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尖子生学习经验材料文档Learning experience materials for top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编订:JinTai College
初中尖子生学习经验材料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经验交流借助于各种工作研讨、集会演讲或有组织的访谈而进行的信息的交流活动,分享有效经验。
本文档根据主题的经验交流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我学习不断进步,成绩比较好。
我主要做好四个方面:时间分配,计划与反思,学习方法,学习态度。
为了鼓励自己,现在谈谈我学习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1、文理科学习时间的分配
文科重在积累,理科重在理解,因此文理科学习时间的分配要相应地合理安排。
如语文、英语、政治史地等科目,可以选择在早读、午读、晚读、晚上睡觉前的时间段读背记忆,并要善于比普通同学多挤出几分钟,且长期坚持。
我们曾有好几位同学,早读比正式开始提前五分钟,晚读、午读也适当延长时间,有计划地背诵,且能长期坚持,结果文科成绩都很稳定且也优秀。
语文、英语比政史地更重要,因此分配给语文、英语的时间比重应更大。
而理科,尤其是数学,则应安排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学习,以做题为主,并适当总结归纳。
如大多
数学成绩优秀的同学,晚修的大部分时间都安排给数学,通过多做题,并从中总结方法规律,提高成绩。
总的来说,文科利用零碎时间积累,理科应利用大块的
时间理解、做题、总结。
并且需要坚持不懈。
2、适当安排时间放松
长期专注学习效率并不高,因此需要适当安排时间放松。
每天下午放学到晚修的一段时间里,要适当安排时间放松和锻炼。
例如:慢跑锻炼,几个同学在校园中散步,或打乒乓球等强度不高的运动。
在放松过程中有意识地回忆当天学过的知识,并记下不理解的部分,在晚修中解决。
如以前我常有几位同学放学打乒乓球,强度不大,不影响晚修,也能锻炼,打球间隙便会有同学发问:“今天老师讲的知识(或方法)我不理解,谁能帮忙解答?”于是便会有理解的同学详细讲解,或是几个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大家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周末是总结一周学习的时间,因此,周末有必要回顾一
周的所学,并加强理解重难点。
例如:我通常会在周末翻阅课堂笔记,回顾知识点,并认真思考自己哪一部分已学会,哪一部分未学会,未学会的找资料上的相应练习强化,完成练习后
加以总结,就能理解该知识点。
此外还要预习下一周老师将要讲解的内容,为学新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近期计划可以是当天计划,每天早晨计划一下当天自己
文科应积累哪些知识,理科又应理解哪一部分知识,今天应该有多少收获。
如:可以计划今天语文背诵一篇文言文或一首古诗,当然是在理解原文基础上的背诵;英语学习一个单元的单词或学会某一语法;历史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数学理解某一节内容或学会某一类题型的解法。
有了计划,则要具体认真实施,并在当天晚上睡前反思今天的计划是否完成。
若完成又有哪些收获,未完成的明天如何继续完成。
远期计划可以是月考或学期、学年为界定的一段时间内
的计划。
计划哪科达到怎样的学习目的,达到怎样的成绩。
考试成绩出来后再分析成败与得失的原因,成功则坚持成功的做法,失败则适当调整计划。
如数学考好了,是因为这段时间坚持每节知识过关,坚持练习,则下一段坚持该做法;英语考差了,是因为阅读失分多,则在下一段多安排时间训练阅读,多积累课外词汇。
计划需合理,反思要及时。
成功的须坚持,失败的要调整。
定时定量,日积月累,才达到预期目的,才有真正的收获。
要在初三拔尖,必须在初一、初二积累。
具体地说,文
科贵在积累,如语文的文化底蕴、基础知识的积累,英语词汇的积累和阅读能力的训练。
而理科则要脚踏实地地学好课本知识,切不可眼高手低,在此基础上需要适当向竞赛方面发展,增强自己的能力。
下面具体谈谈理科的学习方法。
成绩要好,必须懂得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更需要超前学习。
提前学习初二、初三的内容,尽量通过自学理解大部分知识,再进行交流。
例如:我们班上近十名同学都有能力超前学习,大都超前学习并适当做练习,不会的题目几个人共同讨论,交流想法,这样,在教到这一章节前自己就能理解60%~80%。
但是在老师讲到这一章节时还需重新温习一遍,注意细节问题,不能因为自己学过而不认真听课。
在学习到某一部分知识时,也可以向竞赛方向发展,寻找难度更高的题目训练能力。
例如:老师曾为我们推荐《多功能题典》一书,有难度级别的题目,几个同学都能在学到相关知识时做该书上的难题;也常有几个人共同讨论,得出解法,每个人都有所收获;还有的同学从自己的竞赛书上寻找题目,大家一起来攻克,都说出自己的看法,彼此交流,一个人就学会了多种解法;若长时间思考仍无答案,再请教老师,有时老师用他的解法解出,我们再尝试其它解法,
最终也能学到多种解法;有时老师为我们提供几个思考方向,我们几个人又各用自己擅长思路思考,再彼此交流,便成功攻克一道难题。
做难题还需要总结和对比。
我们做难题之后,还有适当
的总结和对比。
例如:某些同学做了一些难题之后会在交流时说:“这道题是课本习题某一题的延伸。
”于是大家共同分析两题后一致认可,并又讨论方法的联系。
也会有同学做了多道难题后,把几道题的方法进行对比,于是大家讨论哪一种方法适用于什么样的题目或哪一种方法更简便。
然后再找类似题目一一试验,强化运用方法的实践。
总而言之,理科学习,重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能力的形成,应包括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请教老师,总结对比几个步骤。
当然,做难题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首先要把课本的问题解决,再去向竞赛、难题发展,切忌一味做难题而基础却打不牢,这样绝不可取。
团结同学,这样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既收效可观,
又充满乐趣。
学中乐,乐中学,自己便成为一名优秀生。
成绩优秀的同学,必须有谦逊的态度。
在自信自己能力的基础上,谦虚请教同学、老师。
踏实地更进一步地去学习,戒骄戒躁,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