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哈姆雷特悲剧性格的成因
关键词:悲剧 复杂性 多角度 原因
威廉·莎士比亚(1564- 1616)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 之一,他以37本剧本、154首十四 行诗和2篇长篇叙事诗确立了在 世界文学史上的伟人地位。马克 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 “ 人 类 最 伟 大 的 戏 剧 天 才 ”。 他 的 创作大致可分为历史剧、喜剧和 诗歌创作时期,悲剧创作时期,传 奇剧创作时期三个阶段,其中悲 剧代表了莎士比亚的最高成就。 而他的第一部伟大的悲剧 《哈姆 雷特》 被认为是其在舞台上最受 欢迎的剧本,该故事情节取材于 北欧地区流传甚广的一个传说故 事,着力塑造了一个处于现实和 理想矛盾中的悲剧主人公哈姆雷 特的形象。
剧中根本矛盾的综合体,是十六 变成淫荡,如果你想保持贞洁,就 个混乱的时代,就像哈姆雷特说
世纪英国社会的缩影。
要和美丽告别。”他甚至开始怀疑 的那样“谁甘心忍受那鞭打和嘲
二.生活环境的变化
一 切 :“ 世 界 是 污 浊 的 瘴 气 的 集 弄,受人压迫,受尽侮蔑 和轻 视,
环境是人物生活的场所、行动 合,是长满恶毒莠草的荒园,世界 忍受那失恋的痛苦,法庭的拖延,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 创作的最高成就,讲述了丹麦王 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该 剧本长久以来一直是人们研究和 争论的焦点,而其主人公哈姆雷 特的性格常常是人们谈论的重要 话题之一。哈姆雷特这一人物形 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 的悲剧性。在剧中,哈姆雷特的悲
剧性格表现为多疑、嫉恶如仇、优 柔寡断和双重矛盾性等等,究其 成因,众说纷纭。本文将在前人研 究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对哈姆雷 特悲剧性格形成的原因进行分 析。
032
外国文学
2012.04
学教育
社会悲剧,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人 “担负起重振乾坤的责任”。于是, 和忧伤苦闷。在这段独白中,我们
文主义者的悲剧。莎士比亚在剧 他变得多疑、敏感、忧郁,甚至 冷 看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他的烦
中借哈姆雷特之口谈到戏剧的目 酷无情。他责骂自己的母亲:“就 恼和失望,苦闷和彷徨以及他对
人物所处的小环境。哈姆雷特出 一来自蔓草未芟的花园,到处是蓬 士比亚塑造的哈姆雷特这个典型
身王室,身份尊贵,家庭和睦,国 蒿荆棘。”生活环境的变化使他的 人物的复杂性。哈姆雷特所渴望
家强盛。他一直过着衣食无忧、一 心绪被打乱,陷入了忧郁 、迷茫 、 的理与现实 的丑 恶 格格 不入 ;他
帆风顺的生活。在别人的眼中,他 近乎疯狂的状态。
在整个西方现代化进程中,莎 士比亚创作的文艺复兴时期是从 中世纪步入现代的一个过渡。悲 剧主人公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 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一个 处于现实和理想矛盾中的人文主 义者,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一个时 代的缩影。哈姆雷特作为一个封 建王公子弟,却在当时新文化中 心的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了人文 主义教育,他对天地万物、人与社 会都充满了美好的希冀,渴望坚 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和理想的 生活。但是,当他得知他所崇拜的 父亲被毒杀、母亲与他刚登基的 叔父结婚时,残酷的现实打破了 他的美好理想,他的人文主义的 信念破灭了,开始走上了复仇之 路。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哈姆雷 特在复仇道路上的犹豫就是人文 主义思想和封建思想的尖锐碰 撞,显示了他所代表的人文主义 与封建势力的悬殊。在不断的观 察和思考中,他的多疑、嫉恶如 仇、优柔寡断和双重矛盾性慢慢 被激发出来,他陷入深深的迷茫 之中。哈姆雷特性格的悲剧,既是
陈旧,淡薄,无益!一切卑鄙!简直 在 这 一 段 独 白 中 也 充 分 体 现 出
是一座蔓草未芟的花园,到处是 来。他在说这一段话时内心是极 蓬蒿荆棘。居然弄到这个地步!” 其痛苦的。“活着,还是不活?”我
谢莉,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经济与 管理系教师,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他不但失去了原有的家庭,还要 们从中可以体会到他的犹豫彷徨
者 的 结 合 是 实 现 和 存 在 世 界 的 那狂暴的命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 性格,他所处的时代、生活环境的
“美好的花园”。
身去反抗那无边的烦恼,把它扫 变化和其自身因素决定了其悲剧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文主义青 一个干净……即使摆脱了这尘世, 性格的形成,他的性格又左右了
年王子,在得知父亲被毒杀、母亲 可在这死的睡眠里又会做些什么 他的命运。
的条件和性格形成发展的客观依 就是一座大监狱,而丹麦就是其 衙门的横征暴敛,默默无闻的劳
据。一个典型人物的形成和他所 中最坏的一间。”他的忧郁性格从 碌却只换来多少凌辱……”
处的特殊环境是密不可分的。除 老国王死后就开 始 表露出 来,极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
了社会这个大环境之外,还有该 度悲伤的他把世界看作“简直是 雷特”这句话被广泛用来说明莎
的:“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 是 畜 生 也 会 比 这 悲 哀 得 长 久 些 周围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从
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 吧!”;“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 他自身的主观意识来说,哈姆雷
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 人。”而对他深爱的奥菲利亚,他 特的忧郁性格还来自对腐败和无
演变发展的模型”。哈姆雷特就是 则在信中说道:“美丽可以把贞洁 秩序的社会的失望和忧虑。这是
好感”。他将父亲看成一个十全十 白,不仅富有揭露性和哲理性,也 最终只能以自己的死来赢得对旧
美的理想君王,将母亲看成圣母 是理解主人公性格的一个重要方 制度,旧势力的道义上的胜利。哈
一般的纯洁的女性;父亲是他的 面的钥匙。“活着,还是不活?这是 姆雷特的悲剧性格根源在于社会
理性的化身,母亲是爱的象征,两 个问题。究竟哪样更高贵,去忍受 现实的不公平及自身优柔寡断的
一.社会因素 文艺复兴是十四世纪到十六 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 地主阶级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 其核心是人文主义,斗争锋芒直 指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尤其 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人文 主义提倡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个 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 对蒙昧主义。作为文艺复兴时期 欧洲文学顶峰的英国文学,也出 现了很多优秀的人文主义作品, 如杰弗利·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 集》,托 马 斯·莫 尔 的《乌 托 邦》等 等。英国十六世纪文学中成就最 大的是戏剧,而莎士比亚作为欧 洲文艺复兴时期的 代表 作 家,其 作品广泛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政 治、经济、思想和文化,在 欧洲 戏 剧发展史或文学发展史上占据重 要地位。
哈姆雷特的多疑和优柔寡断
参考文献: [1 ]朱维之 赵澧主编,《外国文学简 编 [欧美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980. [2]《莎 士 比 亚 全 集》,梁 实 秋 译 ,中 国 广播电视出版社,远东图书公司。2001 .7.
[3] 赵红英,《英国文学简史学习指 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7.
深爱着母亲和奥菲利亚,但又怨
是一个“可爱的王子 ”,拥有一颗
三.自身因素
恨她们的“ 脆弱 ”;他虽然 肩负 着
“高贵的心”,深受民众的爱戴,甚
人们普遍认为哈姆雷特的主 “重整乾坤的责任”却又反对暴
至他的敌人克劳迪斯也不得不承 要性格是忧郁,在第三幕第一场 力,脱离群众;他觉得人生无意义
认:“一般的民众对他都有很大的 中那段“生存还是毁灭”的著名独 又对死后世界充满恐惧……因此,
学教育 2012.04
外国文学
浅谈哈姆雷特悲剧性格的成因
谢莉
内容摘要:《哈姆雷特》(The Tragedy of Ham let)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代表着莎士比亚戏剧 创作的最高成就。该剧主人公哈姆雷特这个典型人物的复杂性常常是人们谈论和研究的重要话题。在剧中,哈 姆雷特的悲剧性格表现为多疑、嫉恶如仇、优柔寡断和双重矛盾性等等。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多角 度对哈姆雷特悲剧性格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033
再婚、王权旁落等一系列残酷的 梦呢?……谁甘心忍受那鞭打和
现实时,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让 他倍受打击,不知所措。他的忧郁 性格也随之凸显出来,其性格中 多疑的一面也被激发出来。在第 一幕第二景中,哈姆雷特说道: “啊!上帝呀,上帝呀!这世界上的 事情,由我看来何以如此的厌倦,
嘲弄,受人压迫,受尽侮蔑和轻 视,忍受那失恋的痛苦,法庭的拖 延,衙门的横征暴敛,默默无闻的 劳碌却只换来多少凌辱。但他自 己 只 要 用 把 尖 刀 就 能 解 脱 了 …… 顾虑就使我们都变成了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