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imitation is not about others, but about transcendence and re-creation.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美术说课稿七篇美术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假如我是巨人》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本课教学时数为1课时。
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学生的`学习目标:1、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锻炼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想象的精神。
2、在绘画中感受美术学习的快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
教学难点是:画面的布局和形象的对比。
二、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是最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孩子们快乐的想象会象小小的火山一样喷涌不止,若引导得当,就会有大量充满情趣的作品出现在我们面前,本课中主要是引导学生想象我想成为什么样的巨人,变成了巨人会发生什么事情?在教学中,我立足于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的童话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想象,大胆夸张地进行表现,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一)、角色转变做导入一堂课能否成功,导入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变成大巨人格列佛,并结合图片给学生讲述了我的一段有趣的经历。
引出格列佛是一个既勇敢又善良、聪明、威力无穷的巨人。
利用图片再加上我的讲述,同学们可以很直观很生动的了解故事内容,并可以引出课题:巨人真了不起,可以做常人不能做的事,同学们,你们想成为像格列佛这样勇敢、善良、威力无穷的巨人吗?那就跟着我一起走进巨人的世界,我们一起学习《假如我是巨人》。
(板书课题)巧妙的点出课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这样利用多媒体课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了德育的渗透,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
(二)、创设情景,丰富想象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
为了更好的解决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假如你是一个巨人,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一:小朋友们到一个神秘的大森林里去旅行,会遇到哪些困难?险境?假如你是巨人,你会怎么帮助他们?先是学生讨论交流再以图片形式展示学生作品,看一看更多更好的想法,这样可以更好的打开学生的思路,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其他学生的画法。
第二个问题:假如你是巨人,在愉快的节日里,你会为小朋友们做哪些事情呢?解决的办法也是如此。
(三)、化静为动,突破难点画面中形象的对比是本课解决的一个难点。
如何让学生理解事物的大小是通过对比来表现的呢?我是这样解决本课的难点的:我先出示两个相同大小的小朋友,并告诉学生老师要用魔术把其中的女孩变成巨人,通过图片的切换,很快,其中的女孩变大了,几乎是头顶天脚立地,但男孩不变;紧接着我又提问,你有办法把这女孩变得更大吗?有的学生就会说出:把男孩缩小!我再次切换图片,这时,男孩缩小了,女孩就显得更加庞大了。
这样,轻松的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即要突出巨人的大,不但要把巨人画大,还要把周围的景物缩小。
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创设情景大胆创作课件出示:小人国举行优秀巨人故事绘画大赛的宣传海报,并提出参赛要求,即本课的作业要求。
利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绘画兴趣。
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进行描绘,并播放轻音乐,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表现,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提高教学质量。
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适当引导突破。
(五)、展示评价,交流经验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最后教师将课堂作业制作成动感相册,师生共同努力,一本声情并茂的童话书就诞生了,通过这样的展示,更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课后反思幻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尤其是孩子们,这是孩子最快乐的事情。
他们在童话故事和动画的陪伴下长大的。
一段新奇,有趣的动画片,可以让学生神知以往。
于是,我在教学一开始,讲述了学生们都很喜欢的传奇人物——《格列佛游记》故事让学生欣赏。
从贴近学生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激发学生想变成“巨人”的强烈愿望。
在教学课件中融入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元素,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课中以直观图片欣赏,问题由浅入深讲故事,引领学生走入一个新奇的世界—巨人与小矮人有趣的故事。
让学生说格列佛是什么样的人,让学生从能力品格上使学生了解巨人的无比威力和巨人宽厚、乐于助人、爱和平的优良品质,进行了德育教育。
利用图片,从形象上使学生看到巨人与小矮人大小比例的差异。
在本节教学中,我还存在很多问题。
由于我讲得太多,没有把握好时间,使得最后学生展示的机会不多。
今后我会注意在课堂语言的精炼上继续努力追求,从而节省时间,使课堂效果更好。
美术说课稿篇2一、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能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教材把目标分成三个进行教学。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公益招贴画的概念,设计方法、设计要素、形式美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思维方式。
2、技能目标:学生能用简洁的造型语言设计主题招贴画,初步学会合理选择图形,控制画面的构图及色彩等知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二、依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招贴画图形的选择与主题的关系。
难点:招贴画图形大小位置的处理与主题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美伊战争图片、和平鸽图片资料、表现和平主题的招贴画。
学生准备:图画本、彩色笔、油画棒等。
四、教学方法:依据本课内容,我以欣赏,提问,分析引导,启发,交流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公益招贴画的设计方法及设计意识的形成。
本课以多媒体课件贯穿课堂,通过直观的图片及优秀作品,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五、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活动——作业评价——课后小结(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以和平为主题,联系事实,用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并思索如何表达自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感情,从而引入和平鸽这一标志性形象。
(2)讲授新课:教师讲述和平鸽的由来小故事,通过欣赏和平鸽的绘画形式的作品,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表现和平题材,表达你对和平的热爱。
展示和平题材招贴画,介绍招贴画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招贴画,招贴画的要素及特点,注意图形选择和主题表达之间的必然联系,构图与主题表现、形式美感之间的联系,具体到图形的大小,位置,色彩的处理。
(3)学生活动:由和平题材的招贴画拓展到其他公益招贴画,让学生多个角度去思考,关注社会,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爱和思考,选择合适的主题,运用富有创意的构思,设计一幅公益招贴画.(教师提出作业要求)(4)展示作业评价交流(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尊重学生,以鼓励为主)(5)课堂小结:本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体会?通过学习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
本课依据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交流,以愉快的心情体验课堂,培养学习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美术说课稿篇3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多媒体教学过程演示四个步骤加以阐述:教材分析一、本课的内容、地位、作用本课的教学内容分四大问题层层递进。
通过介绍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欣赏课文图板中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来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
本课知识容量大,因此我根据教材把握住它的基本精神,以便更有效的传授各知识点。
理解相关概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个方面要放到课文的整体精神和结构中去才能有利于课堂的深入。
并借助于本课或相关美术作品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更形象的认识,而不致陷入概念之中。
二、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3、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
四、教学难点:是第二部分“如何界定民间美术?”和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这两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其中还有一些专业名词。
教学方法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状况,我主要采取“激发启发──引导分析”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运用视频、图片欣赏,实物观察和触摸,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并提问学生,组织讨论,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
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视频,并巧妙导出本科课题。
要有新意,有气势,有激情,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志,。
再给学生提出要求引导学生观欣赏艺术作品并自主探究、亲手创作,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讨论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内容:一、导入探究课题(时间:5分钟)(一)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探究课题播放视频《俏夕阳》。
20__年春节晚会,以唐山皮影艺术为题材的舞蹈《俏夕阳》深受观众的喜爱,以皮影舞蹈的形式烘托出春节欢快喜庆愉悦的氛围。
皮影是融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民间文艺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广泛流传于民间,皮影又是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得艺术之根。
共同走进中国民间美术。
(二) 学生领会新课意图,愉快接受课题1、感受音画气息由此产生共鸣,并激发学习兴趣。
2、交流本课探究的意图、必要性。
二、新知探究(时间:16分钟)(一)、根据图片和举例让学生分析民间美术的范畴,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多种形式。
(二)、就民间美术的三种最具代表的艺术样式作深入探究:剪纸:学生讨论回答是否见过剪纸作品,反映的是什么内容。
教师作详细讲解:剪纸可以用来表达喜庆与祝福,剪纸还是最普遍最单纯的民间美术,剪纸还是各种民间美术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