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我国的城市建设进程加快,房屋建筑工程规模变得越来越大,从而对混凝土的需求量日益加大。
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在现代房屋结构施工建设中应用非常广泛,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的质量。
因此,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与质量控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策略
调查显示,混凝土的施工占了我国各项建筑工程相当重要的比例,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对建筑物的安全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因此,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加大探讨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的每一道工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和质量。
一、施工准备
(1)在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之前,需要从而整体上把握混凝土的施工概况,应该先做好对施工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施工中要注意的问题要详细说明,强调梁板、梁柱与剪力墙的混凝土标号的控制,以及间距、振捣时间等等事项。
此外,还应该对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等设备的规格尺寸进行检查,使其偏差值符合国家验收评定的标准。
(2)在施工阶段,实时跟踪天气变化情况,根据工程的需要,对该地天气变化情况进行掌握,将浇筑工程中所必备的防雨防暑物
资事先准备好,对钢筋和模版进行预检,符合标准之后,才能开始浇筑,从而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二、原材料的选择
原材料是混凝土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根据施工的实际选择上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并使用符合施工实际的材料级配,使混凝土的配方比得到优化进而减少混凝土的裂缝,最终提高施工质量。
(1)水泥
水泥石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胶凝材料,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关键。
然而,若选择的混凝土不符合要求则将会引起混凝土施工缺陷。
例如,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就是水泥水化从而产生水化热造成的,因此,务必要选择质量有保证的水泥。
严格把好进场水泥的质量关,一定要在进场时对水泥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进行严格的验证,同时必须对进场水泥进行相关检测,如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胶砂强度以及细度等项目,从而确保其质量合格。
(2)骨料
骨料的选择也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事项,科学、合理地选取骨料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保障。
对于混凝土的选择要选择强度高、质量高、级配良好、裹粉少、物理化学性能较为稳定、同时不含有机杂质和盐类的粗细骨料。
粗骨料最好选用最大粒径不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大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的自然连续级配和碎石。
细骨料则最好选用中粗砂,同时,宜选用河沙,确保混凝土
的施工质量。
(3)外加剂
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选用较为适宜的外加剂,同时选取合适的外加剂掺量,从而减少混凝土的开裂现象并避免混凝土结块。
而混凝土中一种具有极好防裂效果的外加剂是粉煤灰,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后能够有效的使混凝土的脆性以及干缩性得到改善,同时还能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4)配合比
首先,应根据原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和施工的实际要求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要进行认真的设计,并通过试配实验来确定施工中应采用的配合比。
此外,应在满足了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抗渗抗裂、泵送混凝土流动性的要求以及混凝土各项性能要求的情况下,选水灰比小且水泥用量少的混凝土配合比,从而减少水泥的水化热,并降低混凝土的施工成本。
一般情况下,普通的民用建筑工程宜采用等级在c20—c35范围内的中低强度混凝土,而不能采用高强度的混凝土。
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阶段一定要重视关键部位的抗裂设计,对抗裂的薄弱部位要进行严密的计算,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使达到减少裂缝的可能。
例如,在混凝土构件的凸起处、凹陷处等关键部位,一定要对钢筋密度进行合理的设计,让钢筋间的距离能小于1m。
对阔度和占有体积较大的,不仅要对钢筋的密度进行合理的设置,还要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梁纵向截面配筋率。
三、混凝土浇筑技术
1、底板以及墙体浇筑
房屋建筑地下墙体在底板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将施工缝放置于反梁的30cm之上,同时在浇筑之前应填充5-10cm以及与混凝土相同比例的石子砂浆,并按层次进行浇筑,而后再进行振捣。
而房屋建筑的浇筑厚度则应结合实际的状况,根据施工现场所使用的振捣棒进行决定,将其长度保持在1.25倍。
尤其应注意相关梁旁边以及底部应使用插入式的振捣棒进行振捣密实,在振捣过程中注意不要碰到钢筋。
梁、柱等各项钢筋浇密的位置应使用直径相对较小的振捣棒,同时还应增加振捣棒的棒点密度。
2、梁板的浇筑
梁板的浇筑是从一端开始,根据两层高度进行分层次浇筑,并且还应配合好振捣以及下灰,从而保证混凝土能沿着梁底的方向顺利向前推进。
当浇筑到模板底部之后与板一起浇筑。
梁混凝土要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施工,振捣器施工当中应快插慢拔,保证插电均匀,保证振捣细致,模板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使用平板式振捣器,由此才能混凝土表面平整。
而后再使用木板抹平。
一定应严格控制顶板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为了使墙柱模板能支立。
最后,应请专门的人员进对成品上的混凝土斑块以及落地灰进行清理,无论在浇筑结束后或者是在浇筑过程当中都应注意。
3、墙柱混凝土的浇筑
在墙板位置的混凝土也应进行分层浇筑,下料的位置应分开布
置,通过循环浇筑的方式,并且堆放混凝土高度不能超过1m,而在混凝土的倾落度不超过2m,若是使用串筒以及溜槽进行下灰。
应在墙体洞口位置在浇筑过程中应注重混凝土高度一致,由于保证浇筑完毕之后进行同时振捣,由此能防止洞口发生形变,并且洞口位置下模板处应开口进行补充振捣,从而能有效防止漏振。
四、混凝土施工工序管理
1、做好混凝土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
应在建筑企业内部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混凝土施工的不同工序之间应责任到人,由此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职工工作考核制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对职工的行动进行约束。
有效提高其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意识以及质量意识。
另外应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混凝土施工培训工作。
从而有效提高员工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过程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当中的加水时间,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应对电子计量装置进行检验,在明确加水之后,应严格私自改动加水。
3、混凝土施工的检查工作
其次应做好混凝土施工工程当中的检查工作。
首先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在未添加外加剂之时,应保证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在加入外加剂的状况之下,应延长一分钟的时间,其次还应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入料顺序,应按照石子、水泥、黄砂,而后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水,材料数量应称量标准,最后还应对混凝土搅
拌混合物坍落度进行间断性检查,对混凝土保水性和粘聚性。
参考文献:
[1] 张广振,李云钦.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探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17) .
[2] 黄卫兰,林华.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初探[j]. 价值工程. 2010(19).
[3] 陈汉阳. 论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j]. 广东科技. 2009(02) .
[4] 杨猛. 探究民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j]. 科技风. 2009(24) .
[5] 梁兆忠. 试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8) .
[6] 魏娜,王锐. 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