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烟台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2021·烟台)2021年1月1日《烟台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某同学做家务时收集到如下垃圾:①铝制易拉罐②废电池③烂菜叶④废纸盒⑤塑料瓶,应投入如图所示标识垃圾箱的是()A. ①②④B. ①④⑤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④⑤【答案】B【考点】合理利用金属资源,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解析】【解答】图中标识为可回收物标识,铝制易拉罐、废纸盒和塑料瓶可以回收加以再利用,属于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应投入专门进行处理的垃圾箱中;烂菜叶属于不可回收物,属于厨余垃圾。

故应投入如图所示标识垃圾箱的是:①④⑤。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废弃金属、纸等可回收分析。

2.(2021·烟台)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B.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D. 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是化学变化【答案】 D【考点】空气的组成,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解析】【解答】A、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料燃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在叶绿体中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可用作食品防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里,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具有助燃性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分析;C、根据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分析;D、根据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性质分析。

3.(2021·烟台)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检查气密性B. 过滤C. 氧气验满D. 点燃酒精灯【答案】A【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检验和验满【解析】【解答】A、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符合题意;B、如图装置中漏斗尖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不符合题意;C、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部,不符合题意;D、点燃酒精灯时,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分析;B、根据过滤时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分析;C、根据验满时要在瓶口中检验分析;D、根据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分析。

4.(2021·烟台)202l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必须严禁烟火B. 在有明火的区域内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灭火D. 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答案】B【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解析】【解答】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必须严禁烟火,防止引起爆炸,不符合题意;B、酒精具有可燃性,在有明火的区域内严禁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符合题意;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破坏燃烧的条件而灭火,不符合题意;D、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降低可燃物浓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有易燃物分析;B、根据酒精的可燃性分析;C、根据油锅着火加盖隔绝氧气灭火分析;D、根据天然气泄露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降低可燃物浓度分析。

5.(2021·烟台)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是氢气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 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答案】C【考点】电解水实验,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解答】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不符合题意;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饱和溶液就是在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种物质的溶液,还能溶解其它物质,符合题意;D、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分析;B、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分析;C、根据饱和溶液只不能溶解对应溶质分析;D、根据天然水的净化过程分析。

6.(2019·菏泽)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A. 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C.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D. 食物变质−食物中的分子种类不变,但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答案】C【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小的缘故,A不符合题意;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是因为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B不符合题意;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C符合题意;D、食物变质属于化学变化,食物中的分子种类改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中分子的性质不同,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7.(2021·烟台)研究表明,色氨酸(C11H12N2O2)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色氨酸属于有机物B. 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氮气分子C. 色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D. 色氨酸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1【答案】B【考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解析】【解答】A、根据色氨酸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有机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氮原子,不含氮气分子,此选项符合题意;C、色氨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即色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色氨酸的分子式为C11H12N2O2,则色氨酸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2=6:1,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B、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含另一分子分析;C、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D、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分析。

8.(2021·烟台)下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②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 当X的数值为10时,①表示一种原子C. ②属于金属元素D. 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阳离子【答案】 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解析】【解答】A、②③的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B、当X的数值为10时,①中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一种原子,不符合题意;C、②是钠离子,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D、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不是阳离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分析,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质子数>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为阴离子,结合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一般为金属元素解答。

9.(2021·烟台)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A. NaCl、H2SO4、CuSO4、MgCl2B. CaCl2、AgNO3、MgCl2、CuCl2C. Na2SO4、Na2CO3、NaCl、稀HClD. Na2CO3、BaCl2、Na2SO4、稀HCl【答案】 D【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解答】A、CuSO4呈蓝色可以首先鉴别出来,但NaCl、H2SO4、MgCl2三者相互间不反应,且其也不与CuSO4反应,故NaCl、H2SO4、MgCl2三者难以区分,不符合题意;B、CuCl2呈蓝色可以首先鉴别出来,之后CuCl2与AgN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可以由此鉴别出AgNO3,但CaCl2、MgCl2与AgNO3反应均产生白色沉淀,而且其都不与CuCl2反应,难以鉴别出两者,不符合题意;C、四种溶液均是无色透明,难以通过观察鉴别出一种物质,之后四种溶液两两混加,产生气泡的两组为Na2CO3和稀HCl,之后根据碳酸钠溶液加入到盐酸中(有气泡)和盐酸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无气泡)可以区分出两者,但Na2SO4、NaCl均不与Na2CO3和稀HCl反应,难以鉴别出两者,不符合题意;D、四种溶液均是无色透明,难以通过观察鉴别出一种物质,之后四种溶液两两混加,产生沉淀的两组是Na2CO3、BaCl2(甲组)和BaCl2、Na2SO4(乙组),产生气泡的一组为Na2CO3、稀HCl(丙组),之后根据碳酸钠溶液加入到盐酸中(有气泡)和盐酸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无气泡)可以区分出两者,由此鉴别出丙组的Na2CO3、稀HCl溶液,而已经知道Na2CO3溶液则可以通过甲组区分出BaCl2,再根据乙组区分出Na2SO4,故而四种溶液被完全鉴别出来,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对于物质鉴别题,首先要掌握各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所需物质,再利用反应的不同现象加以区分,鉴别题时各物质的现象必须不能相同,否则无法区分。

10.(2021·烟台)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中不完全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考点】基础知识点归纳【解析】【解答】A 、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在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后产生泡沫较少、甚至会有浮渣产生,而在软水中则会产生丰富的泡沫;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羊毛和涤纶,灼烧羊毛后有烧焦的头发味,而灼烧涤纶后有烧纸味,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都属于空气污染物;使用无磷洗衣粉可避免水体的富营养化,减少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C、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化学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符合题意;D、磷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钾肥使作物抗倒伏,不得“软骨病”;如果混合使用,氯化铵会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水,而氨水易分解、挥发,造成氮肥流失,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硬水软水的区别及蛋白质鉴别分析;B、根据空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的原因分析;C、根据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化学电池的能量转化分析;D、根据磷肥的作用及铵态氮肥与碱物质能发生反应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