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股利分配之股利政策

股利分配之股利政策

财务管理股利分配之股利政策什么是股利政策呢?简单地说,股利政策,它是公司关于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何时发放、以什么样的形式发放股利的方针和策略。

我们可以发现,从经济影响和市场效应看,股利政策作为公司经营行为和经营业绩的反映与折射,不仅对于投资人的投资积极性产生影响,也会对公司的股票价格和市场形象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公司后续的外部融资。

具体来讲,一方面,它是公司筹资、投资活动的逻辑延续,是公司财务管理活动的必然结果,也是财务管理成果的必然反映;另一方面,好的股利政策,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而且能激发广大投资者对公司持续投资的热情,从而能使公司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条件和机会。

那么,股利政策对于公司发展和市场形象如何产生影响作用?以及如何针对股利分配如何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我们首先看股利政策有哪些类型——一、公司股利政策的基本类型1、股利政策的核心及股利来源前已述,所谓股利政策,是关于是否派发股利、发多少、何时发、以什么样形式发股利等等的方针和策略。

分配的股利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現金,也有可能二者同時分配,对于此,财务管理中股利政策的核心,是如何正确处理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公司当前利益与公司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那么——分配股票股利的来源是哪里?当然主要是公司利润,或来自往年计提的资本公积;而分配現金股利的來源,几乎全部是公司利润。

或者说,公司股利原则上应从累计盈利中分派,当年无盈利就不得分派股利,此即所谓“无利不分”原则。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考虑公司股东的意愿、考虑公司资本结构及公司发展对现金需求的财务管理规划等。

可见,公司的股利政策不仅和公司未来的资本计划密切相关,也和未来的资金规划密切相关,同时也和未来每股收益预期密切相关。

因此,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应关注三点:公司成長、盈利及资金需求。

2、股利分配条件及支付方式如前所述,股利是一种积累留存的利润,股东分配股利是他们的权利。

但是,分配股利需具备一些条件的,比如:①发放股利要经过股东大会讨论通过;②公司税后利润必须首先在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和公益金后方可分配;③公司当年无盈利时,一般不得分配;若需分配,可在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后,经股东大会决议,再用剩余盈余公积金部分进行分配。

目前,公司通常以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作为股利的支付方式。

其中,那些属于成长型、有扩展潜力的公司,通常选择股票股利,而把现金更多地留给公司扩大经营。

比如世界着名的微软公司、“股神”巴菲特麾下的投资旗舰公司——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等,他们长期以来走的就是股本扩张道路,相对而言,派发现金股利较少。

我们说,只要经营得当,好公司的利润增长也能够满足其股本快速扩张的需要、也可以稳定其股价,公司也可以不断发展壮大。

而一些已步入稳定发展期的公司则以现金作为主要的分红方式,一则可以直接增加股东当前利益、增强股东对公司的信心;另一则,也可避免公司股本扩张太快,稀释每股收益的含金量。

总之,公司股利支付方式主要有(参见教材):。

(1)现金股利。

现金股利,是指以现金形式分派给股东的股利,是股利分派最常见的方式。

显然,大多数投资者都喜欢现金分红,因为这是到手的利润。

在分配现金红利时,其派发顺序:首先是优先股股东按规定的股息率行使收益分配,然后是普通股股东根据余下的利润分配来股息,股息率也不一定是固定的。

股东一年能拿到手里多少的股息和红利?当然要看公司的经营业绩。

因为股息和红利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所以税后利润既是股息和红利的唯一来源,也是公司分红派息的最高限额。

(2)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是公司以发放的股票作为股利的支付方式。

股票股利并不会直接增加股东的财富,不导致公司资产的流出或负债增加。

所以,股利分配之股票股利,是以按比例送股的方式,分配给既定时间内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予适当数量的股票,使其成比例增加持有股分数,从而实现既平抑过高股价、又为未来的股价上升腾出空间。

比如,某上市公司近几年效益好、增长势头旺,从而股票市价居高不下,长期稳定在90元左右。

现因公司发展需要资金、决定不予现金分红,同时为吸引新的投资人进场、平抑过高股价,于是乎决定实施每10股送10股的分配方案。

方案完成后,公司总股本数量怎么样?——就增长了一倍,同时呢,其股票市价也应声跌至?--45元/股。

这叫“除权”(以后填权)股票股利对公司财务管理有什么样的意义呢?——(1)发放股票股利可使股东分享公司的良好的经营业绩而又无须分配现金,从而使公司留下来大量现金,便于进行再投资,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2)在盈余和现金股利不变的情况下,发放股票股利可以降低每股价值和市场价格,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3)发放股票股利往往会向社会传递公司将会继续发展的信息,从而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股票价格。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公司选择发放股票股利而不是现金,也会被认为是公司资金周转不灵的征兆、反而降低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加剧股价的下跌。

那么,股利政策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系统了解一下,这两种分配方式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以便做出合理的选择。

第一、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在作用上的差异。

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可以起到很快刺激投资者信心的作用,对于看重近期利益的股东很有吸引力;而股票股利,是公司用无偿增发新股的方式来支付股利,既不减少公司现金、又可使股东分享利润,还可以免交个人所得税,因而对看重公司潜在发展能力而不太计较即期现金分红的长期投资者更有吸引力。

第二、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适用的条件不同。

发放现金股利的条件要求较高。

比如公司现金较充足、分配后资产流动性仍然能达到一定标准,并且有广泛筹资渠道的,才能发放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只要符合股利分配条件,不管是否实际拥有充足现金、账上是赢利的,就可以采用股票股利的发放形式。

第三、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对公司资产影响有本质上差异。

现金股利的发放,显然会导致公司资产和公司帐上股东权益减少,属于公司资产的流出,会减少公司可用资产,还将直接影响公司内部资产的结构,致使公司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比重发生变化。

但那毕竟是利润的分配,是真正的股利。

而股票股利呢,则是把原来属于股东所有的盈余公积转化为所有股东的资本投入,实质上是留存利润的凝固化和资本化,也就不是真实意义上的股利——即股票股利并不会导致资财从公司流出,发给股东的仅仅是他们在公司的权益份额和未来价值。

换一句话说,股票股利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负债都不发生变化。

如果用作股票股利的股票在证券市场上是热门股,则可望股票市价并不因增发股票而下降,其股票市价基本保持稳定,此时股东如果将分得的股票股利抛售,仍然可以换取现金利益。

却容易引起错觉,提问;引起什么错觉呢?——对,似乎股票股利与现金股利没有区别,股票股利也可以得到现金收入。

然而,这毕竟是假象。

因为公司的股东都是在以其持有公司的股票数量来体现他们在公司中的权益甚至地位的,而他们出售股票获取现金收入、就是出售他们在公司所拥有的权益。

他出售股票的所得,既有可能包括一部分利润,但同时更包括他们的一部分资本和权益。

另外,股票股利可使股东少交个人所得税,因为按现行税法规定,现金股利应计入应纳个人所得税所得,股票股利则不计入。

将股票股利抛售换成现金时,除缴纳少量交易税外,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所以,股票股利与现金股利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时间应过半!!!)第四、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在法律上受偿顺序不同。

就是说,如果在宣布发放现金股利后,公司的财务发生困难、陷入无力偿付到期债务困境,包括不能如期支付已宣告的现金股利在内,甚至破产。

则股东们有权先与其他无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人共同按比例分配公司资产。

因为,这时股东因其拥有向公司索取股利的权利,而同时又成为公司的债权人、有权分享公司的资产。

至于股票股利,因为只增加股东的股本,所以其法律受偿顺序在现金股利之后。

第五、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在会计处理上的差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先由公司董事会提出,最终由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并按股东大会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进行分配,所以,两种分配方案不但在时间上不一致,而且在内容上也存在差异,在会计核算上就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

下此略。

(3)股票回购。

股票回购,一般是发行股票的公司购回已发行的股份,更明确地说,是向股东购回自己发行的股票。

其主要目的,本来是为降低资本总额或因公司股票市价过低而投资、购买自已的公司股票。

按照信号效应理论,股票回购会产生信号效应,即“公司管理层认为公司股票价格被低估”的信号。

而使公司的股票价格回升,又可使公司股票持有者获得资本利得。

同时,由于回购股票而使公司每股收益因此而提高,也会使公司股票价格上升。

从这个意义上说股票回购是导致公司资本变动的一种股利形式,即间接支付股利。

在美国,原则上允许企业回购股票,因此股票回购在美国十分常见。

相反,股票回购在我国还没有被法律所认可——并不是绝对禁止,如“云天化”、“申能股份”等,在2001年时就做过股票回购,当然他们的目的不是股利分配、而是为降低当时大股东股权比例过高的遗留问题、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同时,因其是一种间接支付股利的方式。

因此,在一些财务管理教材中甚至不把它看作股利支付形式。

在现代财务理论中,一般把股票回购看作是一种股利政策,但是从不同角度、从公司回购股票的不同方式和不同目的,可以把股票回购看作不同的财务行为:如果公司通过举债来回购股票,则可以将该行为理解为融资分红行为;如果公司是认为发行在外的股票被市场严重低估、股价过低,具有投资价值,那么,购股票就可以理解为投资行为。

因为从盈利的角度讲,当本公司股票被严重低估、极具投资价值时,投资自己的股票是理性的投资选择;如果公司以自有现金回购股票,这时股票回购可以看作是一种股利政策;如果公司有较多的富余资金,但又不希望通过派现方式进行分配,股票回购就是一种股利政策的替代方法。

总之,股份回购,是成熟资本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资本运营方式与公司理财策略。

此外还有,不太常用的股利分配方式:财产股利。

以公司持有其他企业的有价证券,如债券等作为股利付给股东。

负债股利。

以公司应付票据支付给股东(股利白条?),不得已情况下也有发行公司债券抵付股利的。

这两种股利方式实际上是现金股利的替代。

目前在我国公司实务中很少使用,但并非法律所禁止。

二、股利政策的类型(不同的股利政策观点)1、剩余型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是将公司税后可分配利润首先用作内部融资,在满足投资需要后(或实在没有好的投资项目时),还有剩余的才用于向股东分配股利。

这种股利政策核心在于公司持续稳健经营比放股利更重要的财务管理理念。

因为,该政策認為如果公司將盈餘保留下來不發放給股東,然後再投資後所能得到的報酬率大于股東自行投資所獲報酬率,就可以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