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学教案(梁万年)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学教案(梁万年)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学教案(梁万年)

第一讲绪论

一、授课章节:

第一章绪论

二、授课时间:

2课时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卫生事业的性质和方针。

2、熟悉我国卫生事业环境、以及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3、了解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概述和发展历程。

四、要点:

掌握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概念及内容,卫生事业的性质和方针。

熟悉我国卫生事业环境、以及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及授课安排:

结合实际,讲解卫生事业管理的发展及我国在卫生事业管理领域成就

六、思考题:

1、运用管理学的系统原理,阐述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2、为什么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3、市场经济给我国的卫生事业带来的影响。

4、论述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促使医疗卫生专业组织必须进行整改。

5、结合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谈谈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功能。

七、教学基本内容:

(一)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定义

是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总称。它重点研究卫生管理问题。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规律,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属于公共管理学的分支。 (二)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卫生事业管理中普遍性的问题。

2、市场经济与卫生事业管理的关系。

(三)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性质

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四)我国卫生事业的特点:

1、增进居民防治保康的服务性行业。

2、服务的对象是整个人群。

3、卫生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4、卫生服务缺乏有效的竞争。

(五)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社会制度、人口状况、经济基础、科技发展水平、管理水平、生态环境、文化教育

(六)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

1、卫生政策

2、卫生组织

3、卫生计划与评价

4、卫生资源

5、卫生服务体系

(七)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成就、主要经验:

为民服务、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的卫生事业所有制结构、各部门协调配合、防治结合、建立农村及城乡三级医疗保健网、发展现代医药科学技术、调动卫生技术人员的

积极性。

1、建立了完整的卫生体系

2、大大降低了地方病和传染病的流行

3、取得了妇幼保健工作的巨大成就

4、形成了一批能基本满足群众需求的卫生技术队伍

5、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6、城乡群众的健康状况显著

7、开展城镇卫生改革

8、为深化农村卫生改革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坚持改革开放、为民服务、预防为主适应不同层次的卫生需求。

(八)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发展

保健组织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

建立卫生事业管理培训中心

(九)我国卫生事业的环境:

国际范围内先进的医学技术和我国经济状况不足的矛盾;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改变了社会对卫生服务的需求;

社会的决策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卫生政策会影响卫生机构的行为;

法制经济;追求自己经济利益的合理性。

卫生信息系统的建立。

(十)卫生事业的问题:

健康事业在社会发展目标的地位尚未确立。

2、政府在健康事业中的只能尚待进一步调整和明确。

3、卫生资源的配置机制尚不合理。

4、健康和健康权利的公平性优待提高。

5、农村卫生工作。

6、社会信息系统尚未建立。

7、医院产权制度改革需要解决。

8、政府对卫生的投入。

(十一)卫生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专业基础学科的关系

管理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经济学

2、与卫生部门、机构管理学科的关系

卫生防疫及妇幼保健管理学 第二讲管理理论

一、授课章节:

第二章管理理论

二、授课时间:

2课时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理解管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论框架。

2. 掌握科学管理、行为科学与现代管理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3. 熟悉现代卫生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

4. 掌握主要的卫生事业管理理论,如机构变革理论、定位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市场理论、质量理论。

5. 了解其他管理学基本理论和其他卫生管理学基本理论。

6. 能够结合实际,运用管理学和卫生管理事业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解决医疗卫生服务中的现实问题。

四、要点:

掌握科学管理、行为科学与现代管理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熟悉现代卫生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

掌握主要的卫生事业管理理论,如机构变革理论、定位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市场理论、质量理论。

五、教学方法及授课安排:

结合实际,讲解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发展.

六、思考题:

1、简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2、叙述现代管理学的定义和特点。

3、为何要进行机构变革。

4、谈谈卫生服务市场的机制。

5、谈谈绩效管理的意义和特征。

七、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管理学基本理论

一、科学管理

(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scientific management)

(二)韦伯的组织理论

(三)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二、科学管理

(一)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二)勒温的领导风格类型理论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四)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

(五)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六)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三、现代管理

现代管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通过相互协调的活动来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活动。

(一)现代管理学的特点

1、经营决策的重要性。

2、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3、行为科学的推广应用。

4、系统工程的建立。

5、管理的基本原则。

6、管理的理论丛林

(二)现代管理的主要理论

1、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

2、利克特的管理新模式

领导、激励、组织理论

3、布莱克的管理方格理论

4、威廉. 大内的Z理论

第二节发展中的管理理论

一、机构变革理论 (一)理论基础

1、本尼斯的组织发展理论

2、波特的竞争战略研究

3、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4、企业再造理论

(二)机构变革

是指机构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对组织机构中不适应的地方进行调整和修正,甚至对整个组织进行重新架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理论

(一)观念更新:人人都是管理者。

(二)组织创新: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三)制度创新:学习型组织。

(四)战略创新:全球化的经营战略。

(五)文化创新:一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六)市场创新:网络化的经营方式。

(七)技术创新:知识型的生产要素。

三、市场理论

(一)市场流通理论:

1、市场流通的基础是商品经济。

2、市场流通具有特定的经济内容。

(二)市场机制

市场调节是通过供求、价格和竞争、转产等之间的影响来完成的。

(三)现代市场理论

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四)卫生服务市场机制

1、竞争机制

2、供求机制

3、价格机制

四、绩效理论 (一)目标绩效管理: SMART

(二)项目绩效管理

(三)绩效管理的意义和特征:

适宜的项目计划和完备的执行体系;以结果为导向;有效地开发管理者的潜能。

五、效率理论

六、公平理论

第三讲卫生管理研究方法

一、授课章节:

第三章卫生管理研究方法

二、授课时间:

2课时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卫生管理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

2.掌握定性研究方法中的访谈法与德尔菲的内容与应用。

3.了解头脑习景法及定性研究方法的资料分析。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和应用及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

四、要点

掌握卫生管理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

掌握定性研究方法中的访谈法与德尔菲的内容与应用。

五、教学方法及授课安排:课堂讲授为主

六、思考题:

1、什么是定量研究?叙述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区别。2、什么是运筹学?

七、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卫生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卫生管理研究必须了解原因

(二)管理规律

(三)既研究总体,也研究个案 (四)归纳与演绎理论

(五)定量与定性研究

二、卫生管理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一)自愿参与

(二)维护研究对象的安全

(三)保密

(四)建立伦理审议制度

第二节定性研究

一、概述:了解事物对个人所具有意义的一种系统化研究。(一)特征

1、尽可能在自然环境中研究和发现意义。

2、从被研究者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和事物。

(二)与定量研究的比较

(三)定性研究方法

二、定性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访谈法

(三)文献分析

(四)特尔菲法

(五)头脑风暴法

三、定性研究资料分析

四、撰写定性研究报告

第三节定量研究

一、系统分析方法

(一)定义

是指通过一系列步骤,帮助领导者选择最优方案的一种系统。

(二)系统分析的要素

1、目标

2、可行方案

3、费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