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3教学案(2)
课题:原子结构②
[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
2、了解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
3、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
[学习重难点]:了解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激发态、光谱
[板书]:四、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激发态、光谱
[指导阅读]:阅读教材P7—8并思考:原子中电子能量变化的角度(基态、激发态、电子跃迁)认识这些光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归纳小结]:1、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状态
2、基态原子:处于的原子叫基态原子;
3、激发态原子:当基态原子的电子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能
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说明:电子从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能量的激发态
乃至基态时,将能量。
光(辐射)是电子释放能量的
重要形式之一
4、原子光谱:⑴、定义: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或不同的
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
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
⑵、应用:
[阅读分析]:分析教材p8发射光谱图和吸收光谱图,认识两种光谱的特点。
[归纳小结]:发射光谱图:原子由的光谱。
吸收光谱图:原子由的光谱。
[典型例题]:1、同一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相比较()
A、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高
B、基态时比较稳定
C、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低
D、激发态时比较稳定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的是()
A、钢铁长期使用后生锈
B、节日里燃放的焰火
C、金属导线可以导电
D、卫生丸久置后消失
[科学史话]:阅读p8科学史话,认识光谱的发展。
高二化学选修3课课练(2)
课题:原子结构②
1、判断某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能量大小的依据是()
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B.原子核外电子的多少
C.电子离原子核的远近D.原子核外电子的大小
2、当氢原子中的电子从2p能级向其他低能量能级跃迁时()
A. 产生的光谱为吸收光谱
B. 产生的光谱为发射光谱
C. 产生的光谱线的条数可能是2 条
D. 电子的能量将升高
3、下列能级的能量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E(4s)>E(3d) B.E(6p)>E(5f)
C.E(6s)<E(5p) D.E(4d)<E(5p)
4、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D.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5、核外电子的能量不仅与电子所处的能层、能级有关,还与核外电子的数目及核电荷的数
目有关。
氩原子与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都是1s22s22p63s23p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粒子的1s能级上电子的能量相同
B.两粒子的3p能级上的电子离核的距离相同
C.两粒子的电子发生跃迁时,产生的光谱不同
D.两粒子都达8电子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相同
6、以下现象与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的是()
①霓虹灯发出有色光②棱镜分光③激光器产生激光④石油蒸馏⑤凸透镜聚光
⑥燃放的焰火,在夜空中呈现五彩缤纷的礼花⑦日光灯通电发光⑧冷却结晶
A.①③⑥⑦B.②④⑤⑧ C.①③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⑥⑦
7、A原子示意图为,则X、Y及该原子3p能级上的电子数分别为()
A.18、6、4 B.20、8、6 C.26、14、6 D.15、3、1
8、电子由3d能级跃迁至4p能级时,可通过光谱仪直接摄取()
A.电子的运动轨迹图像B.原子的吸收光谱
C.电子体积大小的图像D.原子的发射光谱
9、以下电子排布式表示基态原子电子排布的是()
A.1s22s22p63s13p3B.1s22s22p63s23p63d104s1 4p1
C.1s22s22p63s23p63d24s1 D.1s22s22p63s23p63d104s2 4p1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们所在的宇宙可能诞生于一次大爆炸
B.氢原子光谱是氢原子的电子跃迁产生的
C.牛顿在研究光谱的过程中使用了“类比”的思维方法
D.光谱分析的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反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