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掌握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3.了解常用的检测方法。

实验原理: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表面上的吸附和展开程度不同而进行分离和鉴定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待检物样品溶液在预先涂布在玻璃、铝板或塑料薄片上的固定相上均匀展开,然后根据样品分子在固定相上的不同亲和力,通过溶剂的上升和外部应用的电场等力使样品分离,并利用荧光显色、紫外光照射等方法对色谱板进行检测。

实验仪器和试剂:
1.薄层色谱仪、显色仪;
2.玻璃制薄层色谱板、样品溶液;
3.乙酸乙酯、正丁醇、正己烷等有机溶剂。

实验步骤:
1.制备薄层色谱板:将玻璃制薄层色谱板在95%乙醇中超声清洗15分钟,然后用热风机烘干,静置冷却,再涂布均匀的硅胶G涂层,烘干后切成所需大小的色谱片。

2.样品前处理:取待检样品溶液,加入一定量的乙酸乙酯,振荡均匀,然后离心分离,取上层液体即为待检样品溶液。

3.上样:用毛细管在薄层色谱板上绘制直径约1cm的小圆孔,使用吸
管吸取待检样品溶液,滴在小孔上。

4.色谱:将上样的色谱板放入色谱槽中,加入足够的溶剂,使溶剂面
刚好浸没样品点,避免污染色谱板。

5.显色和检测:将色谱板取出,用显色仪或紫外灯照射,记录样品点
的迁移距离,确定各组分的相对迁移值。

实验结果和分析: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甲醇、乙醇、异丙醇进行分离。

实验结果显示样品
在色谱板上的迁移距离分别为1.2cm、2.5cm和3.8cm,据此计算各组分
的相对迁移值分别为0.32、0.66和1.00。

通过与标准品的比对,可以确
定各组分的含量和鉴定。

实验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