵回位弹簧折断或弹性不 足。其原因是疲劳断裂,装配时受伤 或材质太差。 ⑤油泵传动轴损坏。其损坏原因 与④相同。 ⑥叶片泵叶片发卡。其原因是叶 片与转子配合间隙过小、油质过脏等。
第四章 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⑦油泵摩损。观察摩损表面是否 平整,若不平,则可能是油中有杂质 造成的;若摩损表面平整,则其原因 是自然磨损。 ⑧油泵泄漏。其原因是密封垫或 密封圈破损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