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族团结》说课稿
固城中学白建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促进民族团结》,我主要从教学内容要求、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效果预测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学内容要求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意义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七课“中华一家亲”中的第一框内容。
本课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懂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来实现。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国情,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稳定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情感,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社会主义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让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明确加强、巩固和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不仅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本节课在中考的地位也很重要,每年都会涉及到3分——5分的考试内容。
2.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新型的民族关系是什么,让学生明确国家加强和巩固、促进民族地区的所做的努力。
能力目标是团结各民族同学,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难点是国家为维护和促进民族民族团结采取的措施。
4、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上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学习一些基础知识;身体和心理处于由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转变时期,身心发展较快,成人感进一步增强,他们对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了解。
但不可否认,这种认识既有生动、具体、真实的一面,也有零碎、片面、感性的一面。
因此应结合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全面地了解我国发展的现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正确处理民族之间的关系,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完善学生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
道德与法治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特点,教法的选择遵循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物示人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
意识,形成科学、正确的观点。
因此,本课选择的教学方法主要是:(1)情境教学法;(2)讨论法;(3)讲授法。
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内容共有二个小标题,我在引导学生收集和分析相关材料过程中,使学生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
主要设计了五个大的步骤来实施教学,它们是层层深入来凸现重难点的。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通过多媒体展示宪法对民族政策相关规定后,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各民族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请同学思考:为什么禁止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学生回答因为民族团结对一个国家很重要,怎样促进民族团结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由此引入本课课题——促进民族团结。
(导入时间约为3分钟。
)[设计意图]一个好的开头,往往是成功的一半。
心理学认为,兴趣能激发大脑表层脑神经的活跃。
由宪法知识地学习引入,不仅使学生明确了我国有关民族政策的法律规定,又使学生学法、懂法、知法,进而做到尊法、守法,既能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课上自学我预设了5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完成后,教师询问学生哪里有问题,然后指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时间约为7分钟。
)
[设计意图]通过预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部分的
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地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重点难点的突破:
重点的突破是通过出示材料,通过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再讲解强调来完成。
(时间约为5分钟。
)
[设计意图]出示材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观点。
学生经过思考、分析得出的结论往往印象深刻,学生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中,能学会抓住关键句子和关键词来分析,从而增强学习地获得感、成功感。
难点问题的突破是通过合作探究环节。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结果,最后找学生代表展示小组最后讨论的结果,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指导,补充,或者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
(时间约为10分钟。
)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小组内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结合教师点拨突破难点,体会与人分享、合作的快乐。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获得自我认识和提高,在合作学习中成长和进步。
四、课堂小结:找学生说说这节课都学会了什么?(时间约为5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五、课上检测环节,我准备了4个题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时间约为10分钟)
[设计意图]查看本节课学生的课堂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做详细了解,以便今后在教学本节课时及时的做出适当调整。
查漏补缺,教师及时对学生存在地问题进行指导。
最后,如果有时间的话时政再现,拓展延伸
出示十九大相关材料,组织学生学习。
[设计意图]结合时政材料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家近期目标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够最终实现。
从而使学生明确加强、巩固和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进而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身体力行去践行。
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的设计力求简洁、突出区分易错点,从往年的教学经验来说,学生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新型的民族关系”比较容易混淆,所以,板书设计我突出了这两个知识点,让学生重点区分。
教学效果预测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明确我国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维护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