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课件ppt
• 出塞:乐府旧题。塞,边塞。出塞,就是 到边防线去守卫边疆。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
秦 万 但 不 时 里 使 教 明 长 龙 胡 月 征 城 马
塞
(唐)王昌龄
汉 人 飞 度
时 未 将 阴
关, 还。 在, 山。
• 理解古诗的方法: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 据《资治通鉴· 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 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 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 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 翰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王昌龄 《塞下曲》
• • • • 看——看注释。 查——查字典。 联——联系上下文理解。 换——调换古诗句子中词语的顺序。
• 补——发挥想象补充诗句中省略的部分。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 秦时明月汉时关,用了“互文见义” 修辞。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 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 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 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王昌龄
王昌龄
①唐朝著名边塞诗人 ②“诗家天子” ③“七绝圣手
①唐朝著名边塞诗人 ②“诗家天子”
4.有《王昌龄集》。
③“七绝圣手 4.有《王昌龄集》。
《出塞》 《
• 出塞,是古代乐府中的一种军歌,主要用 来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边塞诗是唐代的 诗歌流派之一,王昌龄的诗有很多是反映 边塞生活的,这首是他的代表作。边塞诗 的代表诗人有 高适、王之涣、王昌龄等。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飞将军李广:是西汉著名军事将领。他射得一手好
箭,以打硬仗而闻名。他一生皆在边关御敌,以骁勇 善射、智谋超群著称。他曾经与匈奴交战七十多次, 每次制敌先机,匈奴称他为“飞将军”。武帝内。他一生为人清廉,爱兵如子。 他每得赏赐就和士卒共享。士卒不尽饮,他不近水边; 士卒不尽吃饱,他决不先食……他,深受边关军民的 爱戴,在历代的边疆士兵中都有着崇高的威望,是一 位“才气天下无双”的将军。
出
秦 万 但 不 时 里 使 教 明 长 龙 胡 月 征 城 马
塞
(唐)王昌龄
汉 人 飞 度
时 未 将 阴
关, 还。 在, 山。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 作者借李广这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感情?
• 诗人借这个故事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 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 美好愿望。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 想象:久未回家的边 关战士,面对明月会 想些什么?
• (战士对战争的怨恨, 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对和平的期待。)这两 句诗句反映了作者对守 卫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 能回家的无比哀叹和同 情。
7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7
• 例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 “坐我 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 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 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回到 家中的欢喜之情。)
“秦时明月汉时关”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 静静的月夜,守卫边 关的战士们面对边塞 荒凉的关山,孤寂凄 清,举头望见那千里 与共的明月,思念起 故乡的亲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