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1.1、河南天佑住宅小区工程1#、2#工程施工图纸1.2、河南天佑住宅小区工程1#、2#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3、有关施工规范及规程:(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3)预拌混凝土国家标准(GB14902—94)(4)砼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95)(6)河南省优质结构工程评审标准(DBJ41/T058-2004)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河南天佑住宅小区工程1#、2#工程位于郑州市金水路与商贸路交汇处南300米,总建筑面积57173.4 m2,每栋面积为28586.7m2。
基础底标高为-8.050m~-5.200m。
场地±0.000绝对标高为94.100m,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体系,地下一层,地上25+1层,采用筏板基础,基础设置后浇带。
2.2、混凝土工程概况本工程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如下表:2.3、结构截面尺寸:(单位:mm)12.4、重点、难点分析本工程位于郑州市金水路与商贸路交汇处南300米,现场为多家施工单位施工。
地理位置显要,环境特殊,场地非常狭小,为了满足基础底板混凝土的连续作业,混凝土运输的调度组织以及长时间施工带来的扰民问题成为混凝土工程的重点难点工作。
故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等资源的合理组织和调配是本工程质量及工期完成的关键,施工中必须提前作好各种计划,强化管理。
三、施工安排3.1、工程质量、管理和工期目标:3.1.1、工程质量目标:所有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质量标准省优(中州杯)。
3.1.2、工期目标:本工程计划于2007年5月1日开工,2008年10月31日竣工,总工期550日历天。
施工中各阶段施工时间严格按甲方要求的节点工期控制。
3.1.3、文明安全施工目标:杜绝死亡事故,确保河南省建筑工程文明安全工地。
3.1.4、现场环境管理目标严格贯彻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创造绿色生态环境、建设人文施工现场。
3.2、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领导小组,确保施工安全生产、工程质量、进度和后勤保障等工作。
工程部、技术部、质检部加强对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安排、交底和检查等过程控制。
小组成员及具体分工如下:组长:赵贵南2副组长:齐光技术负责:李广明组员:马英仲、张平如、刘树金、王贤、段清瑞赵贵南:负责混凝土工程全面管理工作。
李广明:负责混凝土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及方案、相应纠正措施的审批。
齐光:负责混凝土工程的现场组织、协调、检查、监督管理工作。
张平如:负责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刘树金:负责混凝土工程的技术交底及现场调配工作。
马英仲:负责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及成品保护工作。
王贤:负责混凝土工程技术资料分析、收集、整理、归档。
段清瑞:负责混凝土工程的试验管理工作。
3.3、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底板混凝土:2007年6月15日至2007年6月30日。
地下室:2007年7月1日至2007年7月10日。
主体结构:2007年7月11日至2007年12月8日。
3.4、劳动力组织:根据工期安排计划混凝土工65人:其中混凝土浇筑振捣35人、抹平15人、拆装泵管10人、地泵操作3人、现场调度指挥2人。
四、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班组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
书面交底签字齐全,口头交底有记录。
4.1.2、组织各部门有关人员认真学习、熟悉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查阅相关安全、质量规范,找出混凝土工程中变标号变外加剂、安全质量施工注意点等,对设计中的难点及不详之处及早的解决,做到施工中重点突出,心中有数。
34.1.3、针对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论证,找出问题根源,提出措施,并在施工中予以解决。
每次混凝土浇筑完及拆模后,组织各工序施工骨干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员进行检查、评审,找出存在缺陷及解决办法,落实整改措施,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4.1.4、组织本工种管理人员、相关技术施工人员学习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学习总结以往在争创“中州杯”活动中取得的经验,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并吸收、运用到实际施工中。
4.1.5、测量员提前在模板四周及底板中间的钢筋上测量标注好标高控制点。
4.1.6、认真学习有关泵送混凝土、预拌混凝土施工技术和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有关文件、规程,在商品混凝土委托中,对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提出明确要求。
施工时要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派调度人员随第一辆罐车到现场,配合现场技术人员在现场验收,对合同有关技术要求认真核对,不合格品坚决退场。
4.1.7、加强试验管理工作,试验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提前做好试验计划,试块留置及送检符合规范要求。
4.2、材料准备该工程全部使用商品砼。
商品混凝土厂家由甲方、监理和乙方共同选择,决定使用郑东商品砼搅拌站提供的商品砼,提前与厂家联系,提出书面的技术、质量要求。
4.3、对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要求按照公司要求填写《预拌混凝土使用申请表》,批准后作为合同副本。
4.3.1、材料要求:采用河南孟电集团生产的P·O32.5级水泥,采用连续级配较好的鲁山中砂。
含泥量小于2.50%,泥块含量小于1.0%,采用连续颗粒级配较好新密产的5~25mm碎石,含泥量小于1.0%,泥块含量小于0.5%,压碎指标值小于12%,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10%。
钢筋砼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有氯化物的水泥和外加剂、掺合料。
4.3.2、试验要求: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必须根据混凝土申请单上的设计标准强度、选用的水泥品种、砂石最大粒径和外加剂、掺合料等进行混凝土预配,得出最优化配合比。
要求预拌混凝土厂家在施工现场和现场试验员及质量检查员一起做混凝土试验试4块,统一编号,送试。
4.3.3、交货与资料:交货时预拌混凝土厂家必须按工程名称提供每一运输车预拌混凝土的发货单。
厂家要按工程名称、分混凝土品种等级提供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同时要提供:混凝土配合比的报告单;砼含碱量、含氯量的计算书。
砼放射性指标的检测报告;4.3.4、塌落度要求:基础底板 120㎜±20㎜,水平构件140㎜±20㎜,垂直构件160㎜±20㎜。
4.3.5、服务和运输现场工程部根据计划安排,提前6小时通知预拌混凝土厂家,要求必须按时交货。
预拌混凝土厂家要根据交通情况和混凝土浇筑量,合理调配车辆,同时注意防止罐车堵塞造成车内混凝土发生离析,坍落度变化过大以及产生初凝现象,因此要及时与现场沟通联系。
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原则不大于1.5小时(初凝时间控制,根据从搅拌站运输到现场的时间、混凝土浇灌完成的时间、下一周期浇筑到此部位的间隔时间以及考虑1小时富余时间之和──可按4~6小时左右考虑)。
每次商品混凝土浇筑前,要有混凝土搅拌站的开盘报告,混凝土要有配合比清单,现场设置专人每车均做坍落度试验,设专人记录罐车路上时间、现场等待时间、浇注时间,核对是否超过初凝时间,不符合要求的坚决退回。
施工现场禁止对预拌混凝土随意加水。
没有预拌混凝土厂家主要技术人员在现场指导,不允许对塌落度损失已经超出规范的预拌混凝土添加外加剂等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混凝土厂家根据掺和料和使用的外加剂进行实验,确定塌落度允许损失值)。
4.4、机具准备:混凝土现场运输采用4台HBT60C型混凝土泵,每座单体各设置2台,满足浇筑需要,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预拌混凝土厂家根据浇筑量、浇筑速度配备足够的罐车及泵管。
54.5、人员准备该工程结构展开流水施工后,需要连续浇筑,现场浇筑时配备两名砼专职工长,一名质检员和一名试验员。
施工队配备砼工人65名,确保浇筑时人力需要。
4.6、现场准备4.6.1、浇筑混凝土前钢筋隐检、模板的预检完成,浇灌申请齐全,各种专业预埋全部安装到位并通过监理检查。
4.6.2、小型机具如振捣器(30棒、50棒、平板振捣器经检验试运转合格)、低压安全手把灯、铁锹、抹子等准备齐全。
4.6.3、泵管安装完毕,浇筑砼用架子及走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验合格。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5.1、混凝土浇筑的流水段划分:根据1#、2#楼体量相当的特点,组织同时施工、分别流水。
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基础底板采用连续浇筑;结构施工时,根据楼体结构形式划分为3个施工段,采取组织平行流水、立体穿叉作业,实现合理、连续而有节奏的施工。
主体结构施工段与地下墙体、顶板的流水段划分相同。
6根据本工程特点,1#、2楼根据进度情况分别组织混凝土施工作业。
其中,1#楼浇灌顺序为自东向西,即按照Ⅲ段→Ⅱ段→Ⅰ段的顺序;2#楼自西向东浇灌,即按照Ⅰ段→Ⅱ段→Ⅲ段的顺序。
具体划分如下图。
1#楼Ⅰ段 Ⅱ段 Ⅲ段2#楼Ⅲ段 Ⅱ段 Ⅰ段结构施工流水段划分示意图5.2、混凝土输送设备的设置及技术要求:5.2.1、输送泵选型:根据本工程施工泵送需要,并考虑现场电力资源比较紧张的实际现状,确定选择HBT60型内燃固定式高压混凝土输送泵作为输送设备,其各项指标满足使用需要,且有较大泵压余量(验算见后)。
本工程主体结构最高处约79m,混凝土输送泵选用HBT60型输送泵,泵管直径φ125,±0.00以下结构施工时每单体设置2台混凝土泵,并增设1~2台汽车泵;±0.00以上结构施工时各设置2台混凝土泵,并配备25m布料杆,4层以下主要以汽车泵进行辅助输送,确保混凝土浇灌连续,保证浇灌质量。
选用设备技术参数:(参考型号)规格型号:“中联”HBT 60c-1816主机功率:181KW 最大泵送压力:15.7Mpa理论输送量:71 m3/h 外型尺寸:6250×2100×2675mm5.2.2、混凝土输送泵的位置设置7根据本工程场地条件及施工需要,泵体布置在现场南侧的硬化地面上。
两台HBT60型混凝土输送泵分别设置于各段的交汇处,这样便于混凝土的输送。
5.2.3、泵管的布置5.2.3.1、浇筑基础底板、顶板混凝土时,输送管沿基坑边缘铺设至浇筑施工段,再沿基坑垂直铺设至浇筑作业面,然后接到布料杆位置处。
5.2.3.2、布料杆位置随混凝土浇筑位置随时移动。
水平输送管在地面及作业面上通过支架固定。
垂直管下端的弯管采用曲率半径1m的90°大弯头,并设支架紧固,承受垂直管重量。
5.2.4、管道铺设:5.2.4.1、向下垂直泵送时,利用钢管支架将垂直管道与结构卡牢,减少管道水平方向震动幅度。
同时用钢管水平卡住泵管接头下端,以承受泵管重量。
泵管连接必须牢固、稳定,各管卡位置不得与地面或支撑物接触,管卡在水平方向距离支撑物≥100mm,距离地面≥100mm,接头密封严密(垫圈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