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知识点.

中国文化知识点.

1、中国的“中”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像什么 ?有旒之旆,即有飘饰的旗帜2. 关于“中国”一词的本义中央之城3.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一著名口号,最早出自哪里 ?朱元璋讨元檄文4. “民族”一词中的“族”字,原义为 ?原意为矢锋引申为众5. 关于“文化”的表述和理解文化是由文与化组合而成,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总称6. 中国文化的特质人文传统伦理中心尊君重民中庸协和延绵坚韧7. 新石器时代的特点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陶器制作8. 哪一文化遗址又被称为“黑陶文化”龙山文化9. 在人类文化史上,被西方学者称为“第一次浪潮”的是什么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10. “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这段话反映了原始宗教中的什么现象 ?图腾崇拜11. 神话中反映我国医药学起源的故事跟传说中上古哪个帝王有关?神农氏12. 我国传统视野中的“黄金时代”是指哪个时代 ?三大集团时期华夏东夷苗蛮13. 有“人文初祖”美誉的是谁 ?黄帝14. 中国文化史上的“青铜时代”是指什么时期 ?夏代到春秋战国之交16.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代表的是什么时期的文化 ?商朝时期18. “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是哪一时期人的天命观 ?第 1 页共 23 页夏商周19. “宗法制”定型于什么时期 ?西周时期20. “尊礼文化”是对哪一朝文化的概括 ?周代是对礼乐刑政目标和一的尊礼文化21. 周礼包括吉、凶、军、宾、嘉五礼,其中“宾礼”是指什么 ?迎宾亲附诸侯之礼22. 有关西周礼乐制度的表述乐由中出礼自外作, 其目的都在于整民23. 儒家所谓的“大同”转向“小康”的关键时期是哪一时期 ?大禹时期24. 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有哪些 ?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25. 儒家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特征。

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原始共产社会26. 制定礼的规范、政的划一、刑的强制,配之以乐的感染,以使统一民心, 成就王道,这种在周代开始建立的文化制度,被称为什么 ?礼乐制度27. 在世界历史上,有一个时期出现一大批圣贤和文化巨著,影响本民族后世的文化走向,通常被称为元典时代。

中国的“元典时代”大约相当于哪一时期 ?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28.春秋末期,什么逐渐成为知识阶层的通称 ?士29.孔子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这句话的意思是 ?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边鄙文化的繁荣30.墨家思想的核心。

兼爱向同31.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思想的是哪一家 ?法家32.中华文化元典性质的著作有哪些 ?儒家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及论语墨子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33. 《孙子兵法》是先秦时期著名的兵书,其作者是 ?孙武第 2 页共 23 页34.在哪一时期, 汲郡人在盗墓时发现战国时竹简,包括《纪年》《师春》《易经》等重要典籍,对中国学术的发展影响甚大,这批古书被称为“汲冢书” 。

西晋武帝时期35.先秦时期秦文化的特点描述。

文学优游哲理创建见长功利追求法纪严明实绩恢弘36.与西周时代不同,秦朝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制度 ?郡县制37.秦朝时期实行“书同文”是指将各国文字统一到什么字体上来 ?小篆38.汉朝初期,主要继承的是什么文化 ?秦楚文化39.秦始皇焚书坑儒中,明确要保留的是哪类书?秦记40.汉武帝时,三次应诏上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谁 ? 董仲舒41.汉武帝时期, “经”主要指的是哪一家的典籍 ?儒家42. “古文经”是指什么 ?用先秦箍文写成,内容与其时流行的以利于学官的隶书,今文经不同的旧体 43. “今文经学”最注重的经典是什么 ?春秋公羊传44.秦亡以后,楚汉战争直到汉代初期,匈奴族出现一位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的首领,在公元前 201年率大军将汉高祖刘邦围困于白登山七天七夜,并导致了汉代前期对匈奴的和亲政策。

这位首领是谁 ?冒顿45.丝绸之路的开辟,首先应归功于汉武帝时期谁的两次西域之行 ?张骞46.哪里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被称为中国佛教的祖庭白马寺。

47.天师道的创始人据《太平经》造作道书 24篇,自称得自于太上老君。

因入道需要交五斗米,故也称为“五斗米道” ,后来成为中国道教的正宗流派。

其创始人是 ?张陵48.两汉史学异常发达,班固因袭《史记》的纪传体而著有什么 ?第 3 页共 23 页汉书49.魏晋以来文化转折的一大标志是什么 ?经学和名教衰颓50.魏晋时代名士皆以放达为怀,蔑视礼教,好酒、行散、崇尚狂羁怪诞的行为风尚。

这一精神风范后来被称为什么 ?魏晋风骨51.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的母亲,都出自的民族是什么民族 ?拓跋鲜卑52.胡文化“汉化”的渠道1,胡人统治者采用汉族统治的组织形式,推广儒学。

2,入迁内地的胡人在“与华民错居”的情势中,不仅“语习中夏”,“多知中国语”,而且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53.魏晋以降,迎来了一个“人的自觉”时代,这同时又是一个“文的自觉” 时代。

其表现的是 ?文学和艺术的各个门类从儒学中解脱出来54. “三曹”具体指 ?曹操曹丕曹植55. “建安七子”具体指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56.书法方面,谁被推尊为“书圣”的是 ?王羲之57.曹魏之际,文坛上有“三史”之称,以与“五经”对应。

“三史”指 ? 史记》,《汉书》,《东观汉记》58.玄奘的西游,历经多年方回长安,将魏晋以来的“朝圣”和“进香”活动推向高潮。

其中共历时多少年 ?17年59.终于形成三教鼎立,并行不悖的局面的时期是 ?隋唐帝国60.在选官制度上,汉代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察举制征辟制61.进士科必考内容的是 ?诗赋62.什么制度不仅对东亚而且对世界文明都产生过影响,它在其出现近千年之后由传教士带到西方, 直接影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第 4 页共 23 页科举制度63.唐朝历二十帝二百九十年,疆域东临日本海,西抵中亚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北达西伯利亚南部,南至中印半岛,哪位皇帝被西北各少数民族拥戴为“天可汗” ?唐太宗64.玄奘在唐代创立了法相宗,也称什么 ?唯识宗65.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最为深广的禅宗,在唐代经五祖弘忍、六祖的阐发, 才得以进一步中国化,其中六祖是谁 ?慧能66.隋朝西都位于汉长安城东南,始筑于隋文帝,时称大兴城,下列哪一个朝代时改名长安 ?唐代67.昭陵是哪位皇帝的陵墓?唐太宗李世民68.宋明理学的产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哪两个人 ?周敦颐,邵雍69.哪位理学家提出关于“心统性情” 、“天地之性” 、“德性所知”等伦理学问题的思索,都成为后来理学家们关切的重大命题 ?张载70.理学发展到南宋,谁是集大成者 ?朱熹71.宋代士人对雅文化的追求成为时代的风尚。

雅文化的重要标志。

宋词,宋诗,宋画,书院,文房清玩72.宋代文人最常用也最擅长的创作形式 ?词73.宋室南迁后,不独政治人才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学术中心也当如是观。

唐至北宋,洛阳成为学术中心,南宋时则转移至哪里 ?福建74.元代天文学家谁吸取阿拉伯天文学的精华,创制了《授时历》。

郭守敬75.什么发明传入欧洲后,对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取得反对封建贵第 5 页共 23 页族的斗争的胜利,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火药76. 在中国文化史上,什么书确乎是一部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77. 什么脱颖而出,成为乾嘉时期的主导学术。

朴学78. 鲁迅将明清时期的什么喻为“脍炙人口的虐政” 。

文字狱79. 谁是明代心学的开创者 ?王守仁80. 在明代,什么学派对礼教提出尖锐的批评和嘲讽,形成一种有悖于纲常名教的异端色彩。

泰州学派81. 谁主张以法制来抑制君权,并提出设学校以监督朝政的设想。

黄宗羲82. 谁是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先导人物。

徐光启83. 当利玛窦等传教士进入中国时,正值(明朝末期。

84. (汤若望所著《远镜说》 ,标志着西方光学正式传入中国。

85. 我国至今沿用的阴历是(崇祯历法86.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以武力征服海外是忽必烈远征(日本列岛。

87. 郑和历次远航的目的是(寻找明惠帝炫耀强大国力。

88. (乾隆年间,正式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89. (苏州是清代前期最发达的工商业中心城市。

90. (《金瓶梅》是明代市民文学长篇小说的代表第 6 页共 23 页91. 清中叶提倡议政最力者是(龚自珍。

92.19世纪( 60 年代伊始,中国出现洋务运动。

93. (书院改制与新式学堂的设立是近代教育改革的主线。

94. 在近代出版机构中,历史最久、影响最巨的是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

95. 康有为的(《大同论》凝聚着他对人类前途的终极关怀。

96. (严复被时人誉为“中国西学第一者” 。

97. (北大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民主堡垒,而且是科学精神的摇篮。

98.1919年 5月, 《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 ,刊发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经济思想。

99.1923年春,爆发了著名的以人生观为主题的(科学与玄学的讨论。

100.1988年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共收汉字( 7000 个。

2. “中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体概念,萌发于(宋代7.考古学依据人类所使用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的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8.关于新石器时代的描述人来开始使用磨制石器,此外农业、养畜业和陶器制作出现9.下列哪一文化遗址又被称为“彩陶文化”仰韶文化11.原始宗教包括(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15.人们常称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是从(黄帝算起的。

17.中国文化起源说法第 7 页共 23 页起源于黄河流域22. “尊礼文化”是对(周朝文化的概括。

25.在周礼中,婚姻之礼属于“五礼”中的(嘉礼26.在古代的礼乐制度下,贵族修习的六艺中,除了礼、乐、御、书、数外, 还有(射27.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表现是:(旧礼制的废止和礼制的下移,即使用者身份等级界限打破28.在春秋战国时代,创办私学,兴办教育最有成绩的是(孔丘29.中国在商、西周时期出现了第一批正式的文化人,他们主要是(巫、史、祝、卜等专门文化官员30.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复礼”与“归仁”3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自于(《论语〃泰伯》32.用土、火、木、金、水五种物质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 并认为五行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持此主张的是(邹衍33.历史上曾有两次发现古书,其中“孔壁书”是在(西汉景帝时发现的。

34.春秋战国时代最明显的社会思潮,或说政治伦理是(尊君重民 35.先秦时期齐鲁文化的特点(由齐鲁文化构成,各具特色,鲁依本周礼, 质朴务实,尊重传统齐文化华丽活泼,开放创新的风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