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复习课课件)授课老师牟晓敏复习目标:1、了解长江与黄河的概况(发源地、入海口,流经的省区、地形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支流)2、知道长江与黄河上中下游目前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3、知道长江与黄河目前开发的现状复习重点:1、长江的开发,特别是水能资源的开发。

2、黄河的治理,特别是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复习难点:1、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及开发(三峡、葛洲坝水电站的建设)2、黄河“地上河”、凌汛形成的原因复习过程:(导入):我国幅员辽阔,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国家第一大河是哪一条河?我国的第二长河又是哪一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复习的内容,在这节课里,我们主要复习长江的开发与黄河的治理。

一、掌握长江的概况播放地理课件,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口,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及重要城市,长江流域的支流及主要湖泊,长江流域流经的地形区。

二、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播放地理课件“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及景色”,让学生分析宜昌以上的上游地区与宜昌以下的下游地区地势的特点。

教师小结:宜昌以上的上游地区主要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落差达5000多米,河水多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急流峡谷众多,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宜昌以下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平,航运价值大。

播放地理课件,以虎跳峡为例,主观感受长江上游的水文特征。

播放地理课件,在图上指出巫山的位置,分析指出此山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河流流经此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到横断山脉的位置(一名同学在图上填出),分析指出此山脉是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河流流经此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呢丰富。

请三名同学在图上准确填出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二滩水电站的的位置。

三、长江干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播放地理课件,老师指出长江上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中下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其中洪涝灾害最为突出。

请同学们分析原因。

教师小结: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分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长江上游山区滥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植物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中游围湖造田,减弱了湖泊对河流水量的调蓄能力。

自然原因: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支流经常同时涨水,加上中下游地区地势地平,排水不畅,往往形成洪灾。

四、小结长江主要开发哪两项资源?(水能、航运)长江上游环境问题是什么?如何治理?(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长江中、下游生态和环境问题是什么?如何治理?(洪涝灾害。

退耕还湖、加固堤坝)五、掌握黄河的概况播放地理课件,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黄河流域流经的地形区,黄河流域的支流。

六、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播放地理课件,分析黄河干流泥沙的变化。

明确黄河中游含沙量大,输沙量也大。

播放地理课件,读开封“地上河”示意图,分析“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归纳黄河上、中、下游的忧患并讨论忧患的形成原因。

明确黄河忧患形成的原因:上游:①荒漠化问题: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和毁林开荒等。

②凌汛:主要是自然因素,即纬度因素。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易流失;暴雨使大量泥沙与雨水汇入黄河。

人为原因是植被破坏严重。

下游:①“地上河”隐患是水土流失造成的。

②断流:自然原因是降水少,季节变化大,人为原因是缺乏统一调度,浪费严重。

③凌汛。

讨论黄河的治理措施。

明确治理黄河的措施有:1、在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设;2、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3、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七、黄河的开发1、在黄河两岸修建引黄工程,提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2、对黄河的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建设大型水电站,促进流域经济发展。

八、总结以表格的方式总结长江与黄河的开发与治理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复习课课件)授课老师牟晓敏复习目标:1、知道长江与黄河上中下游目前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2、知道长江与黄河目前开发的现状复习重点:1、长江的开发,特别是水能资源的开发。

2、黄河的治理,特别是上中下游忧患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复习难点:1、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及开发(三峡、葛洲坝水电站的建设)2、黄河忧患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我国幅员辽阔,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国家第一大河是哪一条河?我国的第二长河又是哪一条呢?生回答:长江、黄河。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一)长江的开发同学们我国的长江主要开发了哪两种资源?生明确:水能和航运为什么长江的水能资源丰富呢?首先我们回忆一下水能资源丰富要具备的两个条件。

生明确:落差大和水量大(教师用白板板书出来)那么长江流域是否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呢?播放地理课件“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图,回忆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生指出: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请一名同学在图上用笔(荧光笔)大致描画出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解线。

生明确:长江大部分河道流经山地,地势由第一级阶梯降至第二级阶梯、第二级阶梯降至第三级阶梯,干支流都不乏峡谷、急流和瀑布,河流落差大。

(教师用白板板书三级阶梯示意图)播放地理课件“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回忆长江干流大部分流经的干湿区用荧光笔在图上描画长江干流生指出:长江干流流经的干湿区自西向东有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大部分流经的是湿润区。

生明确:长江流域各水系水量丰沛。

小结:长江流域河流水量大、落差大,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用白板板书:水能)过渡:那么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什么位置呢?播放地理课件“长江干流剖面图”,思考长江干流河道落差大的是哪一河段?生指出:上游河段生明确:其中自源头至宜宾段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原因:地势由第一级阶梯降至第二级阶梯,河道落差大,多急流;流量丰富。

另外,长江三峡段水能资源也极为丰富-----原因:地势由第二级阶梯降至第三级阶梯,河道落差大;流量丰富。

过渡:在长江干流的上游河段,国家建成了多座大型的水电站。

比如二滩水电站、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

播放地理课件“长江三峡位置示意图”,在图上填出二滩水电站、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的位置。

过渡:长江开发的另一种资源是航运,长江干支流通航总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三分之二,居全国之首;长江客、货运量占全国内河客、货运量的70%以上,居全国之首。

那么,长江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呢?播放地理课件“长江水系图”,回忆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湖泊生指出: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洞庭湖、湘江、汉江、鄱阳湖、赣江长江干流和支流的流向分别是怎样的?生明确:干流东西走向,支流南北走向生明确: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沟通南北,支流众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河网。

播放地理课件“长江干流剖面及景色图”,思考长江通航河道主要分布于哪一河段?生指出:宜宾至上海河段生明确:宜宾以下的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长;越往下游河道的宽度、深度、流速、流量更适合航运。

,故从宜宾到上海通航能力不断加强。

长江在这一河段实现江海联运的港口城市有重庆(上游最大)、武汉(中游最大)、南京、上海(全国最大)播放地理课件“长江水系图”,请一名同学在图上填出它们的大致位置。

小结:长江由于航运价值大,有“黄金水道”之称。

(二)长江的治理播放地理课件“长江干流生态、环境主要问题”生指出:长江上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中下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其中洪涝灾害最为突出。

请同学们分析原因。

生明确: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分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长江上游山区滥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植物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中游围湖造田,减弱了湖泊对河流水量的调蓄能力。

自然原因: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支流经常同时涨水,加上中下游地区地势地平,排水不畅,往往形成洪灾。

长江上游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如何治理呢?生明确:主要采取生物措施,植树造林,加强生态防护林建设,保持水土。

长江中、下游生态和环境主要问题是洪涝灾害,如何治理呢?生明确:主要采取工程措施,退耕还湖、加固堤坝、截弯取直。

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一)黄河的治理承转:我们都知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那么我们怎样看待黄河和治理黄河呢?接下来让我和大家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黄河问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呢?其实黄河不同的河段有不同的环境问题。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老师在白板上画出黄河示意图,标记出河口、桃花峪的位置黄河上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呢?播放地理课件“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查找黄河上游流经的干湿地区。

生指出:黄河上游以半干旱、干旱区为主。

生明确:黄河上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干旱的气候造成的荒漠化,这是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过渡:有没有人为原因呢?播放地理课件“黄河流经的地形区”图,回忆黄河流经的地形区生明确: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上游流经的是哪两个地形去呢?生明确: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这两个地形区的植被是什么?生明确:草地和荒漠草地主要发展什么农业呢?生明确:牧业那么造成黄河上游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什么?生明确:过渡放牧那么怎样治理黄河上游的荒漠化问题呢?生明确: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过渡:黄河中游有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呢?播放地理课件“黄河干流泥沙变化”图,思考黄河中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生指出:黄河中游含沙量大最大,输沙量也最大。

可见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回顾黄河流经的地形区图,黄河中游流经什么地形区?生明确:黄河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呢?生明确: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易流失;夏季多暴雨,暴雨使大量泥沙与雨水汇入黄河。

人为原因是植被破坏严重(乱砍滥伐,过渡放牧)。

怎样治理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问题呢?生明确: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禁止破坏林草,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梯田黄河下游有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呢?播放地理课件,读开封“地上河”示意图,分析“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回忆黄河流经的地形区图和黄河干流泥沙变化图生明确:黄河下游进入平原地区(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波度变缓,水流流速减慢,来自中游的大量泥沙沉积下来,形成“地上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