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 地产公司法务工作

☆ 地产公司法务工作


三种模式并非孤立,实践中往往是几种并用,只是侧 重点不同。
7
法务部门工作内容

合同管理 参与谈判 诉讼与非诉讼案件管理 法律咨询指导与培训
8
合同管理


了解审查资格和资信 • 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专营许可证或资质 • 法人身份、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 • 履约能力 、履约信用、是否涉及重大经济纠纷或重大经 济案件 • 担保人的担保能力和担保资格。 合同内容审核: • 合同缔约方主体、企业资质的时效与合法性; • 标的合法性; • 条款的合法性、完整性及存在的法律漏洞; • 与合同业务有关的其他法律问题; • 公司合同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及时归档;
2
公司律师型





成立“公司律师事务部”(经司法厅批准),部门成员均需通 过司法考试统一申领“公司律师证”,接受律协和司法局统一 管理。 “公司律师”区别于法律顾问的主要特点是享有执业权利、职 称权利和会员权利。除执业范围和业务领域有所限制,与社会 律师的权利别无二致。 适用于大中型企业集团,公司对法律风险管理有较大的需求且 公司领导对法务管理较为重视,并对法务管理有一定的实践积 累、拥有一定数量的法律从业人员。 解决法务人员执业生涯规划断层问题和执业权利问题,有利于 企业法务人员全心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并能和外界法律从业 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 能和企业法律需求紧密结合,法律问题能及时响应,有针对性 提出解决方案,广泛参与企业管理,有利于保守企业商业秘密。
3
企业法务管控模式

事前预控型 事中监控型 事后救济型
4
事前预控型源自合同管理:从合同管理制度的颁行、合同样本库的建 立和合同管理台账的完善来进行预控 纠纷管理:出现可能引发纠纷、诉讼、仲裁的情形后, 与相关业务部门合作以避免事态扩大 项目管理:参与日常管理,全程介入重大项目的运作
5
事中监控型
外聘主导型


聘请外部法律从业人员(社会律师或其他法律工作者) 进行法务管理,企业内部设立法务岗位或无法务岗位 具体法律事务由外聘法律顾问负责 模式适用于企业规模小、对人力资本要求不高、行业 法律风险不大的企业
1
内设主导型


设立内部法务管理机构、设立专职法务人员,部分外 聘法律顾问 以内设法务人员工作为主,外聘法律顾问起辅助作用 适用于企业规模中型、对人力资本有一定要求,行业 法律风险适中的企业。
9
参与谈判



参与谈判的目的:在法律许可范围内为公司争取利益最大化 重大谈判前就法律问题确定谈判方案,并就有关事项与相关 部门沟通,取得共识或确定谈判工作原则 进行法律可行性论证:与相关部门沟通,必要时,提请召开 工作协调会,对谈判涉及的财务、工程等事项征求意见 参与谈判事宜:针对谈判涉及法律问题提供意见,从法律合 法性角度把握谈判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及时跟踪、监控各项法律风险的状 况并适时纠偏。是对事前预控的延伸 合同管理:对履约跟踪的重视 纠纷管理:对双方协商结果履行过程的控制 项目管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具体法律风险的披露、 解决以及项目运作法律架构和法律文件体系的设计。
6
事后救济型

问题发生后进行的补救管控模式。即主动或被动的进 行诉讼、仲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通常是最后 的救济措施。
12
10
诉讼与非诉讼案件管理

代表公司处理诉讼与非诉讼案件 整理并编撰案件材料,对相关材料进行归档管理
11
法律事务指导与培训



主动指导各职能部门及公司经营管理层的经营活动 及时解答职能部门及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在公司经营管 理活动中遇到的事项 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公司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 素质 及时组织学习、培训新颁布或修订的和业务工作有密 切联系的法律法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