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富家团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宣传片解说词

富家团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宣传片解说词

《孽龙故乡——富家团》解说词
鸡冠、蛇身、凤尾,传说孽龙由金鸡产蛋、蟒蛇孵化而成,因而长成了这身独特的模样,它也是中国唯一由一人舞动的龙。

2011年5月,孽龙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种别具风味的孽龙文化,孕育于湖南西部的芷江侗族自治县土桥乡富家团村。

(出片名:孽龙故乡富家团)
这是一个世外桃园般的小山村,群山环绕、土地肥沃、侗民世世代代过着自给自足、悠然自得的农耕生活。

自480年前田姓祖先来此定居后,开枝散叶,已历35代。

如今的富家团,共有十个百年侗寨、386户1487人。

富家团的民居大都为一正两横的三合式院落,正屋为三柱三瓜结构,中间为堂屋,两边为厢房,是待客和给长辈居住的地方。

左边横屋是儿孙居住的房子,右边模屋则为三屋吊脚楼,底层养牲畜和堆放柴草、农具,中间一层是客房,最上层为观赏风景和晾晒衣物的地方。

虽然已经进入现代社会,但富家团的侗民依然保存着传统的家庭用具。

这印花的雕床和衣柜、老旧的石磨和石对、古朴的蓑衣和斗笠,仿佛在向我们讲述富家团先民开垦破荒的古老历史。

这座上百年的老院落,据说是孽龙创始人田希佳的故居。

窗上的雕花历经百年风雨,依然清晰可见,特别是那一条条
缠绕在窗格上的孽龙,栩栩如生、似乎要破窗而出。

田老先生虽已过世多年,但他扮土地、舞孽龙的遗物依然保存在这间老屋里,他传承下来的孽龙文化,在今天的富家团得以发扬光大。

(效果声)
据传说,孽龙幼时顽劣,但龙归大海后,改邪归正,成为护佑富家团风调雨顺的吉祥之龙。

逢年过节、春播秋收,富家团的侗民都要举行庄严的祭龙仪式。

(仪式)
祭龙之后,侗民就会舞动孽龙走村进寨、驱散瘟疫、祈求安康幸福,丰收平安。

(同期声)
舞完孽龙,锣鼓手还要来到侗寨后山敲起“闹年锣”,那锣鼓声响遏行云,在各个侗寨间久久回荡。

(同期声)
闹年锣响过以后,寨子里的侗民就会围扰在一起,哼唱一段富家团口耳相传的土戏自娱自乐。

(同期声)
每年春播时,富家团侗民不仅要舞孽龙,还要开秧门。

用新鲜的禾苗擦去手上的污垢,可保插秧时手脚不会腐烂。

高声喊唱一段四六八句,祝福自已和乡邻今年有个好的收成。

(同期声)
富家团的“万年线”稻米自古闻名,用其酿出的米酒香醇沙甜。

如今,富家团村已成为国家级的制种基地。

富家团侗民自古就有将野生葡萄移栽房前屋后种植的传统,如今,这种野生的高山葡萄已成为该村的一个特色产业,产品远销广东、云贵川等省。

与此同时,特色香柚、绿壳鸡蛋、罗山毛尖等当地物产也成为拉动富家团经济的特色产业。

今天富家团,以孽龙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不仅得到保存和发扬,而且经济发展、生活富足,全村侗民正以崭新的面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