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篇一:水利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水利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专业:姓名:学号:前言工程地质学是调查、研究、解决与各种建筑工程活动有关地质问题的科学。

研究工程地质学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建筑物场区的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物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对工程建筑地区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措施,以保证对工程建筑物进行正确合理的选址、设计、施工和运营。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动,为此,必须首先了解自然。

环境地质条件是与水电工程关系最密切、最重要的自然条件。

任何工程都必须首先详细查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作用,然后结合其特征才能做出正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由此可见水利工程地质的实习是至关重要的。

一、实习目的1. 通过实习巩固课堂学的基本理论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扩宽视野培养实际工作的能力。

2. 通过野外的实地实习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3. 通过实际考察了解一些典型的地质现象掌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实践技能。

4. 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

5. 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集体观念二、实习时间2012年11月17日星期六三、实习工具罗盘仪四、带队老师xxx五、实习内容1、认识中卫大柳树冰沟的基本面貌与岩层的产状及特征。

2、了解一些断面断层的形成和褶皱的形成。

3、观察了中卫大柳树水电站的大坝规划选址及地质测量情况。

具体实习内容:一、学习了解冰沟地质条件我们一行人在老师的带领下乘车来到了冰沟的入口。

冰沟是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大柳树的一个大峡谷,两边高山耸立与黄河正交。

地质条件多为寒武纪变质岩、褐红色的泥岩、页岩、泥盆纪粉砂岩及淡红色的含砾粗砂岩、砂砾岩、砾岩所构成。

冰沟入口的地质环境为变质断层带,是非常典型的D断层。

学习了解完冰沟入口的地质环境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沿着冰沟向山谷深处前进,来到了一处地质条件比较典型的地方。

此处为典型的F7断层。

岩石构造多为泥盆纪的红色岩石。

岩石的产状为层积岩,并且因为它受到地壳运动的挤压,受切应力作用有明显的剪切破坏面。

此处的岩石因其形成过程中层与层之间年代不同,有的虽然年代相同但季节不同致使层与层之间形成夹层。

但是此处岩石特性大体一致。

岩层之间的胶结方式为铁质胶结岩石坚固、强度高抗水性及抗风化能力强,仅次于硅质胶结方式。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一处新旧地层相交叉的构造面处此处岩石为第三期形成的岩石,层理明显。

产状为有两套形成年代不连续的两道地层相交叉,新的地层大致与当地地平平行,旧的地层从左下方斜插与新的地层相交。

居此地不远处有一处附近工矿企业,及其他工程弃渣场。

因为此处地质构造多为泥盆纪岩石构造,岩性松软、强度小,为了防止山体的塌落滑坡、弃渣的塌落堵塞山谷认为的在此处修建了挡土墙。

这正是人们了解研究地质条件,科学安全改造自然,利用地质学服务人类的见证。

下一站我们来到了一处有明显褶皱的的地质断面前。

结合此处的褶皱地貌老师又为我们深刻的讲解了有关褶皱的知识。

褶皱构造是岩层在构造运动中受力而形成的连续弯曲变形。

而组成褶皱构造的单个弯曲则成为褶曲。

绝大多数的褶皱是在水平挤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但也有少数是在垂直力或力偶作用下形成的。

褶皱是最常见的地质构造形态之一,在层状岩层中最常见,在块状岩体中则很难见到。

褶皱的基本形态就是背斜和向斜。

按照轴面和两翼岩层产状又可分为直立褶皱、倾斜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和翻卷褶皱;按枢纽的产状分为水平褶皱和倾伏褶皱;按岩层弯曲形态分为圆弧褶皱、尖棱褶皱、箱型褶皱、扇形褶皱、挠曲、穹窿和盆地构造;按褶皱的组合分为复背斜和复向斜。

此处褶皱为一个局部的背斜、倾斜褶皱。

接下来我们又认识学习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

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等。

地质罗盘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磁偏角的校正。

1、岩层走向的测定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

因为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可以两边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我们利用地质罗盘测得当地岩层走向大约为东南90到100度2、岩层倾角的测定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岩层的真倾斜方向测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测得的倾角是视倾角。

视倾角恒小于真倾角,也就是说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真倾角,层面上视倾斜线与水平面之夹角为视倾角。

野外分辨层面之真倾斜方向甚为重要它恒与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于使之在层面上滚动或滴水使之在层面上流动,此滚动或流动之方向即为层面之真倾斜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角。

经测定当地岩层的倾角大约为50到60度。

在认识了解完冰沟的地质状况后我们又乘车来到了宁夏中卫市的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考察基地。

在2002年国务院批准的《黄河近期治理开发规划》中,将黄河大柳树工程列为黄河干流综合治理七个控制性水库工程之一,与龙羊峡、小浪底构成黄河干流上三个最为重要的骨干梯级,成为全河水沙调控体系的主体部分。

规划中的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干流黑山峡出口以上2km处、宁夏中卫市境内,距中卫市区30km,是黄河上游最后一个能建高坝大库的理想坝址。

坝址处控制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占流域总面积的%;多年平均径流量336亿立方米,占黄河总径流量的58%;多年平均输沙量亿吨,约为黄河总输沙量的十分之一。

大柳树水利枢纽建设开挖条件好,开挖量小,并且此处地形便于利用山谷明渠导流,从而降低建设成本。

枢纽建筑物由拦河大坝、两条泄洪洞、一条深孔排沙洞、五条发电洞和电站厂房组成。

拦河大坝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坝顶长710m,总库容110亿m3,经水库冲淤平衡,50年后可永久保留56亿m3的调节库容。

发电站装机容量200万kw,年发电量78亿。

施工期年,按2002年第二季度物价水平计算,总投资亿元。

大柳树水利枢纽的开发的任务是:优化配置黄河水资源,缓解下断流;改善水沙条件,减轻河道淤积萎缩;为自流和低扬程灌溉创造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保障粮食安全;发电;宁蒙河段防洪防凌;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进行水量调节等。

大柳树水利枢纽的主要效益有调水、发电、生态。

大柳树工程建成后,防凌调度距离可缩短400公里;8000万亩退化草场将得到封育保护;宁蒙河套近116万亩实现自流灌溉,还能从根本上解决百万群众的吃水问题。

它的开发建设,对充分利用黄河水利水能资源和干流综合治理,推动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改变西北地区干旱面貌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贫穷人口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等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结束语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在诸多地质构造性质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收获了大学的课堂里没有的许多东西,不仅学到了地质方面的许许多多的知识,也学到了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与方法,学会了怎样学习,也学会了把书本的知识与实际结合,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关心地质情况,继续学习,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让我看到了工程地质这门学科的深厚的知识底蕴,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的熟悉哪里才是最好的水利工程的建筑地质。

根据地质的勘测可以采取施工措施。

它让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我们在野地实习的能力,给予了我们工作的基础实习很快过去了,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我们学到了很多,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都会对我大有帮助。

篇二:水利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水利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实习地点:玉山县双明镇实习日期:—实习班级:实习姓名:刘鹏(2011011181)指导教师:杨普济、唐春目录绪言第一章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人员...................................实习目的...................................实习要求...................................1. 7实习准备...................................实习路线...................................实习主要内容...................................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问题评价......................内业工作...................................第二章实习区域概述................................. 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七一水库基本情况绍.............................第三章实习总体过程................................实习第一天5月7日... ........................地下岩溶景观简介 (13)第四章实习总结与感想 (15)绪言常言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而实习正是理论知识与实地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从理论到实际,用哲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一次飞跃。

我们有了理论知识,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很高的分析实际眼前的问题,只有把学到的理论应验于实地,用理论来知道实践,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了解地貌学。

这种从理论上的认识到真正亲临现场去分析问题,就是一次飞跃。

因此,应该把实习看成是从理论到实际的过程,把自己对每一种地貌类型的认识看成是自己在认识论上的一次飞跃。

通过一周的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水利工程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

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地质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