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萜类和挥发油
(一)选择题
A型题 [1-30]
1.开链萜烯的分子组成符合下述哪项通式
A.(C n H n)n
B.(C4H8)n
C.(C3H6)n
D.(C5H8)n
E.(C6H8)n
2. 下列化合物应属于
O
OH
A. 双环单萜
B. 单环单萜
C. 薁类
D. 环烯醚萜
E. 倍半萜内酯
3. 在青蒿素的结构中,具有抗疟作用的基团是
A. 羰基
B. 过氧基
C. 醚键
D. 内脂环
E. C10位H的构型
4. 下列化合物可制成油溶性注射剂的是
A. 青蒿素
B. 青蒿琥珀酯钠
C. 二氢青蒿素甲醚
D. 穿心莲内酯磺酸钠
E. 穿心莲内酯丁二酸单酯钾
5. 评价挥发油的质量,首选理化指标是
A. 折光率
B. 酸值
C. 比重
D. 皂化值
E. 旋光度
6. 组成挥发油最主要的成分是
A. 脂肪族化合物
B. 芳香族化合物
C. 二萜类
D. 二倍半萜类
E. 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7. 挥发油薄层色谱后,一般情况下选择的显色剂是
A. 三氯化铁试剂
B. 香草醛-浓硫酸试剂
C. 高锰酸钾溶液
D. 异羟肟酸铁试剂
E. 2,4-二硝基苯肼试剂
8. 挥发油薄层色谱后,喷洒2%高锰酸钾水溶液,如在粉红色背景上产生黄色斑点表明含有
A. 过氧化合物
B. 不饱合化合物
C. 饱合烃类化合物
D. 酯类化合物
E. 薁类化合物
9. 挥发油薄层色谱后,喷洒三氯化铁试剂如斑点显绿色或蓝色,表明含有
A. 不饱合化合物
B. 酯类化合物
C. 薁类化合物
D. 酚性化合物
E. 过氧化合物
10. 提取某些贵重的挥发油,常选用的方法是
A. 通入水蒸气蒸馏法B.吸收法C.压榨法
D.浸取法E.共水蒸馏法
11. 挥发油的组成成分中能被65%硫酸溶出的成分为
A. 芳香族化合物
B. 脂肪族化合物
C. 含氧化合物类
D. 含S、N的化合物
E. 薁类
12. 分离挥发油中碳基成分,采用亚硫酸氢钠试剂,其反应条件为
A. 回流提取
B. 酸性条件下加热回流
C. 碱性条件下加热回流
D. 低温短时振摇萃取
E. 加热煮沸
13. 薄荷脑是指下列哪种结构的化合物
A. B. C. D. E.
O COOH OCOCH
OH
3
14. 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采用的试剂为
A. 亚硫酸氢钠试剂
B. 三氯化铁试剂
C. 2%高锰酸钾溶液
D. 异羟肟酸铁试剂
E. 香草醛浓硫酸试剂
15. 挥发油显绿色、兰色或紫色可能含有
A. 芳香醛类
B. 脂肪族类
C. 薁类
D. 含氮化合物
E. 含硫化合物
16. 具有抗疟作用的成分是
A. 皂苷
B. 黄酮
C. 青蒿素
D. 强心苷
E. 蒽醌
17. 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
A. 糖类
B. 有机酸类
C. 黄酮类
D. 木脂素类
E. 萜类
18. 用AgNO3-硅胶柱色谱法分离α-细辛醚(a)、β-细辛醚(b)、欧细辛醚(c),最先洗脱和最后洗脱的分别是
A. b与a
B. c与a
C. b与c
D. c与b
E. a与c
B型题
[19-23]
A. 单萜
B. 二萜
C. 三萜
D.四萜E. 多萜
19. 构成苦味素的成分主要是
20. 构成皂苷的成分主要是
21. 构成胡萝卜素的主要成分是
22. 构成橡胶主要成分是
23. 构成挥发油主要成分是
[24-28]
A. 植物醇
B. 维生素A
C. 龙胆苦苷
D. 樟脑
E. 柠檬烯
24. 叶绿素水解可得到的成分是
25. 能升华的成分是
26. 属于单环单萜的化合物是
27. 属于环烯醚萜的化合物是
28. 存在于动物体内,特别是鱼肝中含量丰富的成分是
[29-33]
A. 三氯化铁试剂
B. 2%高锰酸钾溶液
C. 异羟肟酸铁试剂
D. 2,4-二硝基苯肼试剂
E. 硝酸铈铵试剂
29. 检查挥发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化合物常选用
30. 检查挥发油中是否含有碳基成分常选用
31. 检查挥发油中是否含有酚羟基成分常选用
32. 检查挥发油中是否含有酯或内酯成分常选用
33. 检查挥发油中是否含有醇类成分常选用
[34-38]
A . 65%磷酸
B . 邻苯二甲酸
C . 吉拉德试剂
D . 2%氢氧化钠
E .冷冻法
34. 挥发油中醇类成分的分离可采用
35. 挥发油中薁类成分的分离可采用
36. 挥发油中羰基成分的分离可用
37. 挥发油中“脑”的分离可用
38. 挥发油中酸性成分的分离
[39-75]
39. 挥发油中含酸性成分应在何部得到
40. 挥发油中含醛类成分应在何部得到
41. 挥发油中含酚性成分应在何部得到
42. 挥发油中其他中性成分可在何部得到
43. 挥发油中含碱性成分可在何部得到
水层或沉淀乙醚液
乙醚液
乙醚液
乙醚萃取乙醚液
乙醚液
A B C D E
X 型题 [44-50]
44. 挥发油具备的性质
A . 难溶于水
B . 具挥发性
C . 升华性
D . 易溶于有机溶剂
E . 能水蒸气蒸馏
45. 提取挥发油可采用的方法是
A. 水蒸气蒸馏法
B. 压榨法
C. 吸收法
D. 溶剂提取法
E. 升华法
46. 挥发油氧化变质后,一般表现为
A. 相对密度增加
B. 颜色加深
C. 失去香气
D. 聚合成树脂样物质
E. 不能随水蒸气蒸馏
47. 下列哪些化合物属于萜类内酯
A. 穿心莲内酯
B. 青篙素
C. 冬凌草素
D. 冰片
E. 植物醇
48. 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是
A. 甘草酸
B. 雷公藤内酯
C. 紫杉醇
D. 丹参酮
E. 薄荷醇
49. 挥发油中主要含有的萜类化合物是
A. 单萜
B. 倍半萜
C. 二萜
D. 二倍半萜
E. 三萜
50. 属于二萜类化合物的是
A. 雷公藤甲素
B. 银杏内酯
C. 穿心莲内酯
D. 植物醇
E. 薄荷醇
参考答案:
A:
1D 2D 3B 4C 5A 6E 7B 8B 9C 10B 11E 12D 13D 14A 15C 16C 17E 18E
B:
19B 20C 21D 22E 23A
24A 25D 26E 27C 28B
29B 30D 32A 32C 33E
34B 35A 36C 37E 38D
39B 40D 41C 42E 43A
X:
44ABCE 45ABCD 46ABCDE 47AB 48BC 49AB 50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