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目前,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承载着诸多的压力和冲击,其心理危机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在增加。
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预警机制,对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把握心智成长的契机,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工作如何把握做才合理、合情、合法?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突然遭受重大变故、应激事件或长期累积的压力,原有的生活状况发生了突然的变化,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克服,陷入痛苦和不安状态,出现绝望、焦虑、麻木和行为障碍。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心理危机进行早期的预警,当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及心理问题时,各级相关人员通过对预警信息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以减少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及时的保护,防止过激行为和严重侵害事件的发生,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的目的。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
一般来讲,心理危机的高危险人群有: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患有抑郁症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因失恋等导致个人感情受挫的学生、性格过于内向或孤僻的学生、经济条件很差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人际关系失调、学习压力过大、解决问题能力较弱、身体有严重疾病的学生等。
如果上述多种特征并存,其危险程度更大。
1、重要考试失败
小A,女,四年级本科生。
入校以来,该生每年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前就会生病。
有时是上吐下泻,有时是持续咳嗽。
2、身体疾病引起的心理反应
3、父母关系不好影响孩子
小C,女,二年级本科生。
该生入校报名是由男朋友陪同来报名注册。
大一期间,有一次周末点到没有来,第二天辅导员找她了解情况,教育她周末点到必须要到,有病有事要请假,她认真写了检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以后,她会时不时来辅导员老师处请个病假。
大二上学期开学不久,该生找到辅导员,很不好意思的要请事假,妈妈和爸爸闹了矛盾,现在妈妈不知去向,爸爸一个人在家不好好吃饭,她很担心,想回家看看。
4、求职受挫
小D,男。
大学四年级学生。
9月上旬,离毕业还有10个月左右,小D找到辅导员老师说:面临毕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入校以来,该生一直学习非常努力,成绩较好,多次获得奖学金,担任班级干部,一直是班上同学学习的榜样,跟同学关系也不错。
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他因为学习成绩好,一直是父母的骄傲,母亲对他期望较高,希望他能找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
去过几家培训机构实习,没有呆多长时间就放弃了,感觉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
5、与同学或老师的人际冲突引发的人际关系失衡或人际交往困难
小E,女。
某文科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该生入住四人间寝室。
一天,寝室里面另外三位同学找到辅导员,集体反映没法和小E同住一间寝室了,理由是小E经常打游戏到很晚,深夜敲击键盘的声音会影响其它三位同学休息,寝室同学给她提过好多回意见她都不改正。
三、识别心理危机
当我们遇到上述问题,陷入困境时,如果出现下面的情况就
要引起重视:第一、是否出现失眠、疲乏、易惊吓、肠胃不
适、饮食或体重明显增加等生理反应;第二、是否出现注意
力不集中、健忘、无法做决定、缺乏自信等认知问题;第三、
是否出现情绪持续低落、常常流泪、烦躁不安、易发脾气、
过分敏感、表现为无望或无价值等情绪反应;第四、是否出
现社交退缩、逃避、不易信任他人、自责,甚至自伤或自杀
行为。
当周围同学出现下面情况时也要引起关注:学习成绩无原因的急剧下降;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突然改变;饮食和睡眠习惯发生变化;个性发生明显变化;出现不符合逻辑的言行,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
突然与亲友告别,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等。
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挑战与应对
第一、学会自助。
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首先,要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人的一生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乐观的人不仅能坚持自己的目标和追
求,保持高度的自信,积极应对困扰,还能乐于助人,与他人
一起分享快乐。
看问题不拘泥于某一点,善于换个角度看问题,
这样路就越走越宽,心也越来越敞亮。
其次,要学会控制自己
的情绪。
情绪持续低落不仅会带来生理上的紊乱,甚至会诱发
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当负面情绪出现时,
我们不要任由情绪来控制我们,可以通过户外运动、跳舞、唱
歌等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最后,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很多心理问题都和人际关系相关,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减缓不良
心理的滋生。
倾诉、聆听、接纳和理解是我们建立和维持良好
关系的法宝。
同时还要学会关心他人、宽恕他人,站在对方的
立场去看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在与人的交往中获得
乐趣。
第二、寻求帮助。
当我们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自己面临的难题是,可以向身边的同学、朋友、辅导员老师或家人、朋友等自己信
赖的人寻求帮助来解决问题,如果仍然无法解决,就应该立即
到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寻求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
他们会根
据我们的实际情况,从专业的角度给我们建议、启发和支持,
帮助我们走出危机。
第三、积极助人。
积极关注身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及时发现异常的心理行为,尤其当我们看见周围有同学处于危机状态
时,应立即向辅导员或学院领导、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报告,不
要让他独处,并对他实施监护。
在老师到来之前,我们可以作
为陪伴者留在他身边,可以什么都不说,仅是陪伴,也可以耐
心倾听,让他倾诉自己的感受,直到老师来了以后,再根据老
师的要求,协助老师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