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一: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终端设备一律是计算机。
A. 正确
B. 错误
2.
3.信号码元与传输代码总是相同。
A. 正确
B. 错误
4.
5.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传输信道为狭义信道。
A. 正确
B. 错误
6.
7.数据通信系统中的DCE一律为调制解调器。
A. 正确
B. 错误
8.
9.X.50建议的复用方式是比特交织。
A. 正确
B. 错误
10.
11.数字数据传输是利用PCM信道传输数据信号。
A. 正确
B. 错误
12.
13.相对调相比绝对调相的频带利用率高。
A. 正确
B. 错误
14.
15.正交调幅系统M越大越好。
A. 正确
B. 错误
16.
17.频带传输系统与基带传输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调制、解调器。
A. 正确
B. 错误
18.
19.理想低通形成网络是滚降低通形成网络的特例。
A. 正确
B. 错误
20.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数据通信网的拓扑结构中可靠性最高的是
A. 星形网
B. 网形网
C. 树形网
D. 环形网
2.
3.设模拟信道的带宽为3100Hz,信噪比为30dB,信道容量为
A. 30000 bit/s
B. 30898bit/s
C. 20000 bit/s
D. 50000 bit/s
4.
5.国际5号码是
A. 5单位代码
B. 6单位代码
C. 7单位代码
D. 8单位代码
6.
7.若要使数据通信有效地进行,必须建立
A. 数据电路
B. 数据链路
C. 传输信道
D. 物理信道
8.
9.当传输信道是数字信道时DCE为
A. MODEM
B. 数字接口适配器
C. 滤波器
D. 传输控制器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 B
得分: [5] 试题分值: 5.0
提示:
10.
11.数据传信速率与码元传输速率间的关系为
A.
B.
C.
D. 以上都不对
知识点: 第1章概述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 C
得分: [5] 试题分值: 5.0
提示:
12.
13.满足奈氏第一准则时,符号速率为
A.
B.
C.
D.
知识点: 第2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 C
得分: [5] 试题分值: 5.0
提示:
14.
15.正交调幅星座图上的点数越多,则
A. 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差
B. 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强
C. 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差
D. 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强
16.
17.频带传输系统中解调后还原的有
A. 基带信号
B. 基带信号和高次产物
C. 高次产物
D. 数据信号序列
18.
19.理想的时域均衡器(横截滤波器)抽头应为
A. 5个
B. 7个
C. 9个
D. 无穷多个
20.
阶段三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FR交换机不具有流量控制能力。
A. 正确
B. 错误
2.
3. FR目前只能提供PVC业务。
A. 正确
B. 错误
4.
5.虚电路方式中数据分组不必路由选择。
A. 正确
B. 错误
6.
7.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开销小。
A. 正确
B. 错误
8.
9.非分组型终端具有排序功能。
A. 正确
B. 错误
10.
11. IP协议提供的是可靠、面向连接的IP数据报传送服务。
A. 正确
B. 错误
12.
13. TCP/IP模型的网络接口层没有规定具体的协议。
A. 正确
B. 错误
14.
15.X.25建议是非分组型DTE与DCE的接口规程。
A. 正确
B. 错误
16.
17.分组长度越长,交换机的费用越高。
A. 正确
B. 错误
18.
19.分组交换数据网中所采用的数据传输控制规程是HDLC。
A. 正确
B. 错误
20.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电路利用率最低的交换方式为
A. 电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分组交换
D. 帧中继
2.
3.电路交换的特点是
A. 传输时延小
B. 无呼损
C. 电路利用率低
D. 传输时延小和电路利用率低
4.
5.电路交换适用的场合为
A. 实时通信
B. 传输信息量较小
C. 传输信息量较大
D. 实时通信和传输信息量较大
6.
7. IP地址162.85.126.2属于
A. A类地址
B. B类地址
C. C类地址
D. D类地址
8.
9. TCP/IP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对应着OSI参考模型的层次为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10.
11.X.25建议中的DCE指
A. MODEM
B. 入口节点机(可能包括调制解调器)
C. DSU
D. 以上都不是
12.
13.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送单位为分组的层次是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运输层
14.
15.帧中继用户平面的协议结构包括
A. 两层
B. 三层
C. 四层
D. 五层
16.
17.X.75建议包括的层次为
A. 一层
B. 二层
C. 三层
D. 四层
18.
19.OSI参考模型中具有流量控制的层次为
A. 物理层
B. 链路层
C. 网络层
D. 链路层和网络层
20.
阶段四
一、判断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1. 帧中继协议只有用户(U)平面。
A. 正确
B. 错误
2.
3. 网络死锁是指吞吐量下降为零。
A. 正确
B. 错误
4.
5.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实现的是动态连接。
A. 正确
B. 错误
6.
7.DDN本身不受任何规程的约束。
A. 正确
B. 错误
8.
9.DDN中不包含交换设备。
A. 正确
B. 错误
10.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1. 非分组型终端和PAD之间的接口规程是
A. X.28建议
B. X.29建议
C. X.25建议
D. X.75建议
2.
3. 下列哪一个特点不属于DDN的特点
A. 网络时延小
B. 传输距离远
C. 具有交换功能
D. 传输安全可靠
4.
5.只可做业务网的是
A. 分组交换网
B. 帧中继网
C. DDN
D. 以上都不是
6.
7.设窗口尺寸为W,则允许发送的未被确认的分组数目为
A. W-1
B. W
C. W+1
D. 不限
8.
9.流量控制的目的是
A. 降低误码率
B. 提高传输效率
C. 防止阻塞和死锁
D. 提高信道利用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