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课件
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课件
• 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一定不能扮演“专 业人员”,轻易做出判断,如果贻误了干预 的最佳时机,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大学生自杀的六大原因
• “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人际交往困难是突 出的问题” ,很多学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不能够适应角色,不能很快融入大学生活。有 学生感觉大学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像高中 时那样单纯,功利色彩多一点,有心里话不知 和谁讲,就闷在心里;有学生希望与人有交往 活动,但认为自己没有交往能力;有交往活动 的学生,产生矛盾又不知如何解决,如同学总 是借钱不还之类的小问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应当扮好心理危机“处理过程参与者”的角 色
• 危机干预是应急性事件,责任大、强度大、时间 紧。辅导员在扮演“处理过程参与者”时,必须 具备三心:责任心、细心、耐心。心理危机往往 涉及人身伤害甚至生命,因此在处理过程中,辅 导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
• 当面对一个自杀或急性紊乱者,在学生家长没有 到来之前,需要辅导员陪伴在学生左右,防范危 机事件的发生。还要有细心和耐心。危机事件的 发现、干预和处理过程中,涉及的范围比较广, 处理的事情比较棘手,要求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2. 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不宜扮演的角色 • (1)辅导员不宜扮演“庇护者”角色。 • 有些辅导员容易产生同情心理,犯过渡保护
的错误,最终错误地扮演了一个“庇护者” 角色。
(2)辅导员不宜扮演“专业人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角色
• 心理危机干预是专业性强的工作,有别于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识别
• 处在心理危机中的人通常在情绪上表现为: 暴躁冲突或抑郁强迫、 躁狂多语或孤独少言、 激情难抑或痛苦不安、 焦虑烦躁或绝望麻木, 等严重的情绪行为失衡状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危机中的个体特征
• 这种严重心理失衡状态所导致学生的冲突性行 为还常表现为: 轻生自杀、 肢体自残、 暴力攻击、 离家出走, 以及吸烟、酗酒、行为错乱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自杀“可能的”征兆 (言语上)
1.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情或拿自杀开玩笑 2.谈论自杀的计划,包括自杀的方法,时间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辅导员在干预中的角色定位
• 1.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需扮演的角色
(1)应当扮好 “事件发现者”的角色
• 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在与学生朝 夕相处的过程中,扮好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 现者”的角色。处于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个体往 往会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反常行为,辅导员 应当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心理咨询和 精神病学知识,学会鉴别这些异常行为,及时 采取措施,早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干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 注,尤其心理危机引发的恶性事件。
• 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 一项调查显示:16%-25.4%的大学生有心 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 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常见的精神状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家庭经济原因,也是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之一。
• 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求学时,四处打工赚钱, 势必会牺牲更多的学习时间,造成学习上的心 理压力。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大学生看到别人 过着富裕安逸的生活,而自己一无所有,加上 当前社会上攀比之风盛行,也容易造成他们心 理上的障碍。
资料仅供会做出过激行为。 • 不久前,某高校一女生和男朋友发生争吵,
随后跑到教学楼顶企图自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有的学生自杀,是因为对生命的意义缺乏 认识,不懂得生命的价值。
• 有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心理落差大,理想 失落,从而造成世界观、人生观的扭曲。
10、癔症(歇斯底里发作)
11、青春期情感问题
•
……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
• 有两方面: • 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 • 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
• 有效的干预就是帮助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 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恐惧、震惊 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 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并学习到应对危机 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独立性差也是造成心理问题一个主要原因。
• 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一切都 由父母打理,一旦离开家门,生活的种种问 题突然摆在他们面前,一时找不到解决的途 径。
• 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极 有可能引起心理障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1、睡眠障碍 (失眠症、嗜睡症 、恶梦症 、 梦游症 )
• 2、抑郁 • 3、厌学 • 4、恐怖症(高山恐怖、恐高、电梯恐怖、黑
暗恐惧、动物恐怖、社会恐怖、人际 ) • 5、考试焦虑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6、孤独
• 7、刻板运动(强迫性)
• 8、人格障碍(偏执性、冲动性)
• 9、精神分裂
• 一是辅导员如果兼具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心理辅 导教师角色,会引起角色冲突。心理辅导或者 危机干预要求遵循价值中立原则,而思想政治 教育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二者的冲突是显而易 见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二是心理危机干预中面对的问题是一些严重 的心理问题甚至是精神疾病,即便是专职的 心理辅导教师面对此类的问题也要认识到自 己的专业受限性,适时转介给专科医院。
• 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的加大,也是大学生 产生心理障碍一个重要因素。
•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差, 有些学生自身定位不准,感到无助、迷茫,对自 己失望,缺乏安全感,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 许多学生直至毕业,仍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想从事什么职业,能够从事什么职业。
• 有的学生害怕走出校园,不愿意出去找工作,怕 受到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