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垃圾焚烧发电 垃圾仓运行管理细则

垃圾焚烧发电 垃圾仓运行管理细则

垃圾仓运行管理细则一、垃圾仓管理的重要意义:焚烧发电是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过程中的产品,垃圾收集池作为堆放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场所,加强对垃圾池内垃圾的热值管理和异味、渗滤液控制,解决好入仓垃圾量(供应侧)与人炉垃圾量(需求侧)之间的供需平衡,经过垃圾仓的有效管理提高入炉垃圾热值降低垃圾含水率,是保证垃圾正常、高效焚烧的必要手段和重要环节。

加强对垃圾吊机人员的日常工作规范的管理,提高垃圾吊机人员的责任心和岗位技能。

努力提高垃圾仓以及垃圾吊设施的长期、高效、稳定运行周期.是垃圾仓管理的重要意义。

二、垃圾仓管理的内容:1.1.1运行部经理是垃圾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1.1.2当班值长负责垃圾仓管理的全面工作,解决好入仓垃圾量(供应侧)与人炉垃圾量(需求侧)之间的供需平衡,控制垃圾仓渗滤液液位。

1.1.3运行经理是垃圾仓管理的直接负责人,负责垃圾仓的运行管理工作,以及吊机人员工作的具体工作安排和分工。

1.1.4值长当值期间有权力、有责任按照该管理细则实施对垃圾仓以及垃圾吊司机的管理工作。

1.1.5值长在参与垃圾仓的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应有从本值小指标考核的利益出发,做出违反垃圾仓管理规定的情况发生。

2.2、垃圾吊岗位职责:2.2.1垃圾吊操作员在值长的领导下负责垃圾吊设备的安全运行、正确操作、事故处理等工作。

对垃圾池的堆料进行有效的翻动、调配、供给,保证焚烧炉的正常、高效运行,并做好日志和称重记录。

2.2.2垃圾吊操作员负责垃圾门的调度,通知垃圾卸料平台辅助工,要求垃圾车具体从某个门倾到,发现不适宜焚烧垃圾,及时反馈至值长或者部门进行协调,并做好记录。

2.2.3垃圾吊操作员的工作岗位在垃圾吊值班室,接受值长的管理调度,离开岗位时应得到值长的许可。

在值班期间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遵守劳动纪律,监守工作岗位,不得看报、吃东西、吸烟等与生产无关的事。

2.2.4 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每值检查垃圾吊和抓斗设备状况,发现损坏或缺陷及时汇报值长联系检修处理,同时将缺陷及处理情况记入设备缺陷记录簿上,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2.2.5 及时报告发生的异常情况,协助值长采取处理措施,帮助分析事故实质,总结经验,消除事故根源。

一旦发现进料斗出现阻塞现象,应立即汇报值长。

2.2.6垃圾吊操作员在操作时必须精力集中,严格执行垃圾吊操作规程,严禁抓斗超载和撞墙。

2.2.7配合检修部门对垃圾吊系统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负责垃圾池消防设施的定期试验和操作。

2.2.8 保持现场清洁,保证现场图纸、资料、报表整齐完整。

按时做好垃圾吊岗位的报表工作。

2.2.9 完成上级交给的其它工作。

2.3、垃圾仓异味的控制和管理:2.3.1,正常情况下,两炉两机运行垃圾仓保持微负压运行。

2.3.2加强垃圾卸料平台及垃圾卸料门的管理。

按《垃圾仓管理细则》执行,保持时刻关闭,防止臭气外溢;2.3.3垃圾卸料平台的所有窗户、卸料门平时必须关闭;并作为吊机接班前巡检项目之一。

2.3.4在垃圾进料情况下,垃圾卸料门正常开启一个卸料门进料,只有在垃圾堵门或者特殊情况下允许开启两个或两个以上卸料门,并在堵门情况畅通后及时关闭。

2.3.5根据垃圾车进厂时间决定垃圾卸料门每天开启和时间,正常情况下卸料门开启根据垃圾车进厂时间决定(一般6:00),中班卸料门冬天17:00,夏天不晚于18:30关闭。

2.4、垃圾仓的仓位控制和进厂量的协调。

2.4.1垃圾仓仓位的控制是保证垃圾仓正常有序运转和使垃圾有效发酵提高入炉垃圾热值保证焚烧的前提条件;正常仓位保持在6000吨左右(设计储量为两台炉8天库存量)。

2.4.2垃圾仓每个循环周期必须由运行经理负责盘库存一次并填写垃圾库存数据图表,并且根据库存量汇报公司领导,决定下周上报进厂量。

2.4.3原则上冬天垃圾发酵条件差,垃圾水分低可以保持高仓位运行仓位一般控制在高料位;夏天垃圾仓位适度降低控制在低料位。

2.4.3.1垃圾仓春、冬季管理方案:2.4.3.1垃圾发酵周期的保障为保障垃圾仓内垃圾在春、冬季低气温情况下的发酵效果,根据泗洪县气温变化,自1月上旬至2月中旬,结合每天的垃圾进厂量及渗滤液产生量,控制机组负荷,逐渐增加垃圾仓运转周期至周期5天周期。

2.4.3.2.垃圾仓分区及堆料要求2.4.3.2.1 为保证垃圾仓内垃圾堆放高度至15米以上,垃圾仓南侧、北侧堆放时尽量顶墙堆高,在保证堆料区不塌方的情况下尽量抓深及抓宽门前沟,进料区与投料区需开一抓斗宽沟(二区和三区之间),保证渗滤液顺利排出;2.4.3.2.2 做好垃圾进厂记录,发现大件物体应及时抓出,抓不出的物件应详细记录所在位置;2.4.3.2.3 遇到冰料和雪料时,要均匀抛洒开。

2.4.3.3焚烧区开区要求2.4.3.3.1焚烧区开区原则要求各区开区从炉口侧开至卸料门处,。

2.4.3.3.2开区前期为堆料时,时间超过96小时,眼观无水时直接供炉,堆料低于96小时不可供炉,需全部移走,覆至发酵区。

2.4.3.3.3 焚烧区开区必须移走顶部不少于12抓斗的料,刚开区的料与换区前的老料混掺投料。

2.4.3.3.4开区原则要求所开区不能影响次日垃圾入厂,即不能被次日所进新垃圾盖埋;2.4.3.4投料要求2.4.3.4.1开区后所供入炉料必须经过不少于两次抛洒(抛洒高度不低于所供区域料层最高点3米)。

2.4.3.4.2 在入料口投炉时,每斗料必须均匀抛洒入炉。

2.4.3.4.3 料斗料位控制在料斗喉部,严禁空料和满料(早班进料时间条件可适当放松,但必须确保不影响锅炉运行)。

2.4.3.5底部料及垃圾仓液位控制要求2.4.3.5.1 底部料带水影响垃圾焚烧时,需全部移走(水位许可的情况下,底部被埋料料不高于4米);2.4.3.5.2 底部料投炉过程中必须与新区顶部料掺烧,进行不少于两次的抛洒后投炉,确保入炉顶部料热值不够、底部料水分较大对垃圾焚烧的影响。

2.4.3.5.3 垃圾仓内液位应控制在1.5米以下,每天中班门前沟清理后,渗滤液导排格栅应可见。

2.4.3.5.4 渗滤液收集池液位达2.0米时,集控当值人员联系渗滤液值班人员后,启动提升泵,当液位低至1.5米时,停运提升泵。

2.4.3.6垃圾仓夏、秋季管理方案:2.4.3.6.1.夏、秋季垃圾水份较多,门前沟液位保持-2米以下,尽量保证门前沟抓到底,若水位超过0米时,必须放泵抽水;保证卸料门前水位在2m以下料位才能可以烧的很低。

2.4.3.6.2.保证渗滤液正常疏通,夏季加强构造间格栅清理,7天需要清理一次。

2.4.7运行经理负责向政府职能部门上报垃圾进厂量,与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协调,尽量使进厂垃圾量与焚烧炉处理量基本同步增减。

2.5、仓内垃圾的堆放和投料管理。

2.5.1如下图;垃圾仓分为4个分区,进仓垃圾采取依次按序堆放的原则;2.5.2投炉区与新料区必须有明显的分界限,以防止新料覆盖,造成垃圾焚烧困难。

2.5.3在合理的仓位情况下,保持卸料门门口较低位置,靠近卸料门门口必须抓低形成一条通道,以保证垃圾水分渗透通畅。

2.5.4垃圾吊机司机必须经常与当班锅炉主值及值长保持联系,随时了解垃圾焚烧炉运行状况,以及当前投炉垃圾的焚烧情况。

2.5.5垃圾投炉必须均匀抛洒,防止焚烧炉出现一侧偏料现象;2.5.6给料口料位保持在可见料位略高、给料斗斜坡中间偏下位置即可,以防止给料口堵塞;2.5.7吊机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操作技能水平,在投料过程中精心操作,禁止把垃圾抛洒到给料口侧翼板外面。

卸料口2.6、入炉垃圾换区管理规定。

2.6.1每次垃圾换区时开区范围不允许超过两个抓斗宽度,以充分利用仓内容量;2.6.2换区剥料过程剥料不少于12抓,剥下来的垃圾堆放在新进垃圾分区。

2.6.3投炉区抓至0米时,投炉区域必须保持门口尽量抓低,以保证渗透功能畅通。

2.6.4烧至底部区域-3m 以下方允许垃圾换区,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可以考虑垃圾提前换区:2.6.4.1投炉垃圾区域出现明显有水的情况。

2.6.4.2垃圾仓仓位太高,投炉区域被新料覆盖,当投炉区与新料接壤,换区位置应该以投炉区域不低于新旧料接合面为原则。

2.6.3特殊情况提前换区需经过运行部领导决定。

2.6.4换区后移料工作安排:2.6.5.1垃圾吊必须在垃圾换区当天安排好移料工作,并做好记录,以备第二天检查验收。

每次移料必须做到移到最低位置。

2.6.6.2移料工作先从门口开始,由门口至里侧必须移到-5m 位置;如果移料后垃圾渗滤液渗透通道四区 三区 二区 一区垃圾仓水位任然较高,应及时查看渗滤液泵坑液位情况,必要时联系值长或者部门领导使用水泵抽水,控制液位。

垃圾仓早中夜班管理制度:早班:主要负责入厂垃圾的堆放,与卸料平台人员做好垃圾堆放的协调与卸料门的开关,并做好当班入炉垃圾的投放,同时做好门前沟宽度扩展清理(不低于抓斗张开宽度),保证渗滤液正常的流通中班:做好当班入炉垃圾的投放,主要工作1、2、3号门前沟清理至台阶以下与空料区扣底至格栅处夜班:做好当班入炉垃圾的投放,主要工作4、5、6号门前沟清理至台阶以下与空料区扣底至格栅处,早上6:00-8:00入厂垃圾的堆放。

2.7垃圾吊机司机班前、班中巡检:2.7.1垃圾吊司机班前必须对渗滤液门前沟液位、垃圾卸料平台、卸料门、垃圾吊机、抓斗等所属区域和设备以及区域内门、窗关闭情况进行检查。

2.7.2班前或者班中检查时发现渗滤液门前沟液位(正常-5米);垃圾仓液位较高时(正常仓内不见水位),应立即查看渗滤液门前沟真实液位情况,并汇报值长,通知启动提升泵(格栅堵塞,应急渗滤液泵抽水)。

2.7.3在投炉底部区域的垃圾时,吊机司机应在班中到卸料平台就地打开卸料门查看所投区域垃圾情况,以防止新垃圾覆盖及水分较大的垃圾入炉。

2.7.4垃圾抓斗、吊车、钢丝绳、电气开关等运行设备的检查参照垃圾吊运行规程检查维护项目执行。

2.7.5检查中发现设备及情况异常应及时在运行记录簿上做好相关记录,需要处理的缺陷及时做好汇报和缺陷登记记录。

2.7.6垃圾吊司机班前巡检路线:卸料大厅——卸料门液压站——卸料大厅、卸料门、液压缸、进料区、投炉区垃圾情况、卸料大厅门、窗——垃圾吊抓配电箱——垃圾吊控制室:抓斗及控制操作系统、电子间、查看交接班记录簿——整点交接班、签字交接。

(交接班按照交接班制度执行)三、垃圾仓管理细则的实施、奖励与处罚:3.1 管理细则实施后,垃圾吊司机、全体运行人员(值长、主控、副控、巡检)应认真组织学习,共同加强和督促垃圾仓的规范管理工作,值长有权责成垃圾吊司机认真执行该管理细则协助垃圾仓的正常管理工作,并对有关责任人做出考核处罚。

3.2对发现未认真执行和落实该管理细则的个人实行处罚;按照50元/人·次,处罚违规并通报批评,违规者直接上级连带考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