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寄宿制学校的晚自习管理[推荐]

浅谈寄宿制学校的晚自习管理[推荐]

浅谈寄宿制学校的晚自习管理[推荐]第一篇:浅谈寄宿制学校的晚自习管理[推荐]浅谈寄宿制学校的晚自习管理——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高三(3)班祝定班主任工作是管理人的工作,我们班主任所面对的是朝气蓬勃、有思想、有感情的少男少女。

班主任的工作琐碎繁杂,而全寄宿学校更是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由于我校规定每天的第三节晚自习固定由班主任坐班,因此,除了班级的日常管理和一些常规工作之外,晚自习管理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下面我主要谈谈班主任在晚自习管理方面的一点心得。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坏境,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晚自习管理制度,同时通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各班每天晚上都安排一位老师在教室里值班,管理学生晚自修,还有行政人员值班,巡视各个教学楼和宿舍楼等。

这些规章制度和和管理人员的安排是学校管理的宏观管理,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了基础。

而作为全日制全寄宿高中的班主任,对学生的晚自修和内宿管理就得从微观着手,与学校的宏观管理积极配合。

一个班的班风的最好体现就是这个班的晚自修纪律,而一个班的学习好坏又跟该班的晚自修纪律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由此可见晚自修的纪律情况关系到一个班的方方面面。

那么班主任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的晚自修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

一、使学生树立共同管理的意识虽然每个晚上都有一位老师管理一个班的晚自修,但必须让学生明白维持好晚自修的纪律并不仅仅是靠值班老师一个人,而必须靠班上的每一位同学,因为需要一个环境学习的是全班六十几位同学,而不是值班老师.在让学生明白理解并遵守学校晚自修纪律的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尤其是班干部都有权利和义务及时提醒或制止违反晚自修纪律的同学,鼓励和表扬那些敢于站出来维持晚自修纪律的同学,在班级营造一种“晚自修管理,人人有责”的氛围.而当学生在晚自修开始时认为安静下来或是开始出现讲话和讨论的苗头时,班主任可以先不予口头制止他们,而是注视着他们,使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不仅违反了晚自修的规章制度还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而安静下来或是周边的同学能及时提醒和制止正在说话的同学.二、及时了解情况并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一般在班主任值班的当天晚自修的纪律是比较好的,学生始终都能够保持安静学习.那么在不是由班主任值班的晚自修纪律情况如何呢班主任可以与在本班值班的老师进行交流,及时了解班上的晚自修情况和学生在晚自修的学习情况.此外还应找班干部或比较敢言的学生了解情况,找出班上比较经常违反晚自修纪律的学生.对于那些在晚自修总是喜欢讲话讨论的学生,先可以找他们谈话,使其明白晚自修对一个班的重要性和讨论问题对班上其他同学的影响.此外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写检讨或是检查的作用是不大的.班主任可以使用一些“小绝招”来惩罚他们.如对于喜欢讲话的学生,那就干脆给他们一个三分钟演讲的机会,让他们走到讲台上演;也可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罚他们到讲台上唱一首歌,曲目可自行安排或由班上其他同学点歌.这种惩罚方式不仅不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胆量和给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生动的色彩,违纪的学生也能在表演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三、案例教育每学期总有不少学生因违反晚自修纪律而受到处分.这些处分通知单是教育学生最好的素材.班主任若只是把处分通知单宣读过场,这样学生不仅不能引以为鉴,久而久之也会对这些处分通知熟视无睹.组织讨论,辩论或写心里感想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发表他们对处分决定,对学校晚自修规章制度,对受到处分的同学的行为的看法.同学们在讨论中不断认识到对一些严重违纪的同学进行处分的必要性和应该以此为鉴,提醒自己不要犯同类的错误.此外还可以组织“假如我是校长/主任,我将如何管理学校的晚自修”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发挥合理想象,积极投入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这种换位的方法能使学生亲身投入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促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理解.总之,晚自习的管理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在严抓纪律的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篇:浅谈寄宿制学校管理浅谈寄宿制学校管理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方圆几十里的沟沟岔岔,孩子从五六岁起就开始食宿在校,年龄跨度较大,要让这些认知水平、生理条件差异很大的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要关注的首要问题。

所以做好寄宿制学生的管理工作也就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

一、加强寄宿制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寄宿制学校建成初期,我们就发现,寄宿学生食宿在学校,不仅仅是生活环境的简单变化,而且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安全习惯等方面的一次全面变革。

在这个变革过程中,不少寄宿学生容易出现这样那样不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安全问题。

主要表现为高年级对低年级学生的欺侮行为,公共、个人财物的丢失、破坏,女同学因交友不慎重造成性伤害,饮食不挡而导致产生疾病,用药或治疗不当影响身体健康,回家乘车、外出活动易造成意外事故,寝室里乱接电线、使用电器或吸烟、点蚊香引起火灾。

二是性格、行为习惯的问题。

寄宿学生和走读学生在性格、行为上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寄宿生的卫生习惯不如走读生,寄宿生的饮食水平不如走读生,寄宿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和心理安全感,寄宿学生自律能力较差,寄宿学生社会视野往往较窄。

但与此同时,寄宿生比走读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又普遍较强。

而以上的几个问题如果我们学校管理者不及时既解决的话,就直接关系着国家学校寄宿制建设的这个解决偏远地区学生求学难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政策的成败。

寄宿制制管理中的具体措施:(一)、转变教师的职能,为寄宿制管理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一个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教师,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成功必须要有一群勇于奉献的老师。

首先要求全体教师明确职责,对自己作为寄宿制学校教师的职责进行重新定位, 充分认识到寄宿学生生活区是学校范围内的“家庭”,又是家庭之外的“学校”,每一位教师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承担学校教育义务,又要承担家庭教育责任,既是传授知识之师,更重要的是辅导生活之师。

从而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寄宿学生管理工作,把寄宿学生管理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其次是对一些青年教师进行基本看护知识的培训,全体教师必须时刻明确自己“代理家长“的身份,对于小学低段的班主任老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掌握缝补技术、简单的包扎技术等等是非常必要的,许多还没有结婚没有孩子的年轻老师由年龄大的女教师或是懂得医务知识的教师亲自给他们传授技能,真正使我们的教师变成合格的“代理家长”(二)注重人性化管理,营造充满亲情和爱心地成长环境。

针对不同年级寄宿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探索科学、民主、严格的管理方式。

我校努力推行人性化管理,创设人文化环境,实施人情化服务。

一是在寄宿学生中开展“亲情连着你我他”的亲情管理制度,根据本地就近联姻的现实情况,我们采取“哥管弟、姐管妹、大管小、”的方式让学生时刻生活在亲情中。

在团员中开展“奉献爱心”,让初中学生和低段的学生插花住宿,随时注意学生动态,及时处理不良情况,把年龄小的安排在下铺,严防学生从床上摔跌落地帮助生活老师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对新入学的寄宿生尤其是低龄儿童,学校要更加细心周到的关心、关爱和监护,帮助其尽快适应寄宿生活,防止学生因思家或不适应集体生活而私自离开校园等现象发生,对于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学生,学校统一登记造册,在管理的过程的对其加以特别关照,从生活到思想指定班主任全面承担父母的责任,让这些学生随时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使他们在充满亲情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营造融洽和谐、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让学生有“学校就是家、老师胜亲人”的感觉。

使这些住宿学生不会因为亲情的缺失而导致人格的缺失。

(三)狠抓科学管理,彰显寄宿制在农村教育中的无限魅力。

寄宿制学校的优势就在于整合了教育资源,让教师和学生都能比在以前小规模学校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

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和提高,有足够的空间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何科学地利用和这些事件和空间是我们学校近几年来探索出的一个寄宿制管理的特色。

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学生参与的文化建设让寄宿学生体会到成长的喜悦。

我们让每面墙都会说话层层构建了走廊文化、围墙文化、校园宣传栏文化、班级特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和每日赠言等校园文化体系,突出体现“时代性、现代性、世界性”的特点,发挥图片的视角震撼效应。

教学楼一楼的主题是成功励志潜能无限教育,二楼主题为科学探秘教育,三楼主题为文学历史教育。

特制的文化长廊主题为民族文化教育,围墙文化则是师生共同绘制的校园文明礼貌、劝学上进相关内容的简笔画、农民画。

校园宣传栏设有报刊文摘、校园新事、山花期刊等专栏,让学生始终能扑捉到前沿的信息。

地方特色文化是将蜚声海内外的我县农民画悬挂于宿办楼、公寓楼,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的精髓,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乡土文化的习惯。

班级特色文化是根据各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制作本班的班级宣言、成长足迹、班级目标,并依据上述内容对教室进行设置和装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展示班级特色。

纵览整个校园,从古今中外、楼内楼外、听说视思等不同角度,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文化的海洋,情操得以陶冶,思想得以净化,为这些淳朴、鲜活的山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配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

在小学地段开展“个人卫生习惯养成"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小学高段开展"内务整理大比武"的主题实践活动,在中学开展"营造温馨宿舍"的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资源,根据我校自身特点,组织寄宿生开展小种植、小养殖、小实验等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是学校充分利用学生的寄宿时间,组织寄宿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益活动,拓展素质教育的时空。

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生气和活力,使寄宿学生获得比走读生更多的形式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校园生活的充实很大程度填补了还没有完整人格形成年龄段的寄宿生在性格上的缺陷。

四是根据寄宿学生特点和教师的特长,我们学校组建了美术兴趣小组,泥塑兴趣小组,剪纸兴趣小组,歌舞兴趣小组,“你行我也行”讲故事兴趣小组,英语兴趣小组,科学兴趣小组等等,各项兴趣活动均在寄宿学生的课外时间进行,有方案有落实有评比,有专职的负责教师.开展户县纸房学校第三届师生书画展,“我参与、我快乐、我进步、我自豪”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的能力。

经过近几年来的实践和摸索,我们学校立足本校实际,针对寄宿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充分挖掘特色教育,使寄宿制学校教育模式的育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基本做到了让家长放心,学生舒心,教师开心。

第三篇:(寄宿制学校管理浅谈)寄宿制学校管理浅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务工人员外出打工,孩子跟随父母外出就读,从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小学生源的急剧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