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烟台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1. 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玻璃破碎B. 食物腐败C. 酒精挥发D. 冰雪消融2. 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B. 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C.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防止产生雾霾D. 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3. 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B. 倾倒液体C. 添加锌粒D. 移走蒸发皿4. 《汉书》中记载“高奴县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记载“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
“洧水”即为石油。
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 具有可燃性B. 是不可再生资源,属于纯净物C. 其成分中主要含有C、H元素D. 其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可用于制墨5. 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B.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 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D.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6. 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 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 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过滤、灭菌等净化操作生产自来水7.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地运动且间隔发生改变B. 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氧气分子体积变小C. 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8. 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对其中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家与贡献B.化学用语与意义①汤姆森——发现原子核②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①——表示两个氢原子②——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是C.物质与构成粒子D.物质、俗名与类别①铜——由铜原子构成②氯化钠——由和构成①碳酸钠——纯碱——碱②甲烷——天然气——有机物A. AB. BC. CD. D9. 其中一种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是天然的阳光遮盖物,能够阻挡紫外线。
下列关于该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花青素属于氧化物B. 花青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 花青素由32个原子构成D. 花青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10. 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其中一步关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丙和丁都属于化合物B.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11.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下列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反应A 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具有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B 用75%的乙醇溶液擦拭桌椅消毒乙醇能破坏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结构C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D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的水垢食醋的pH>7,能与水垢发生反应A. AB. BC. CD. D12.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则单质一定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D. 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都是离子13. 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和都属于易溶物质B. 时,饱和溶液中溶解了C. 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 当中混有少量杂质时,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14. 实验设计的严谨性会直接影响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下列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铁钉生锈需要氧气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探究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A. AB. BC. CD. D15. 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取样,滴加石蕊试液,观察现象B 鉴别溶液和溶液取样,滴加溶液,观察现象C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盐酸加入过量的,过滤D 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气体通过盛有溶液的洗气瓶A. AB. BC. CD. D16. 化学不仅能指导我们健康生活,也能助力粮食安全。
(1)小丽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蒸鲈鱼、红烧肉、鸡蛋汤。
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 牛奶B. 素炒西兰花C. 排骨汤D. 小米粥(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的其中一种水稻中富含硒,这里的“硒”指的是________。
A. 硒原子B. 硒元素C. 硒单质(3)地区常见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范围如下表。
该地区农田土壤为弱碱性,则该农田比较适合种植的下列农作物是________。
农作物茶树油菜小麦萝卜土壤 5.0~5.5 5.8~6.7 6.0~7.0 7.2~7.5(4)农业上常用氯化钠溶液选种,若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是的氯化钠溶液用于选种,则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
(5)小麦生长中出现部分倒伏现象,俗称“软骨病”,可施加下列哪一种化肥________。
A. B. C. D.17. 2023年8月9日,国内首条磁浮空轨列车“兴国号”在赣州兴国县首发。
该列车使用了钕铁棚稀土类水磁体,这种水磁体因其优异的磁性而被称为“磁王”。
(1)稀土元素是钪、钇等十七种元素的总称。
这些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
(2)“兴国号”攻克了薄壁铝合金车体焊接技术,焊接时用氩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氩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铝具有抗腐蚀性的原因是:常温下能跟氧气反应生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钕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钕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_________。
已知氯化钕的化学式为NdCl3,则相同价态钕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18. 今年我国已有多款家用型“氢能自行车”投放市场,“氢能进万家”战略进一步落实。
氢能自行车配套有“微型太阳能制充氢一体机”、氢燃料电池、储氢燃料棒。
(1)氢能自行车车架采用镁铝合金,与钢质车架相比较,镁铝合金的优点是________(答1条)。
(2)氢能自行车轮胎由合成橡胶制成,合成橡胶属于以下哪种材料________(填序号)。
A. 无机非金属材料B. 有机高分子材料C. 金属材料D. 复合材料(3)氢能自行车的车把、轴承、挡泥板等都是钢材制成的,请任选一个部件写出一种合理的防锈方法________。
(4)在氢燃料电池中,氢气与外界进来的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化合生成水,同时为自行车提供电力,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________。
(5)微型太阳能制充氢一体机可以连接太阳能电池板或家用电源,能将一杯水电解出氢气,并将氢气充入储氢燃料棒中,该制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氢气在连接电源的_______极产生。
(6)氢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答1条)。
19.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人类应合理开发利用。
以下是烟台市对海水综合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图(部分过程和产物略),据图回答问题。
(1)海水淡化: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________不同进行分离的。
(2)海水晒盐:晒盐时,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海水晒盐后得到的卤水是氯化钠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海水制镁:在用卤水制镁的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海水制“碱”:在用粗盐(含、杂质)制纯碱过程中,除杂时,先后加入过量的溶液和溶液产生的沉淀是________,由氯化钠制取纯碱,从元素守恒的角度看,还需要含有________元素的物质参加反应。
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4个小题。
共36分)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
(1)反应仓中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填序号)。
A.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降低氧气温度 C.加快氧气的生成(2)验证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________。
21.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城市的废旧电器是一座“金属矿山”,废旧电器中含有锌、铜、镍三种金属,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从中回收金属铜和镍,做了如下的探究。
已知:硫酸镍(化学式)能溶于水。
实验一:探究锌、铜、镍三种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强弱【提出猜想】兴趣小组结合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________。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取三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然后将大小、形状相同的锌、铜、镍三种金属片分别插入三支试管中。
锌片表面产生的气泡较快;镍片表面产生的气泡较慢;铜片无明显现象。
猜想________正确。
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实验二:从含有锌、铜、镍三种金属的废旧电器中回收铜和镍【设计方案】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流程。
步骤①中得到的A是________。
步骤②中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反思评价】合理开发城市“金属矿山”的意义是________(答1条)。
22. 欲证明“与能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电脑均已略去)。
实验前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溶液滴入试管中,待反应后恢复到室温,型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
(1)小亮同学根据型管中液面高度变化得出结论: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小明认为仅凭型管中液面高度变化,不足以得出”与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
(3)滴有酚酞试液的溶液呈________色。
(4)向瓶内推入适量稀盐酸后,能证明与已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①段②段③段23. 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氧化钙,猜测该氧化钙可能变质。
小明为确定该瓶氧化钙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该氧化钙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到红色石蕊试纸上①烧杯壁变热,石蕊试纸变为蓝色样品中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钙②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样品中含有碳酸钙【交流讨论】小组讨论后,同学们认为:“现象”不足以证明样品中有氢氧化钙,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现象②”不足以证明样品中有碳酸钙,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