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材料

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材料

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材料•相关推荐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材料(通用7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

拟事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材料(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材料篇1王波,女,汉族,1963年4月出生;1984年4月入党,大学学历;2000年12月起担任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党委副书记。

20多年来,聚精会神专注社区建设,满腔热情奉献社区,从一片烂泥塘上建起社区开始,用党的建设推动社区建设,把百步亭社区建设成一个占地5平方公里、居住16万多人的大型宜居社区,成为全国和谐社区的一面旗帜。

2013年,中组部向全国推广“百步亭社区党建工作法”。

2011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全国百佳优秀志愿者、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她是“社区小总理”,探索的百步亭社区模式影响和推动了中国的社区建设为解决当时普遍存在的开发商“只建不管矛盾留给社会”“铁门铁窗邻里不相往来”等问题,王波带专班到国内外先进地区考察探索,向费孝通等专家请教咨询,决定房地产开发建“社区”,不仅要建设好,还要管理服务好。

创新的百步亭“社区”模式,为中国特色和谐社区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子,为房地产业服务居民提供了一套样板。

王波承担着百步亭社区“建设、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重任,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她创新“党的领导、政府服务、居民自治、市场运作”的百步亭社区运作机制,不设街道办事处,直接由江岸区委区政府领导。

她用党建带动社区建设,重抓“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化”,形成了文明新风扑面、人际关系亲密、管理服务完善、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居民们骄傲地说:“选择了百步亭,就是选择了幸福生活。

”她是社区居民的好书记,创新的百步亭社区党建工作法,中组部向全国推广她在社区建设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借鉴“支部建在连上”的做法,将党小组建在每个楼栋,建在每支群众活动队伍上。

成立了15个党支部,580个党小组,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

通过党员带群众、妻子带丈夫、老人带子女、名人带粉丝,广泛发动居民。

5000多名党员居民进楼栋担任“两长四员”,照片上墙,电话公开,24小时履职,成为服务居民的骨干力量。

她指导建立在社区党委统一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方联动”服务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1000多名物业人员成为兼职社区工作者,有效解决了社区小马拉大车的难题。

建立起党组织关爱服务、政府公共服务、企业市场服务、居民志愿服务等“四项”服务的完整社区服务体系,做到了“事有人管、难有人帮、苦有人问、喜有人贺”,管理效能明显提高,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

武汉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文,推广百步亭“三方联动”办法,并实现了全市“三方联动”服务机制的全覆盖。

她在社区常年开展文化教育、民俗节庆、群众文体、道德讲堂、低碳环保、亭台文化等“六类”活动。

每月举行升国旗仪式,每年举办优秀党员事迹报告会和事迹展览。

春节举办“万家宴”,一家一道菜,万家过大年。

组建腰鼓队、太极拳队、篮球队等100余支群众健身活动队伍。

以楼栋为载体,开办道德大讲堂、楼栋道德论坛、礼仪讲座、“婆媳对夸”等活动。

以200多个亭台为载体,开展诗友会、歌友会、书友会、棋友会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把广大居民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社区10多年来做到了没有大的邻里纠纷,没有越级上访,没有事件,没有邪教活动,没有未成年人犯罪等“十个没有”。

她是党和群众的好女儿,党组织对居民有求必应,居民对党组织一呼百应她是党的儿女,把居民的事装在心中,把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

社区党组织做到“三个必到、五个必访”:居民有突发性事件,有不满情绪,有大的家庭纠纷必到;对困难居民,住院病人,下岗失业人员,孤寡老人,“两劳释解”人员必访。

坚持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10多年来带领社区党组织走访了社区所有家庭,解决各种矛盾问题20多万件,将温馨和谐的种子埋在了居民的心里。

社区1000多户空巢老人都是她的关爱对象,空巢老人王德云、周仁光、吴琬华等20多位老人,把王波认作干女儿。

她带领志愿者和所有空巢老人结上了关爱对子,老人们有事,叫得应、来得快、办得了、信得过。

老人们说:“志愿者除了不知道我家存折密码,其他什么都知道,是我们贴心贴肝的依靠。

”王波在社区带头开展志愿服务,18年累计参加志愿服务2万多小时,被居民称为“常务”志愿者。

在她的带领下,社区形成了“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文化,目前社区有4万多名注册志愿者,成立了170多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他们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走千家门,解万户难,暖众人心,成为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

中央文明办将“社区志愿服务全国联络总站”设在了百步亭,王波担任执行副总站长。

开办了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网,牵头联络全国2万多家社区,吸引注册志愿者60多万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多万场,惠及2000多万居民,促进了全国社区志愿服务的蓬勃开展。

她依托网站,牵头联络全国社区连续举办了五届“全国社区网络春晚”,2016年,参与社区由1000增加到2万多个,参演居民由1万增加到20多万人,点击收看总人数达3.3亿人次。

“全国社区网络春晚”成为全国社区群众文化的草根盛会和重要品牌,荣获“中国互联网创新品牌奖”。

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材料篇2在公安队伍中,有一个部门,不为群众所熟悉,却职责重大,他们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公安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有效推进,这就是警令部。

特殊地位和作用,表明警令部各项工作都要走在前头,也决定了警令部工作人员要“任人难任之劳,承人难承之重,挑人难挑之担”。

作为部门负责人,更是要有综合协调、办文谋事的能力,又要有内接外联、参谋服务的水平。

而麦盖提县公安局警令部主任张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29岁的时候便担此重任,那时候的他,才入警七年。

强化工作,确保高效运转警令部作为公安机关的神经中枢,担负很多重要职能,工作琐碎繁杂、人员众多、办公时间地点分散、年龄跨度大、队伍管理难,实打实的高负荷、高压力、高强度的“三高”岗位,张斌总能从容应对,方寸不乱。

在张斌的办公桌上,永远堆着一厚摞的材料,每份材料上总能看见密密麻麻的工作笔记,这些都是张斌每天需要干的事情,轻重缓急,一览无余。

其井井有条的办事风格和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可见一斑。

面对琐碎的工作,张斌坚持发扬雷厉风行的作风,对于领导的批示第一时间交办登记;各种会议精神第一时间梳理汇总;收发的文件第一时间流转登记;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第一时间收集研判;外单位每一封文件、来信、来函都及时登记、复印存档、标注去向、收集答复,为局党委决策提供依据。

充分发挥了警令部“参谋部”、“智囊团"、“中军帐”的作用,有效确保了警令部“大脑枢纽”作用发挥到位,为全局各项工作机制顺畅运转、高效开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保障。

“十多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也没有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有的只是对公安事业的一份执着追求,在平凡岗位上做着的平凡事。

”张斌的话朴实却又动人。

强化管理,打造高效团队在工作中张斌全方位发挥警令部每个人的专长作用,挖掘每个人的工作潜力,经过磨合,初步形成了统一协调的工作程序和机制,营造了团结一致,高效运作的氛围。

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专长,从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程序、标准和规范入手,细化完善了人员岗位责任制,强化了个人的职责和责任,对每条线、每个层次、每个工作要点都明确专人负责,基本上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并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制。

从值班、接待到办文、办事、办会都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坚持对各项工作进行布置、检查、总结,使各项工作日益走向规范化。

“要想带好一个队伍,就得营造‘家庭式’的工作氛围,听取不同的工作建议,把每个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以诚信凝聚人心、以民主带好队伍。

”张斌在研讨交流时这样说道。

强化宣传,筑牢意识形态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张斌发现微博平台受众群体比较广,便于2013年开通微博自媒体账号“麦盖提县小阿Sir”,截至目前,收获了2万多有着同样传播正能量的粉丝,让公安信息推送由鲜有问津到渐有影响力,极大地提升了公安宣传质效。

“手机虽小,力量无穷”,工作闲暇之余,总是拿着手机“滴滴答答”敲打文字的张斌可不是在微信或者qq闲聊,这当中是在“做正事儿”呢。

微博平台涉众广、群体多,平时公安正能量宣传总有延伸不到的触角。

通过手机新媒体,张斌就能将新疆公安的正能量事迹和新时代新疆翻天覆地的变换,通过图文并茂发布,积极引导广大正能量网友宣传新疆和新疆公安,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引导网民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不断扩大宣传的效果。

指尖上的细微关怀包含着细微的爱,如此真真实实的关切获得许多网友的一片赞誉。

“通过各种平台宣传新疆公安,以笔为刃震慑各类违法行为,用一颗善于发现的心把警营中更多温情故事、更多正能量向社会传递,让更多的人听到公安的声音。

”张斌这样说到。

“看到战友们的辛勤付出,看到战友们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坚守,看到战友们在为辖区安全奋战,就想用文字把这种精神宣传出去。

”这是张斌刚入警时说的话。

张斌同志既没有千里缉凶也没有与犯罪分子刀光剑影的殊死格斗,但是坚守本职岗位,不忘本职岗位职责使命,积极主动作为,克服一切困难,始终以工作大局为重,集体利益至上,在本职岗位上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当好了局党委参谋助手的作用,发扬了“螺丝钉”坚持不懈、善于钻研的拼搏精神,发挥了一名党员的模范作用,为全局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材料篇3人间四月天,春暖花开,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四月天,阴雨绵绵。

连绵不断的雨下了一场又一场,每天如此,此时的贡山潮湿、阴郁,厚厚的云层遮住了阳光,但贡山“美丽县城”建设PPP项目的施工现场却干得热火朝天,这得益于项目部一班人勤恳实干的表率,更有益于项目经理张俊平的科学组织能力。

张俊平今年35岁,常年在怒江片区项目施工,2021年,张俊平调任贡山“美丽县城”项目担任项目经理。

项目分为19个项目点,总造价5.1亿,项目虽施工内容繁琐,但现场管理有序,成本控制得当,在全体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次又一次圆满完成施工任务,取得良好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负重受任,不辱使命,始终坚守施工第一线贡山距离昆明800公里,从张俊平进驻贡山的那天起,每天矜矜业业,坚守在贡山,坚守在项目部和施工第一线。

茶余饭后,他也总诉说着对妻儿的思念、对父母的牵挂,每次都只能在晚饭过后才能抽空短暂的视频问候,几句简单的“你最近好吗?身体好吗?”之后,就又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