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pss统计软件实验指导书(科大理学院)

spss统计软件实验指导书(科大理学院)

统计软件实验指导书河南科技大学理学院统计学系2009年1月目录1.《统计软件实验教学大纲》2.实验一 SPSS基本操作3.实验二 SPSS数据录入与编辑4.实验三数据文件的整理5.实验四统计图的制作与编辑6.实验五基础统计分析7.实验六均值比较与T检验8.实验七单因素方差分析9.实验八多因素方差分析10.实验九两变量的相关分析11.实验十偏相关分析12.实验十一线性回归13.实验十二曲线拟合14.实验十三聚类分析15.实验十四判别分析16.实验十五因子分析17.实验十六非参数检验18.实验十七一个完整的社会统计分析19.实验十八操作考试20.实验报告书写格式课程代码:1010000940统计软件Statistical Software学分:3.5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40 实验/实践学时:0/32面向专业:四年制统计学本科专业一、实验教学目标统计软件主要介绍了SPSS软件的应用,结合若干实例全面讲述了SPSS的基本操作功能、图形功能、统计分析功能。

学习本课程后,使学生能够依据数学原理,熟练操作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实验训练,要求达到:(1)掌握SPSS软件基本操作,包括SPSS基本特点和运行环境,SPSS中信息输入与输出,数据文件的编辑等比较基础的知识。

(2)掌握SPSS图形功能,包括二维、三维交互图。

(3)掌握SPSS统计分析功能,包括样本描述与数据准备、参数估计、假设检验、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可靠性分析等。

三、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SPSS统计分析从基础到实践》,罗应婷等主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6月.四、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1.实验报告(40%)2.上机检查(40%)3. 上机考勤(20%)五、实验项目设置六、实验内容与实验方式实验方式1.由授课教师讲清上机实验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2.由授课教师事先布置上机实验的内容,设计要求,操作步骤,并要求学生课前进行准备;3.学生集中在机房上机;4.要求学生每次完成所布置的任务,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一 SPSS基本操作(一)实验内容1.操作SPSS的基本方法2.打开文件、保存文件3.认识各种窗口类型4.练习系统参数设置(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二 SPSS数据录入与编辑(一)实验内容1.问卷编码2.录入数据3.保存数据文件4.编辑数据文件(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三数据文件的整理(一)实验内容1.排序2.排秩3.文件拆分与合并4.重编码5.计算产生新变量6.缺失值的处理(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四统计图的制作与编辑(一)实验内容1.条形图的绘制与编辑2.直方图的绘制与编辑3.饼图的绘制与编辑*4.其他图形的绘制与编辑(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五基础统计分析(一)实验内容1.报告分析2.频次分析3.描述性统计分析4.探索分析(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六均值比较与T检验(一)实验内容1.MEANS 过程2.单一样本T检验3.独立样本T检验4.配对样本T检验(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七单因素方差分析(一)实验内容单因素方差分析(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八多因素方差分析(一)实验内容1、多因素方差分析2、协方差分析(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九两变量的相关分析(一)实验内容两变量的相关分析(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十偏相关分析(一)实验内容1.偏相关分析2.距离分析(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十一线性回归(一)实验内容1.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方法2.线性回归方程统计结果的解读和表述(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十二曲线拟合(一)实验内容曲线拟合(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十三聚类分析(一)实验内容系统聚类法(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十四判别分析(一)实验内容判别分析(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十五因子分析(一)实验内容在SPSS上作因子分析。

(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十六非参数检验(一)实验内容1.卡方检验2.二项分布检验3.游程检验4.单个样本的分布特征检验(K-S检验)5.两个独立样本检验6.多个独立样本检验7.两个相关样本检验8.多个相关样本检验(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先讲解十五分钟,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检查数据。

每组1人。

*实验十七一个完整的社会统计分析(一)实验内容1.编码2.录入3.整理4.统计分析5.撰写统计分析报告6.复习(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做实验,最后学生提交电子和书面报告。

每组1人。

*实验十八操作考试(一)实验内容1.编码与录入2.基本统计分析3.深入统计分析与检验4.图形的制作与编辑(二)实验方式与分组要求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做实验,最后学生提交电子和书面报告。

每组1人。

执笔:张小勇审核:冯爱芬实验一 SPSS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SPSS的基本特征、结构、运行模式、主要窗口等,对SPSS有一个浅层次的综合认识。

二、实验性质必修,基础层次三、主要仪器及试材计算机及SPSS软件四、实验内容1.操作SPSS的基本方法2.打开文件、保存文件3.认识各种窗口类型4.练习系统参数设置五、实验学时2学时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开机2.找到SPSS的快捷按纽或在程序中找到SPSS,打开SPSS3.认识SPSS数据编辑窗、结果输出窗、帮助窗口、图表编辑窗、语句编辑窗4.练习系统参数设置5.关闭SPSS,关机七、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不轻易改动SPSS的参数设置,以免引起系统运行问题。

2.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问题,请询问指导教师。

3.为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上机过程中非经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禁止使用移动存储器。

4.每次上机,个人应按规定要求使用同一计算机,如因故障需更换,应报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

5.上机时间,禁止使用计算机从事与课程无关的工作。

八、上机作业1.学习掌握spss打开与关闭的各种方法以及各种spss文件类型的打开与保存方法。

2.打开spss5种类型的窗口,认识窗口特征及其功能。

3.熟悉spss系统参数设置的影响,了解spss系统参数设置的基本方法。

4.任选一个菜单中的命令,试用Help获得英文帮助,熟悉获得帮助的操作。

5.熟悉SPSS10个主菜单下面的基本命令。

实验二 SPSS数据录入与编辑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要求掌握SPSS的基本运行程序,熟悉基本的编码方法、了解如何录入数据和建立数据文件,掌握基本的数据文件编辑与修改方法。

二、实验性质必修,基础层次三、主要仪器及试材计算机及SPSS软件四、实验内容1.问卷编码2.录入数据3.保存数据文件4.编辑数据文件五、实验学时2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时)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开机2.找到SPSS的快捷按纽或在程序中找到SPSS,打开SPSS3.认识SPSS数据编辑窗4.对一份给出的问卷进行编码和变量定义5.按要求录入数据6.联系基本的数据修改编辑方法7.保存数据文件8.关闭SPSS,关机。

七、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不轻易改动SPSS 的参数设置,以免引起系统运行问题。

2.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问题,请询问指导教师。

3.为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上机过程中非经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禁止使用移动存储器。

4.每次上机,个人应按规定要求使用同一计算机,如因故障需更换,应报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

5.上机时间,禁止使用计算机从事与课程无关的工作。

八、上机作业一、试对以下问卷进行编码,并录入所选择的答案(加下划线为所选的答案)。

农户基本经营状况调查家庭户性质:①本地户 2.就业类型:①纯农户 ②非农户 ③农兼非 ④非兼农 ⑤未就业离开农业已有__________年 4.兼业者从事非农产业情况家里有 1 人参加非农劳动,是否壮劳力?① 是 ②否业务范围 ①工业 ②建筑业 ③运输 ④仓储 ⑤餐饮业 ⑥社会服务业 ⑦其他工作年数 5 年,(按整数算,超过半年算一年)投入时间大约占全年工作时间的% 70% 收入大约占全年总收入的%_______90%______二、定义变量1. 试录入以下数据文件,并按要求进行变量定义。

1)变量名同表格名,以“()”内的内容作为变量标签。

对性别(Sex)设值标签“男=0;女=1”。

2)正确设定变量类型。

其中学号设为数值型;日期型统一用“mm/dd/yyyy“型号;生活费用货币型。

3)变量值宽统一为10,身高与体重、生活费的小数位2,其余为0。

实验三数据文件的整理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数据文件的基本整理技巧。

二、实验性质必修,基础层次三、主要仪器及试材计算机及SPSS软件四、实验内容1.排序2.排秩3.文件拆分与合并4.重编码5.计算产生新变量6.缺失值的处理五、实验学时2学时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开机;2.找到SPSS的快捷按纽或在程序中找到SPSS,打开SPSS;3.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数据文件;4.按要求完成上机作业;5. 关闭SPSS,关机。

七、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不轻易改动SPSS的参数设置,以免引起系统运行问题。

2.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问题,请询问指导教师。

3.为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上机过程中非经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禁止使用移动存储器。

4.每次上机,个人应按规定要求使用同一计算机,如因故障需更换,应报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

5.上机时间,禁止使用计算机从事与课程无关的工作。

八、上机作业1.试录入以下数据文件,保存为“数据1.sav”。

3.试将数据2合并到数据1,合并后的数据文件另存为“数据3.sav”。

4.将工资进行重编码,2000以下(含2000)为1,2000-3000为2,3000-4000为 3,4000以上为4,重编码的结果保存为“工资等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