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药房与住院药房的调剂智能化
系统
想一想你接触过或看到过的智能化设备,如汽车生产流水线,再看看药房工作人员的调配操作,思考一下,这些调配操作能用智能化的设备替代吗?为什么要替代呢?这种替代能给我们工作和服务带
来哪些好处?
一、门诊药房调剂智能化系统
系统组成
整包装药品发药机通常安置在门诊药房,机器中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对接后,即组成了门诊药房调剂智能化系统。
该系统通过医院信息系统传送门诊处方信息,将整盒/瓶药品自动从储药系统弹出,经传送系统输送到相应窗口。
设备主要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大容量的储药系统和药品传送系统,如图17-7所示。
图17-7 门诊药房调剂智能化系统(局部)
工作流程
门诊医生利用计算机系统完成电子处方录入、打印,患者缴费后发药窗口药师收取患者处方后进行审核,提取电子处方信息,进行确认,传至整包装药品发药机系统进行自动调配,不适合进入机器的药品可选择人工摆药。
调配好的药品从设备中送出,药师根据处方信息核对药品,准确无误后发给患者。
信息数据确认后自动存入数据库,进行处方药品消耗统计(图17-8)。
系统应用特点
(一)提高调剂质量
传统药房由药师人工调配发药,出现人为原因导致的差错事故。
而整包装药品发药机无论是上药还是出药,都能够借助系统的定位提示与控制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调剂品种的准确性,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二)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化药房调剂系统应用后,每个发药窗口都兼有收方、核对、
发药的功能,而且智能化快速出药系统的取药时间较之传统手工取药方式大为缩短,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提高药品调配工作效率。
(三)改善服务质量
门诊药房引进使用整包装药品发药机后,前台人员的工作不再是
单纯的核对、发药,其工作重心由原来传统的单纯配方发药转移到向患者提供合理用药及健康咨询等药学服务上,提高了药房的服务质量。
(四)减轻劳动强度与改善工作环境
智能化的快速出药系统解放了传统药房中药师的双手,有效地减
轻了药师取药、调剂药品等工作的劳动强度。
智能化门诊药房调剂系统由封闭、一体化的设备代替了高低错落的药架,工作环境变得整洁而美观。
图17-8 智能化门诊药房调剂系统工作流程
二、住院药房调剂智能化系统
系统组成
在住院患者用药的调剂、配制、发药等各个环节中,口服药物的摆药操作被认为是医院药学工作各环节中比较复杂、易出差错且风险性较大的环节,成为信息化和自动化进程中关注的重点。
住院药房调剂智能化系统(automatic dispensing system in inpatient pharmacy,其设备称做自动摆药机)主要包括口服药品单剂量分包机以及相关辅助设备。
口服药品单剂量分包机是通过医院计算机系统传送医嘱信息,将一次服用剂量的药片或胶囊快速自动地包入一个药袋内的设备。
其主要构成分为三部分:
1.用于显示设备状态及诊断测试信息的控制中心;
2.用于药品储存分发的药品盒及药品装载柜,其中药品转接器用于投放非整片(如半片)药品及非机摆药品;
3.用于封装药品及药袋打印的机械部分。
药品装载柜大小决定了全自动药品分包机单机能够容纳的品种数量,药盒需要根据药品的大小形状定制。
如图17-9和图17-10所示。
图17-9 住院药房自动摆药机
图17-10 自动摆药机包装袋及打印信息
工作流程
病区医嘱下达后传至住院药房,药师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提取医嘱进行审核后,医嘱数据拆分进入不同处理程序,需要进入机器摆药程序的医嘱数据即传至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摆药。
进入口服药品单剂量分包机摆药程序的医嘱数据,先打印口服药品医嘱摆药单,系统自动记账,经由片剂摆药机将患者一次服用的药品密封至同一药袋中,药袋上打印患者信息、药品信息及服药信息。
医嘱中非整片的药品或非机摆药品可根据系统提示的加药信息通过手工操作添加至药品转接器中,添加的药品可与同时服用的其他药品密封至同一药袋中。
不适合分包装的口服药品可选择人工摆药。
摆药机按照护理单元、病床号、患者服药时间等顺序自动摆药,药品以流水排列的药包形式从设备中送出。
药师根据摆药单信息核对药包中的药品,无误后送至病区。
系统应用特点
(一)改善卫生状况,减少药品污染
应用自动摆药机后,药品储装盒内有干燥剂,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和避光性,药品封装变开放药杯为密封药袋,减少了人工、手工的多个开放式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污染机会,显著地改善了口服药摆药的卫生状况,同时也保证了药品在运送途中及在病区保管期间的卫生。
(二)提高摆药速度和准确性
摆药机用于分包的速度最快可达到每分钟60袋,药师在药品准备及药品转接器加药过程中与摆药机提供的加药信息进行核对,同时摆药机控制系统可协助药师把关,当向药盒加药发生错误及药品转接器加药位置发生错误时,摆药机会在分包过程中提示。
电脑中设有补充药品的最低储药量,当药盒中药量低于该药量时,可以自动提示药量填装,以免在摆药过程中出现缺药,影响摆药速度。
摆药机自动分包过程可避免投药差错,且机器完成摆药后由药师再次进行核对,因此可提高口服药摆药的准确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三)用药标注清晰,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动摆药机将1次药量的药片或胶囊自动准确地装入同1个药袋内,并在药袋上打印患者ID号、姓名、科别、药品名称、服用方式和时间等内容,方便患者了解用药信息,满足了患者知情权,能增强患者的依从性,防止用药错误。
(四)提升药学服务的技术含量,促进合理用药
自动摆药机应用于药房调剂后,由原来的药师排药、核对,变为药师进行合理用药审核,机器摆药,药师核对,药师从简单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传统住院药房摆药模式的改变,也促进了药房内部的管理,通过人力资源的再分配,可以安排更多的人员、时间和精力投入临床药学服务等更深层次的工作中,有效地提升了药师的知识价值,提高了药学服务水平。
(五)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有效减少浪费
摆药机控制系统可实现机摆药品的动态管理。
药品装入摆药盒时,控制电脑可计入装药量,并随着药品使用,自动记录并减掉用量;操作人员利用机器的计算机统计查询功能提供的药盒内剩余药品查询,能很方便地完成药品清点工作,统计单位也可由盒、瓶等细化到药品的最小单位片。
(六)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
摆药机采用触摸屏操作模式和实时控制方式,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有指令的可纠正和可回复性;所有的操作维护简单、方便、易学,提示系统简洁明了,随时呈现摆药机的工作情况。
而且系统在提供全自动控制模式同时,也提供必要的手动模式,工作压力适度缓解,工作环境更为人性化。
住院药房调剂智能化系统的相关问题
(一)改变管理工作模式
要充分发挥智能化设备作用,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必须有严谨的信息化配套环境,同时药房各个环节的管理应有更高的要求,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开展相关培训,强化药学人员分工和职能,最大限度发挥智能化药品设备的优势。
(二)涉及药品包装的相关问题
由于分包机药剂盒内的药品必须以散片的形式加以补充,而多年来形成的市场供应主打方式以小包装为主,除了瓶装可以直接装入药盒外,其中绝大多数都必须拆除包装。
如果生产厂商能够直接提供单剂量分包机专用的大包装量药品,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三)涉及成本支出的相关问题
药品智能化调剂系统发挥了智能、高效、安全、卫生等诸多优势,实现了更好的药品供应和药学服务,但同时也存在先期投入成本高、后期耗材成本尚无法收费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