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10篇 精品

最新-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10篇 精品

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10篇第一篇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讨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体系也获得了进一步完善,教学效率和质量皆有了明显地提高。

但是,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作文教学仍是教学的难点,还需教师优化教学方法,灵活选用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据此,本文以新时期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讨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对策,以此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共同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作文;策略1阅读教学与写作相结合,提升学生作文能力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作文难教、学生无话可说、无题材可写的现象,这一方面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生有着直接的联系。

农村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较浅,此外,长期生活于农村地区,所接触的新鲜事物也不多,这都使学生的见闻较少,对生活的感受不强烈,作文难以成文。

对此,教师可加强课文的阅读教学,并将阅读教学与习作相结合,通过理解课文作者的创作思路,模仿课文的创作方法,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猫》这一课时,为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作者描写小动物的创作手法,教师可在教学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将整篇课文展示出来,并要求学生指出文中哪些语句是描写大猫的,哪些语句是描写小猫的,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将这些描写猫的特点的句子及词语逐一标上下划线,使之凸显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表现手法。

如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怎么古怪呢,教师可标出文中的关键词老实、贪玩、尽职,引导学生看看作者是怎么从这三个方面来写猫的古怪性格的。

通过电子白板的细致解读,学生对作者的创作手法得以深入理解,在之后描写小动物的作文中可以灵活运用,作文能力也将有所提升。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以此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拟题,并提出作文的一些要求,要求学生据此进行写作,而学生往往是挖空心思来写,却难以写出好文章。

对此,教师可优化教学方法,通过运用情景再现,多媒体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开展作文教学。

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法便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在学习完《母鸡》这篇课文后,教师可问学生喜欢哪一种小动物,并将学生按喜欢同一种小动物的进行分组,让大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种小动物,并写一篇关于这种小动物的习作。

在激烈的小组探讨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兴致极高,写作文的兴趣也被大大激发了出来。

3将作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有话可写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老先生曾有言生活即教育。

由此可见,教学与生活联系紧密。

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体味生活的同时写出好的作文。

特别是农村小学生与大自然的接触更多一些,教师可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及人们的劳作行为,写出朴实而感人的好文章。

例如,课文《梅花魂》、《桂花雨》和《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通过描写家乡景物表达情感的优秀作品,在这一单元的写作练习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写一篇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的文章。

如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最难忘的生活经历,或是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人和事物,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二十年后这些生活经历对自己会有怎样的影响,这些人和物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出了独具个性的文章。

有学生写到二十年后,家门前的杨柳长得更加粗壮茂密了,我已不能像儿时那样爬上树去掏鸟蛋了,但柳絮依然漫天飞舞,我依稀看见母亲站在树下等待着我回家。

如此充满温情的画面也只有在生活的感召下才能描绘出来!4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提升学生作文水平诗圣杜甫曾有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从中可见阅读对作文的重要意义。

农村小学生受条件限制,可能接触电脑、手机的机会比较少,难以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料和阅读资源,也不可能去大型图书馆、书店查阅书籍,因而,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

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可通过拓展课文内容,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如在教学完老舍的《猫》之后,可介绍郑振铎写猫的文章给学生,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知识。

此外,教师可适当向学生推介一些课外读物,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国外少儿名著,以及少儿版《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国内名著,还有《成语故事》、《唐诗宋词名句》、《歇后语集》等知识性读物,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通过课外阅读丰富情感,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积累,以逐步提升作文水平。

5以欣赏性语言进行点评,提高学生作文自信心农村小学生由于本身作文水平较差,因而害怕写作,且性格比较害羞、胆小,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过于严厉、苛刻,则会加重学生的畏难心理。

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多以正面、鼓励性评价为主,帮助学生提升作文自信心。

例如,在作文课上,教师应多用非常棒!回答的很好!观察很仔细,真厉害!等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正面评价。

在进行作文点评时,应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可取之处实施欣赏性点评。

如,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妙言警句,教师可加以赞美,并指出这些词语用的很贴切,老师发现你的写作水平越来越高了!而对于学生作文中的独到见解或对生活的真切体会,教师也可指出并加以正面点评,以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观察、感悟生活,提升写作的自信心。

此外,教师还可以竖大拇指、点头微笑、带头鼓掌等方式肯定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优秀表现,促进学生积极作文。

总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十分重要,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积极主动进行作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龚曼单位中宁县舟塔乡舟塔完全小学参考文献[1]张新中.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55.[2]唐永建.关于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考[J].才智,20148.[3]柴生渊.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作文课教学[J].学周刊,20132.第二篇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探讨小学生学作文就像儿童学走路、学说话。

我们都知道孩子学走路要让他自由自在的走,不需要什么规定、标准;孩子学说话要让他自由自在的说,也不需要什么规定、标准,大人只需要在孩子走不稳时扶一把,说不对时指导一下即可。

小学生学作文,也应该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教师只需要适当点拨。

可是,小学生作文教学长期被严格的规定框死,被固定的套路捆老,被统一的标准束缚。

这些规定、套路、标准捆住了小学生灵巧的手脚,也捆住了小学生飞扬的心灵。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小学生作文教学进行改革,变封闭式的作文教学为开放式的作文教学。

近几年,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生作文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一、命题要创新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文命题,大都远离了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以第九册为例,教材中共设计了以下七个作文题目1看图作文,图中为蒙古族一家节日早晨的喜庆场面;2记一件有意义的事;3秋天的田野;4写一个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5写一种学习用品,先外形,再用途;6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7写冬天的景物,体现乐观向上的精神。

这七个题目,或者生活在内地的儿童对有关的生活一点不熟悉如1;或者要求写光辉形象如46;或者对景物描写提出成人化要求如37;或者对文章的中心和结构有了规定如257。

面对这样的题目,小学生能写真话吗?能不胡编乱造吗?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可见表达情感、倾吐心声才是写文章的内部动因。

小学生写作文当然也不例外。

因此,改革小学生的作文命题,让小学生写心里话,写自己熟悉的、愿意写的内容非常重要。

我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每个年级段对作文教学进行了调整,具体来说低年级,随意写话。

没有内容限制,或写谜语、或写段童话、或写儿歌、过写笑话、或给老师、妈妈写心里话、悄悄话等等。

只要是小学生感兴趣的,都可以写,不在乎字数多少和条理是否清晰,只在乎真情流露。

中年级,自由写文。

每次作文,我或者提供一个话题,如今年暑假干看到了什么?学生会情绪高涨地争说见闻,顺理成章地写下所见所闻所感;或者开展一次活动让学生记下来;或者给学生提供一个童话开头,让学生随意想象,把故事续写完整,允许各种离奇的结尾。

高年级,拓宽范围。

教材中常有《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校园一角》、《记一个高尚的人》这类题目,在内容、主题方面给学生作很多限制。

立意先行,势必差强人意,学生无从下笔,难免会东拼西凑,胡编乱造。

如果把作文的范围拓宽了,可写的内容多了,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写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内容了。

二、作文指导要改革1、内容指导的改革。

尽量减少审题、立意、结构等方面的指导,把作文指导的重点放到内容指导上。

如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交流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2、课前指导的改革。

作文课前我尽可能带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如带学生到街头推广普通话、到步行街作调查、到果园看秋实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

3、思路指导的改革。

我不再强调作文要有明确的中心和完整的结构,不再强调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不再强调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只要求学生说真话、写实话,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同一次作文,可写记叙文、写散文、写诗歌、写日记、写童话、也可以写信。

文体自由了,学生作文也大胆了。

三、评改也要改革改作文、评作文,以前都是我一人包办。

这种封闭式评改方式,让我不堪重负而学生收效甚微。

现在,我把评改的权力下放给学生。

每次作文后,我会拿出一两个课时让学生互改互评。

我只提示评议方法,如发现佳句划横线、发现病句划圈,关键处还可以眉批、旁注等。

批改完后让学生向全班同学推荐佳作,在此基础上,我做第二次评改。

这样做,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他们读得认真,批得仔细,有的变批边切磋,在批改中看到别人作文的长处,发现自己作文的不足,悄然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

作者梁莉莉单位沧州市运河区实验小学第三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写作已由呆板机械的单一模式向灵活多样的开放性模式过渡。

但由于教学改革并不彻底,目前小学作文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小学生在写作时仍然有畏难心理,写出的文章内容空洞、语言苍白,毫无新意。

因此,要想提高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还需要语文教师与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究与实践。

笔者在研究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浅谈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了具体措施。

1现阶段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1.1作文缺乏感情的流露经专家研究表明,现阶段小学生写作文大多是为了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学生自身并没有想要表达内心真情实感的欲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