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茶馆教案老舍茶馆教案精品文档老舍茶馆教案老舍茶馆教案方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
体会本剧独特的“卷轴画式”的结构,和平面化的独特的戏剧冲突。
2. 学习本剧对剧情巧妙的衔接与穿插的结构特点。
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情节并归纳概括剧情。
3.了解基本的戏剧欣赏常识,向学生介绍中国话剧的简单历史。
能力目标1(欣赏具有北平地方特色的风俗图画和浓厚的京腔京味。
鉴赏剧本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展开情节、表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冲突的方法。
能通过剧情与人物语言掌握有关戏剧冲突,并能认识主要矛盾冲突及其实质。
2(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征。
把握作品的语言特色。
找出一些典型的语句,让学生体会它们表达了说话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怎样牵动舞台上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
3(注意体味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
通过剧本提供的多方面信息剖析重要人物的内心世界,能够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分析人物的性格发展变化,进而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主1 / 32精品文档要特征德育目标1(领会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了解旧社会国弱民贫、政治黑暗的现实,揭示旧中国必然走向灭亡的客观规律。
2老舍先生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学习剧本,应通过茶馆这个特殊的舞台了解更广阔的背景上所反映的纷纭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风貌,认识全剧的冲突实际上是人民与旧时代的矛盾,进而认清那个时代的腐朽性。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为本课的重点1. 学习品味老舍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根据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性格2. 分析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揭示课文的主题思想。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导语:我们这堂课讲话剧《茶馆》,请看过话剧的同学请举手,去过茶馆的同学也举下手。
话剧是舞台艺术,更是现场的艺术,只有坐在剧场之中,才能真正体会话剧感人魅力,而茶馆也一样,只有臵身其中,熙熙攘攘的茶客,三教九流的言谈举止,你才能体会老舍先生所说的“小茶馆,2 / 32精品文档大社会”。
在最近的一次北京之行中,我去了向往已久的一个地方——老舍茶馆PPT展示:老舍茶馆的相关图片,配合音乐和讲解。
讲解:老舍茶馆是中外游客到访北京的一个重要景点,自1988年开业至今接待了近47位外国元首、众多社会名流和200多万中外游客,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精品的特色“窗口”和连接国内外友谊的“桥梁”。
而这个茶馆闻名遐迩的原因,也就是因为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和他的不朽之作——《茶馆》二、解题PPT展示:作者简介,作品简介1、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他对于多种文艺体裁都进行过广泛的实践。
小说作品中短篇与中篇不乏佳作,而尤以长篇小说最有影响。
此外,还写过杂文、鼓词、新诗、旧剧、民歌……解放后,他考虑到“以一部分劳动人民现有的文化水平来讲,阅读小说也许多少还有困难。
可是,看戏就不那么麻烦。
”“剧本排演出来,就连不识字的人也能看明白。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深入群众,写了一批话剧作品,因而蜚声文坛。
1951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3 / 32精品文档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骆驼祥子》《牛王踢传》《离婚》《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等,话剧有《龙须沟》《方珍珠》《茶馆》等。
2、《茶馆》简介1957年发表并演出的《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达到了作者预想的写作意图,即埋葬这三个可诅咒的时代,宣告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
《茶馆》全剧共三幕,各写了一个时代。
第一幕的时间是1898年初秋,正是戊戌变法刚刚失败,谭嗣同被问斩后不久。
那时的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把这里作为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
作者在这一幕里向我们展示了腐朽的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末路。
剧中描写了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生活奢华,而且还可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
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地4 / 32精品文档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
这一切都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二幕即课文节选部分。
第三幕写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
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
裕泰茶馆已破烂不堪,王利发无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
与此相对照的是恶势力异常活跃,地痞、特务如鱼得水。
最后茶馆被人霸占,掌柜的悬梁自尽。
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表明了旧中国注定要灭亡。
剧中通过康大力等人投奔西山解放区的描写,暗示出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茶馆》的经典性:《茶馆》的之所以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常演不衰的经典之作,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剧本的经典性和北京人艺演绎的经典性。
剧本剧本,乃一剧之本,剧本对老北京民间风貌的细致描写和群像式的戏剧结构是技巧上的经典,而老舍选取北京作为中国的代表,选取茶馆“这个三教九流汇聚”之所作为北京的代表,本身就是典型性的体现。
再谈人艺的表演,剧本呈现给读者的只是文字,而话剧演出呈现给观众的事表演,所谓表演,包括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和台词声响,根据老舍剧本的北京风貌,北京人艺老艺术家5 / 32精品文档的京腔京韵本身便具有的表演的色彩,使人物的语言也有了表情,听其声,便能晓其情,这样经典的演绎成就了这部戏剧作品,也成就了北京人艺。
三、课文分角色朗读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由老师扮演剧中一个人物,可以担任主要人物如王利发。
其他角色由学生担任。
在朗读开始前,提醒学生:有朗读人物的同学要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讲话的语气和特点。
没有朗读任务的同学要认真听同学朗读,并把每个人物有代表性的语句做记号、一个人物至少有三句话,朗读完要提问。
角色:难民、王利发、巡警、大兵、唐铁嘴、报童板书: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宋恩子、吴祥子、唐铁嘴,留足空间待同学补充:王利发:“走吧,我这儿不打发,还没开张~”“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福气不小~不小~可是,我这儿已经住满了人,什么时候有了空房,我准给你留着~”“常四爷老是那么又倔又硬,别计较他~”唐铁嘴:“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这年月,谁活着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你说对不对,”“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个强国侍侯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6 / 32精品文档常四爷:“铁杆庄稼没有啦,还不卖膀子力气吗,”“戊戌年我就在这儿说了句“大清国要完”,叫您二位给抓了走,坐了一年多的牢~”“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我是旗人,旗人也是中国人哪~”松二爷:“我想大哭一场~”“谁愿意瞪着眼挨饿呢~可是,谁要咱们旗人呢~”“多么体面~一看见它呀,我就舍不得死啦~”宋恩子、吴祥子:“我们的灰色大褂反倒成了铁杆庄稼” “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就仗着有错拿,没错放的,拿住人就有津贴~”四、梳理剧情,分析人物语言特点板书:时代:舞台提示中的内容地点:舞台提示中的内容人物:提问同学,板书学生总结的主要人物特点,最后老师PPT汇总展示。
PPT展示:王利发——裕泰茶馆的掌柜,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
精明、干练、自私、圆滑、善于应酬。
对不同人取不同态度:对逃难的饥民:强硬、少怜悯;对大兵警察特务:讨好、巧应付、怕得罪;对唐铁嘴之流:厌恶仍笑脸相迎。
这样一个多说好话、到处作揖的小商人,最终仍落个家业破落、悬梁自尽的下场。
7 / 32精品文档常四爷——旗人。
对清王朝不满,对洋人痛恨。
坐过清朝的牢,出狱后参加义和团。
卖菜为生,敢作敢为,有正义感,最后仍穷困潦倒,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
松二爷——旗人。
满清遗老。
胆小怕事,懒散无能。
游手好闲,喝茶玩鸟,不愿自食其力,最终饿死。
唐铁嘴——麻衣相士,算命骗人,甘愿沉沦。
宋恩子、吴祥子——蛮横霸道,傲慢无礼,为当权者迫害老百姓,乱抓无辜,老牌特务的代表。
方案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
体会本剧独特的“卷轴画式”的结构,和平面化的独特的戏剧冲突。
2. 学习本剧对剧情巧妙的衔接与穿插的结构特点。
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情节并归纳概括剧情。
3.了解基本的戏剧欣赏常识,向学生介绍中国话剧的简单历史。
能力目标1(欣赏具有北平地方特色的风俗图画和浓厚的京腔京味。
鉴赏剧本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展开情节、表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冲突的方法。
能通过剧情与人物语言掌握有关戏剧冲突,并能认识主要矛盾冲突及其实8 / 32精品文档质。
2(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征。
把握作品的语言特色。
找出一些典型的语句,让学生体会它们表达了说话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怎样牵动舞台上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
3(注意体味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
通过剧本提供的多方面信息剖析重要人物的内心世界,能够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分析人物的性格发展变化,进而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德育目标1(领会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了解旧社会国弱民贫、政治黑暗的现实,揭示旧中国必然走向灭亡的客观规律。
2老舍先生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学习剧本,应通过茶馆这个特殊的舞台了解更广阔的背景上所反映的纷纭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风貌,认识全剧的冲突实际上是人民与旧时代的矛盾,进而认清那个时代的腐朽性。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为本课的重点通过导入部分的师生互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正确引导学生对剧中人物进行深入的赏析和评论。
学会欣赏话剧,分析人物性格。
9 / 32精品文档教学步骤一、导入课前布臵学生熟读课文,课代表安排好有一定表演天赋的、自愿参加互动的同学,并简要布臵场景,如在讲台摆放几把椅子,桌上放几件简单的道具。
上课时,课代表首先上台介绍:今天,我们把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先生请到了我们课堂,下面有请王掌柜上场~老师扮演王掌柜,穿大褂,上场。
老师:呦,诸位都在呐,诸位爷,您吉祥。
这位客官这位客官,敢问一句,这是哪啊,我的茶馆呢,课代表:王掌柜,这就是您的茶馆啊~老师:这就是茶馆,换样了啊~我这个茶馆昨天刚整修完,是没少改良,可这一觉睡起来,改的连我自己都不认得了啊~麻烦您,我那内掌柜的,栓子他妈呢,哎,怎么没说话就走了……难民:掌柜的,行行好,可怜可怜吧~……三、朗读课文进入朗读课文,教师和学生互动,完成课后第一题的朗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