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施工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省市)(区)(路)。
总建筑面积约m2.地下层,主要为,地上层,主要为等。
本工程属于类(办公)建筑。
建筑主体高度m,裙房高度m。
结构形式为。
基础形式为。
人防工程为级,平战结合。
建筑类别为类,防火保护对象分级为级。
二、设计依据2。
1 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2。
2 各市政主管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
2.3 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2。
4 国家现行的主要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没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其它相关的规范、规程、规定等。
三、设计范围3。
1 变配电系统3。
2 照明配电系统3.3 动力用电设备的供电系统3.4 防雷接地系统3。
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3。
6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3。
7 公共广播系统3。
8 综合安保监控系统3.9 电气节能、环保措施四、变配电系统4.1 负荷分级本工程为一级负荷用户,其用电设备按其性质分为:1)一级负荷设备安装容量共计:1500KW,含下列系统及设备用电:一级负荷:消防设备,应急照明,安防、通信网络,潜污泵,客梯,主要办公室,会议室,总值班室,档案室及主要通道照明,楼宇自控系统用电.2) 二级负荷:设备安装容量共计:1450KW,主要为其他普通照明、办公用电。
3)三级负荷:设备安装容量共计1976KW,主要为其他设备用电,如普通办公区空调通风机景观照明用电等.4。
2电源1 )供电电源:根据本工程的负荷等级和负荷容量,要求供电电源为2路10KV的电源,分别引自上级不同降压站,每路均能承担本工程全部负荷.即两路高压同时工作,互为备用。
2)变压器3)应急/备用电源:(1)应急电源装置(EPS)应急照明采用相对集中的应急电源装置作为应急电源,蓄电池供电时间90min,要求电源切换时间小于0.2s。
(2)不间断电源(UPS)在重要弱电负荷附近集中设置在线式UPS,为其提供优质、连续供电电源,蓄电池供电时间30min。
4.3变、配电室本工程设1个10KV配电室和一个10/0。
4KV变配电室,位于地下一层西南侧,配电室下设净高1.8m的夹层,10KV和220V/380V进出线电缆均采用下进下出方式.2路10KV供电电源经地下一层高压电缆进线间,经电缆夹层引至10KV配电室,再由此馈出4路为相邻的10/0.4KV变配电室内4台变压器供电。
高压电缆进线间内的设备由供电局部门设计选型,本设计仅预留条件。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本工程在变配电室低压侧设功率因数集中自动补偿装置,电容器组采用自动循环投切方式,要求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不小于0。
92.电容补偿装置的选择应考虑配电系统中高次谐波的影响。
五、电缆、导线的选型与敷设5.1 低压电缆由变配电室配出的回路中,火灾时仍需继续工作的回路采用HYBV-500V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乙烯绝缘耐火电缆,其余采用HYBV—500V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乙烯绝缘阻燃电缆.电缆工作温度为70℃。
5。
2 导线火灾时仍需继续工作的支线采用WDZN-BYJF-450/750V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乙烯绝缘耐火电线,其余导线选用WDZ—BYJF-450/750V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乙烯绝缘阻燃型电线。
5.3 控制线与消防有关的控制线采用WDZN—KYJFE辐照交联低压无卤聚乙烯绝缘耐火控制电缆,其余控制线采用WDZ—KYJFE-500V辐照交联低压无卤聚乙烯绝缘阻燃型控制电缆。
5。
4 线路敷设方式六、电气节能和环保措施1.变配电系统1)变配电室尽量深入负荷中心设置,降低配电系统损耗和造价。
2)变压器采用符合《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与节能评价值》(GB120052-2006)目标能效值要求的节能低损耗型变压器,结线选用D,Yn-11形式,使变压器容量在三相不平衡负荷下得以充分利用,并有利于抑制三次谐波电流.3)集中和就地设置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以上,降低无功损耗。
根据负荷容量、运行方式和供电距离等因素合理选择线缆截面及线路敷设路径,降低线路损耗。
4)根据防火分区和支线供电距离合理布置配电间以及配电设备,降低线路损耗和造价。
5)设置变配电监控系统,通过对各电气回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完成保护、测量、监视、故障报警及诊断记录等功能,进行电力负荷的系统维护和管理,有针对性制定节能措施,提高运营中的节能管理水平.6)采用WDZ—YJFE和WDZ—BYJF低烟无卤型电线电缆,与VV和BV型聚氯乙烯电线电缆相比,提高了单位面积的载流量,节省铜材料;另外火灾燃烧时无有毒物产生,对人体及环境危害小。
2.照明系统1)照明设计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所对应的照度标准、照明均匀度、统一眩光值、显色性、照明功率密度值(即LPD值)等相关综合要求.2)根据不同使用场合和空间条件,采用适宜功率的节能、高效、长寿光源(如荧光灯、金卤灯、节能灯等)和适宜配光要求的高效率灯具,提高光源和灯具的利用率,降低照明能耗。
3)荧光灯管采用三基色T8管,灯管直径减少,图层材料(荧光粉)用量减少,生产过程中废物排放减少,利于环保.4)照明干线采用三相供电,尽量使三厢照明负荷平衡,以减少电压损失,提高光源的发光效率。
5)走道、门厅、公用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照明设置智能照明控制装置,按需开关照明,最大限度的节约电能。
七、建筑物防雷、接地及安全措施7。
1防雷保护7。
1。
1本工程按照三类防雷建筑设防。
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满足防直雷击、侧雷击、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入侵要求,并设置总等电位连接.1)防直雷击主要利用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做可靠电气连接实现。
在屋面设不大于10m×10m避雷带网格做接闪器,避雷带采用%%C10热镀锌圆钢;利用建筑物内圈及外圈结构柱内两根主钢筋(%%C≥16)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m;利用柱内桩基内钢筋、承台板中的钢筋网及基础梁内钢筋作为接地体。
屋面避雷带与混凝土结构柱主筋和基础内钢筋做可靠电气连接。
2)防雷电感应(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应就近接至防雷接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
(2)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等长金属物在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间距小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处宜应跨接。
3)防雷电波入侵(1)所有进出缆线均为埋地敷设,其金属护套和金属保护管以及其它进出建筑物的各种管道均与防雷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2)变配电室内的高低压侧均设避雷器。
4)其它所有突出屋面的金属物,如金属通风管、屋顶风机、金属屋面、金属屋架等均应与避雷带做可靠焊接。
接地装置凡焊接处均应刷沥青防腐。
接地装置预埋连接板,以便实测不满足要求时,增设人工接地极。
建筑物的外墙引下线在据室外地面上0。
5m处设测试卡子.7.2接地及安全1)系统形式本工程接地系统采用TN-S系统,其相应保护导体Sp(即PE线)的截面规定为:当相线截面积S≤16mm²时,相应保护导体的最小截面积Sp=S;当相线截面积16<S≤35mm²时,相应保护导体的最小截面积Sp=16mm²;当相线截面积35<S时,相应保护导体的最小截面积Sp=S/2;2)接地电阻本工程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梯机房、消防控制室、通讯机房、计算机机房等的接地共用统一接地体,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Ω,实测不满足时,增设人工接地体,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3)接地干线从变配电室至强电竖井内的桥架上敷设一条40×4mm热镀锌扁钢,将变配电室接地与强电竖井内接地相连。
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两处与接地干线连接。
所有强电竖井内均垂直敷设一条,水平敷设一圈40×4热镀锌扁钢,水平与垂直扁钢间应可靠焊接。
4)等电位连接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连接,总等电位板由紫铜板制成,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第一排坐席围栏进行联接,总等电位联接线采用40x4热镀锌扁钢,总等电位联接采用各种型号的等电位卡子.在消防控制室、弱电机房、空调通风和给排水等设备机房、强弱电竖井和配电间等处设局部等电位连接,卫生间、淋浴间采用局部等电位联接,从地板及墙上适当的地方各引出一根大于Φ16的结构主筋至局部等电位箱LEB,局部等电位箱暗装,底边距地0。
3m。
将卫生间内所有金属管道、构件联接.等电位具体做法参考《等电位联接安装02D501—2》.5)室外用电设备接地(1)本工程训练场接地系统采用TN-S系统,灯杆均选用金属材质,金属灯罩,灯杆作为接闪器,利用灯杆基础作为接地极。
可触及的金属灯杆和配电箱等金属照明设备均需保护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2)在室外配电箱内做重复接地,水平接地体采用40x4热镀锌扁钢,垂直接地极采用L50X50X2500热镀锌扁钢,埋深0.8m。
每套室外灯具均要求安装熔断器,熔断器由灯具厂家配套提供。
(3)室外接地凡焊接处均应做防腐处理.八、其他8.1凡与施工有关而又未说明之处,参见《建筑电气通用图集》及国家相关规范施工,或与设计院协商解决.8。
2凡本工程所选设备、材料,必须具有国家级检测中心的检测合格证书,需经强制性认证的,必须具备3C认证;必须满足与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供电产品、消防产品应具有入网许可证.8。
3所有设备确定厂家后均需向建设、施工、设计、监理四方进行技术交底.8。
4本工程中,供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设备应采用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电线电缆应采用国内知名品牌产品;光源和电器应采用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灯具采用国际知名品牌或国内名优产品。
所选电气设备和材料品牌在业内均应有优良的业绩以及良好的声誉和口碑,招标所确定设备规格、性能等技术指标,不应低于设计要求,并报设计审核。
8。
5根据国务院签发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调剂》,本设计文件需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施工图审查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建设方电源等市政原始资料,原始资料必须真实、准确、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