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教学工作是教师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和必要的教学规则,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潜能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路旁的橡树》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课时安排:一课时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师:在我的家乡,我看到人们为了烧火或拿到集市上去卖,就不顾有关规定盲目地上山砍树,我小时候看到的一片林子不见了,山上只留下光秃秃的裸露的泥土,我的心里很难过。

有一位苏联的教育家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的故事……2.揭示课题:路旁的橡树3.学生和教师一起初读课文,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4.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先说说,然后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3.有什么不懂吗?4.讨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5.说说课文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深的心”这种说法吗?为什么?7.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有一颗高尚的心?8.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9.师:现在你们就是坐车路过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挺拔的橡树和这里的路,你有什么话要说?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1.你从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2.如果你到了教师的家乡或者到了第十课中的那个小村庄,面对着不加节制的砍伐者,你怎么对他们说?3.你能给人们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吗?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春的消息》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怜、雏、禁、耀、瘙、痒、颊、苞"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1、会认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出示课文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

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谁给我们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3、出示课题:春的消息。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并交流记字的方法。

3、读词语牵引、爱怜、雏菊、禁不住、欣喜、雀跃、照耀绿苞、唤醒、沉睡、溪流、瘙痒、面颊、嫩绿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读后说说你体会到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的心情?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说说你体会到课文的小朋友是怎样的心情?(欢快高兴)4、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找出有关的词句。

5、反馈随机理解:禁不住:禁不住就是忍不住。

欣喜:欣喜的近义词是什么。

(开心喜悦)雀跃:谁来表演一下小朋友雀跃时的样子。

6、春天已经来到,是谁告诉了我们这个好消息呢?7、出示句子: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听它歌唱,和它一起奔跑。

是谁瘙痒了我的面颊?啊,身边又钻出嫩绿的小草……读读这些句子,说说又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小朋友与大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及投身大自然中的情趣。

8、配乐朗读课文四、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

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

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3、练习背诵课文。

五、拓展想象,发现春天。

1、课件出示春天美景图:桃花盛开柳树发芽小溪解冻等2、用比喻或拟人的方式说说这些事物又是怎样告诉我们春天到来的消息的。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阳气》知识与技能目标:1、做到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2、能结合阅读体验,从整体上了解“阳气”、“地气”等词语的意思;同时借助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与生活经验理解“佝偻”、“朗朗的笑声”、“洋溢”、“蠕动”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大意,背诵第4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引导学生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发现春天就在自己的身边,感悟到春天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是具体的、生动的,是可见可感的。

策略与方法: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反复朗读,背诵,读中感悟。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于春天的节气歌、谚语等。

熟读课文教师准备:生字卡片,春季的谚语等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春的诗歌,春的散文,春的古诗,还有春的谚语“大罢春,阳气升”奶奶对我说,可是我不明白啊,同学们,你们明白吗?(学生背诵)师:让我们来一起进入文章深入体会吧!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主读文,明确要求:(1)对一些较长的句子要重点读、反复读,直到读通顺。

(2)遇到难读的长句子,要和同伴互相倾听读正确。

2、理解词语:在读中结合语言环境、借助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佝偻”、“锈”、“垛”、“疙瘩”、“轱辘”、“溢”、“荠”、“蠕动”、“耙”等字词的意思。

3、用自己习惯的语言概括奶奶说的谚语的意思。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再读课文,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结合阅读体验,说说自己对阳气的理解重点指导:第四自然段,从整体感觉、视觉、听觉等方面以及动态、静态、颜色、气息、声音等方面体会语言的丰富、美好。

“一阵腾腾的脚步声”、两次“朗朗的笑声”,进一步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体验春天给土地、植物、动物、人类带来的希望。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枣”字,上下两部分的书写。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1、收集有关于春天的谚语2、拓展阅读朱自清的《春》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游园不值》一、教学要求: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作画、写作能力。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揭题,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学习游园不值2、解题: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3、介绍作者(用网上资料示作者情况)。

4、初读,大体了解诗的内容。

5、师示范朗读。

6、生随师小声朗读,体会读音的准确性。

7、投影课本上的插图:生自读诗,借助字典和插图,想句子的意思,并标出不懂的词语。

8、字词质、释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爱惜。

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9、指名逐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

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10、指导读,读出诗的韵味来: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1、启发想象:①、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4人组讨论)(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

)12、将诗中的内容通过画面展示出来。

(学生各自据诗意画画)13、交流:投影学生的画,师生评议。

14、试试:将本诗用自己的话改作一下(可以是诗,也可以是散文。

)15、习作,交流,评议。

16、背诵诗句。

17、小结: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今天通过学习和体会诗意,也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春景。

五、作业:背诵、默写《游园不值》。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草叶上的歌》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的结构,了解本诗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法把诗句写的更加生动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目标:1、初读课文,解决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2、学习诗歌,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导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你喜欢草坪吗?为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歌《草叶上的歌》就是写草坪的。

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1、自渎课文,想办法学会生字。

2、检测字词,分组朗读诗歌,有错纠错。

三、学习诗歌。

1、自己读一读诗歌,说说这是一块怎样的草坪?(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小节)2、你最喜欢哪块草坪?为什么?学生结合诗句谈感受。

3、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像:(1)沉睡了一冬的大森林,在一场春雨后,睁开了明亮的眼睛,想像它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2)早上起来或下雨过后时看到露珠落在草叶上,随风滚动的情景。

(3)各种小动物在绿色的草坪上玩耍嬉戏的情景。

4、及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鼓励学生边想象边朗读。

并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四、布置作业: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