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塞课件PPT

出塞课件PPT


看到这样的诗题“塞”,你 想到了什么?用词语描述。
环境恶劣、 战事频发、 生死惨烈、
王昌龄 字少伯,京兆万年人。唐代著 名边塞诗人。他是盛唐时期最 富盛名的诗人之一,有“诗家 天子”之称。七绝与李白齐名, 被视为“神品”。代表作有 《从军行》、《出塞》、《闺 怨》、《芙蓉楼送辛渐》等。
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 明月 汉时关,塞


万里 长征 人未还。
但使 龙城 飞将在,
不教 胡马 度阴山。
出塞:乐府旧题。 就是到边防线上 去戍守边疆。
秦朝
只要, 要是
汉朝
不让
外族入侵 的骑兵
塞,边塞。
边关 没有回家
“飞将军” 李广 越过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从遥远 的家乡来守边关的战士们还不能回到家乡。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1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出塞》
自古以来,边疆的战争不断,不 少诗人都曾经写过描述边塞军队生 活的边塞诗,而边塞诗中最有代表 性的压卷之作,就是我们今天要学 的这首——王昌龄的《出塞》。
《出塞》的“塞”指的什么? “出塞”是什么意思?
塞:边关,关塞。
出塞: 到边关去守卫边疆。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有李广这样的大将守卫边关, 就不会让胡 人的骑兵和战马越过阴山南下入侵我们了。

我国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 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 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 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 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在“明月”和“关”前面加上“秦时”和 “汉时”这两个时间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将士们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想象说话:
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 儿子说__________。
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 丈夫说____________。
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_________。
➢ 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多大的灾难啊!这句 诗包含着诗人怎样一种感情呢?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站在这冷清的月色下,望着茫茫的黄沙,耳听着 呼呼的风声,边关的诗人和将士们心中会涌起 怎样的盼望?
期盼能有像李广这样的大将。
➢ 边关诗人和将士们心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期盼?
因为有了李广将军 因为有了李广将军 因为有了李广将军
➢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和希望?
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们的同情。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阴山:
阴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山脉。 自古以来是中原地区抵 挡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 阴山这边,就是我们可 爱的家园,怎能任由侵 略者践踏?
李广
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元 光六年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拿来一 张网将他困住,然后用几匹马拖着他走。机智过人 的李广看准时机,猛然从随行的匈奴身上夺过一把 弯刀,将网割破。当其它匈奴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 时候,李广已经再用那把弯刀连杀了数人,跃上一 匹快马,逃离了匈奴的阵地。要知道这一连串的事 情,只是发生在短短的十几秒钟之间。匈奴人以为 李广是神,懂得飞天遁地,自此便称李广为“飞将 军”。更神奇的是,因为李广的名字威震边疆,据 说匈奴人的婴儿夜晚哭啼,一但在耳边说出李广这 个名字,婴儿就马上不敢哭了。
说明边塞上的战争经历了很长时间, 经历了许多朝代,从未停止。
➢ 出边塞戍边的将士们, 为什么不回家呢?
战事频繁 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 我们应该用 (凝重 )
的语气读征人不能回 家的事实.
➢ 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将士 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 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 什么呢?
诗人多么希望朝廷能早日任用像 李广这样的良将,多么渴望早日平息 战争,使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啊!
这首诗寥寥四行,却把征人 对家乡的思念,对良将的渴望,对 国家的期盼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 这首诗不愧被称作唐代七绝的压卷 之作,让我们合上书,一起来背一 背这首千古绝唱吧。
谢谢观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