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采气井井控试题一、单选题1、油井生产时,每采出一吨原油伴随产出的天然气量称为( A )A生产气油比B生产油气比C原始气油比D日产气量2、气层在未开采时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称为( C )A饱和压力B目前地层压力C原始地层压力D流压3、气田在开发以后,在某些井点,关井待压力恢复以后所测得的中部压力称( B )A原始地层压力B目前地层压力C流动压力D生产压差4、气井正常生产时所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是( B )A静压B流压C油压D压差5、静压与流压之差称为( B )A流动压差B生产压差C流饱压差D总压差6、因地表层一段多为松软地层,为防止井口塌陷和装井口防喷器等需要,每口井通常都要下( A ),管外水泥封固。
A表层套管B技术套管C油层套管D特殊套管7、在生产井内,为防止油、气、水层的互相窜通干扰,或者是油、气中途流失,必须下入( B ),并用水泥将油气水层封固隔开。
A特殊套管B油层套管C技术套管D表层套管8、生产压差是指目前地层压力与(A )的差值。
油气井的工作制度决定生产压差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生产压差越大,产量越高。
A井底流动压力B原始地层压力C套压D油压9、油气藏的地质含义是指在( B )的油气聚集。
A不同圈闭内具有同一压力系统B同一圈闭内具有同一压力系统C同一圈闭内具有不同压力系统D不同圈闭内具有不同的压力系统10、当地层压力( A )井筒内液柱压力时,在井口无控制情况下就要造成井喷事故。
A大于B等于C小于D等于或小于11、通常情况下,力求一口井保持( A )井控状态,同时做好一切应急准备,一旦发生井涌和井喷能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加以处理。
A、一级B、二级C、三级12、仅靠井内液柱压力就能平衡地层压力的控制称为( B )A二级井控B一级井控C三级井控13、油气井生产参数发生异常或井筒、井口设备出现异常造成井喷后,使用适当的技术与设备重新恢复对井的控制,到达初级井控状态是( B )。
A一级井控B二级井控C三级井控14、井喷发生后,利用现场设施和井控措施不能控制井口而造成井喷失控,通过采用抢喷装置、采取特殊井控措施重新恢复对油气井控制的井控技术是( C )。
A一级井控B二级井控C三级井控15、井喷发生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控制井口而出现井口敞喷的现象称为( B )。
A井喷B井喷失控C井涌16、采油采气井控是指保持油气水井日常生产、维护和对长停井、废弃井的( A )。
A安全控制B井控管理C井喷控制17、按照定期巡检制度,“三高”井、采气井、含酸性气体的长停井,( A )检查应不少于1次;采油井和注入井每月应检查1次。
并应根据巡检记录对地下流体流动性和机械完整性进行评估。
A 每月B每季度C半年D 一年18、基层队伍应根据施工需要,经常开展井控和H2S防护演习,并做好演习记录。
采气队( B )至少应组织1次井控演习,含H2S井每季度至少应组织1次防H2S伤害应急演习。
A 每月B每季度C半年D 一年19、井控装置应定期进行腐蚀状况、配件完整性及灵活性、密封性等方面的专项检查和维修保养,并做好记录。
采气井至少( B )检查1次,高压气井、含有毒有害物质生产井至少1个月检查1次,废弃井至少1年检查1次。
A 每月B二个月C每季度D 半年20、井喷发生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控制井口而出现敞喷的现象称为( D )。
A井侵B溢流C井涌D井喷失控21、井控工作包括井控设计、井控装置、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钻开油气层和井控作业、防火防爆防硫化氢的安全措施、井喷失控的处理、( A )和井控管理制度等方面。
A井控技术培训B队伍管理C成本控制D、井控检查22、压力梯度是指( D )压力的增加值。
A某一深度B套管鞋深度C单位井深D单位垂直深度23、地层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是指把( C )折算成钻井液密度。
A地层破裂压力B循环压力C地层压力D回压24、正常压力地层中随着井深的增加,地层压力梯度( B )。
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确定25、西南油气分公司川西地区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属于高压气藏,压力系数大多在1.3-1.8之间,属于( C )气藏。
A低压B常压C高压D超高压26、上覆岩层压力是指某深度以上的( D )所形成的压力。
A岩石的重力B孔隙流体C岩石骨架应力D岩石基质和孔隙内流体的总重量27、地层破裂压力是确定( D )的重要依据之一。
A地层压力B抽吸压力C坍塌压力D最大允许关井套管压力28、井控设计时,在选择井控设备前,需要对( B )和井眼尺寸、套管尺寸、套管钢级、井身结构等做详尽的了解。
A地层破裂压力B地层压力C井底压力D地层坍塌压力29、根据井控工作的要求:在井场有关部位设置“逃生路线”的标志,在井场(C )设置“紧急集合点”的标志,这些安全标志图案必须符合SY6355的要求。
A下风口B值班房C上风口D滑道30、钻井中造成溢流的根本原因是( B )。
A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压力B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C井底压力等于地层压力D井底压力小于地层破裂压力31、天然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 D )(体积比)时,遇到火源会发生爆炸。
A、0.5%~1.7%B、1%~8%C、3%~11.8%D、5%~15%32、固定式和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的第一级报警值应设置在( A ),达到此浓度时启动报警,提示现场作业人员硫化氢的浓度超过阈限值。
A、10mg/m3B、30mg/m3 (20ppm)C、75mg/m3(50ppm)D、150mg/m3 (100ppm)33、能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能使油气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的地质场所称为(D )A断层B储集层C盖层D圈闭34、油、气、水在储油构造中的分布规律是(B )A顶部是油,中部是水,低部是气B顶部是气,中部是油,低部是水C顶部是油,中部是气,低部是水D顶部是水,中部是油,低部是气35、总压差的定义是( A )A原始地层压力与目前地层压力之差B目前地层压力与流动压力之差C静压与饱和压力之差D流压与油压之差36、标志着油田天然能量消耗情况的指标是( D )A生产压差B流饱压差C采油压差D总压差37、因地表层一段多为松软地层,为防止井口塌陷和装井口防喷器等需要,每口井通常都要下( A ),管外水泥封固。
A表层套管B技术套管C油层套管D特殊套管38、在生产井内,为防止油、气、水层的互相窜通干扰,或者是油、气中途流失,必须下入( B ),并用水泥将油气水层封固隔开。
A特殊套管B油层套管C技术套管D表层套管39、油层套管的下入深度是根据( D )的深度和完井的方法而决定的。
A钻井B人工井底C高压水层D生产层位40、西南油气分公司川西致密砂岩气藏绝大多数的完井方式采用( A )A射孔完井方式B裸眼完井方式C筛管完井方式D砾石充填完井方式41、天然气在气层中流动称为( D )。
A单相流B多相流C段塞流D渗流42、自喷生产时,天然气沿井筒的流动称为( A )。
A垂直管流B多相流C段塞流D雾流43、天然气沿地面管道的流动一般为( B )A单相水平管流B多相水平管流C单相水平渗流D多相水平渗流44、天然气在地层中流动时,主要能量消耗是流体克服( A )。
A渗滤阻力B油层压力C水力损失D原油重力45、油气藏的地质含义是指在( B )的油气聚集。
A 不同圈闭内具有同一压力系统B 同一圈闭内具有同一压力系统C 同一圈闭内具有不同压力系统D 不同圈闭内具有不同的压力系统46、油田实际日产量的大小叫( A )。
A 日产水平B 生产水平C 日产能力D 生产率47、油田内所有油井(除去计划关井和报废井)应该生产的油量的总和叫( B )。
A 生产水平B 生产能力C 计划产量D 日标产量48、井侵、溢流、井涌、井喷、井喷失控反映了( A )失去平衡后井下和井口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及事故发展变化的不同严重程度。
A地层压力与井底压力B钻具内液柱压力与环空液柱压力C关井立管压力与关井套管压力D地层压力与地层破裂压力49、井控管理工作之关键:(A )一级井控,()二级井控,()三级井控A立足、抓好、杜绝B立足、杜绝、抓好C抓好、立足、杜绝D抓好、杜绝、立足50、各级井控领导小组应定期以“四不两直”的方式组织开展井控检查工作。
其中,分公司每半年组织1次,相关二级单位( B )组织1次,基层队()组织1次。
A每季度,每季度B每季度,每月C半年,每季度D半年,每月二、多选题51、井控和H2S防护演习应记录在值班日志上,记录内容应包括:(ABCD )、参加人等内容。
A、时间B、过程C、组织人D、天气情况52、岗位巡检制度规定,(ABC )的生产井应加密巡检。
A“三高”井B含酸性气体井C采气井53、“三高”是指具有(ABC )特征之一的井。
A 高产B高压C高含H2SD高温54、井控管理应贯彻落实( A )方针和(C )、(D )理念,切实加强管理,严防井喷失控和H2S等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发现、保护和利用油气资源。
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 谁主管,谁负责C 安全发展D 以人为本55、井控工作责任制度。
按照(ABC )的原则,各级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部门均负有井控管理职责,应明确制定井控管理责任制。
A 谁主管,谁负责B 管生产必须管井控C 管专业必须管井控D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56、动液面是指油气井正常生产时油套管环形空间的液面;是一个动态的液面高度,随着生产过程中(ABC )的变化而变化。
A油压B套压C流体密度57、井喷失控的直接原因,包括(ABCD )等方面。
A、地质设计与工程设计缺陷B、井控装置安装、使用及维护不符合要求C、井控技术措施不完善、未落实D、未及时关井、关井后复杂情况处理失误58、地层压力的表示方法有(ABCD )。
A、用压力的单位表示B、用压力梯度表示C、用当量钻井液密度表示D、用压力系数表示59、异常高压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ABCD )。
A、压实作用B、构造运动C、粘土成岩作用D、密度差的作用60、井控设计包括:(ABCD )与井控装备设计、有关法规及应急计划等内容。
A、满足井控安全和环保要求的钻前工程及合理的井场布置B、全井段的地层孔隙压力和地层破裂压力剖面C、钻井液设计D、合理的井身结构61.关井后,天然气气柱滑脱上升时(BD )。
A、井口压力不变B、井口压力不断增大C、井底压力不变D、井底压力不断增大62.在开井的状态下,气柱滑脱上升时的规律是(ABD )。
A、气柱体积不断膨胀B、井底压力不断降低C、气柱体积不变D、气柱所承受的压力逐渐减小63、H2S是是具有(ABC )等性质的气体。
A、无色B、剧毒C、强酸性D、强碱性64、预防硫化氢中毒措施(ABCD )。
A、对作业现场员工进行硫化氢防护的技术培训B、设立防硫化氢中毒的警示标志和风向标C、井场配备硫化氢自动监测报警器D、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65、学习油气井压力知识的主要目的任务表现在(ABC )A、是压力是井控技术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了解压力的概念及各种压力之间的关系对于掌握井控技术和防止井喷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