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标6工区八局)连续梁监控测量观测方案

(3标6工区八局)连续梁监控测量观测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J H T J-3标段
(DK531+412.98~DK551+794.10)
连续梁监控测量观测方案
批准:
审定:
校核:
编制:
中国水电集团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三标段项目经理部六工区(八局)
二零零九年五月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2 施工监控的目的、内容及施工阶段测试工作 2
3 测量作业依据 4
4 平面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 5
5 施工监控测量的方法 5
6 测量精度及质量保证措施8 6.1 测量精度保证措施8 6.2 测量工作质量保证措施8 附录:人员资质、仪器鉴定证书
一工程概况
京沪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也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由中国水利水电集团总公司承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三标段六工区里程范围:DK531+412.98~DK551+794.10,正线里程长20.38112 km,共设置站场1座、桥梁5座、路基3段。

在本段施工里程内的各桥墩之间共有每联三跨的连续梁三联,分别位于辽河1号特大桥15#~17#墩之间(40+56+40m)、27#~29#墩之间(32+48+32m)和辽河2号特大桥262#~264#墩之间(40+56+40m)。

其中,32+48+32m连续梁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40+56+40m连续梁采用悬臂灌筑法现场浇筑施工。

二施工监控的目的、内容及施工阶段测试工作
1、施工监控目的
京沪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道床部份采用II型板,需要桥面与轨道底面设置有滑移层,因此梁面的控制精度要求较高。

由于连续梁悬罐施工过程中需要分阶段悬罐和张拉施工,并且要进行体系转换,线性控制直接影响到成桥后桥梁的结构受力和轨道板施工。

施工监测是施工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监测的目的就是在悬臂施工过程中,通过监测主墩和主梁结构在各个施工阶段的应力和变形,来达到及时了解结构实际行为的目的。

根据监测所获得的数据,首先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其次保证结构的受力合理和线形平顺,为大桥安全、顺利地建成提供技术保障。

本次监测控制的目的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观测连续梁在施工过程中的挠度、横向偏移等情况,确保结构的可靠度和安全性,保证桥梁成桥桥面线形及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②、观测连续梁桥在施工过程中及成桥后主梁截面的应力状况,掌握施工过程箱梁内力,使施工过程中不致产生过大的不合理内力及残余力、裂缝,应对其主要截面进行内力监测。

③、通过所获得的连续梁和桥墩在施工各阶段中变形的综合信息,进行施工的日常管理,对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为优化和合理组织施工提供可靠信息,并指导后续施工。

2、施工监控的内容
墩台身沉降变形、支架及基础弹性和非弹性变形、托架弹性和非弹性变形、立模中线和标高、混凝土灌注后梁部线形、预应力张拉后梁部线形、合拢张拉后30天箱梁线形、连续梁铺设轨道板之前线形。

3、施工阶段测试工作
⑴、测试周期
在施工期间,每进行一个施工循环,就进行一个循环的监测,监测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立模时和混凝土浇注前底模立模标高;
②、粱段混凝土浇注后同时测现浇梁段底模和梁顶观测标识
标高,并将该粱段的高程测点从梁底移至梁顶(梁顶标高还要减
去露出的钢筋头高度);
③、粱段混凝土浇注后,对所有已浇梁梁顶观测标识观测一
次,据此确定梁顶标高和梁的位移变化情况;
④、在预应力张拉前、后进行测试,以判定本循环结构上施
加的荷载对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及预应力的作用效果。

⑵、测试时间
为了消除或减弱环境温度及气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每次测试时间定在大致相同的时间范围内,一般宜在早晨6:30前结束当次测试工作(高程与变形的测试宜在凌晨5:00~6:30进行)。

⑶、中跨与边跨合拢前各进行主梁前端24小时变形观测(从早
上6:00到次日早6:00每2小时观测一次)。

⑷、主桥合拢后、预应力张拉前、后各测量一次。

⑸、二期恒载后全面进行主桥线形观测一次。

三测量作业依据
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2、《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5、《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
6、连续梁设计文件
7、《京沪高铁三标段悬灌连续梁施工监控作业指导书》(京沪高铁三标项目部2009年4月)
8、《连续梁施工监控管理办法》
四平面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
平面坐标系统为WGS-84坐标系,其GPS控制网平差所采用的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7°18′,投影面大地高程取70.0m,X加常数为1234km,Y加常数为500km。

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五施工监控测量方法
根据《京沪高铁三标段悬灌连续梁施工监控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及要求,通过实地踏勘,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连续梁监控测量工作方便、准确的实施,拟采用原施工控制网及沉降监测网的控制点作为连续梁施工监控工作基点。

1、投入仪器及人员情况:
⑴、仪器配置
⑵、人员配置
2、测试截面及测点布置
根据施工过程测试控制目的要求,位移测点布设位置如下图所示:
865432101'2'3'4'5'6'7'
7
位移(标高)测点纵向布置示意图
墩顶主梁截面、每粱段前端均布设位移测点;立模是测底模板(一
般设5-7个测点),该粱段混凝土浇注后测梁顶面(提前埋设钢筋头,每测试断面埋设3个,分别在梁断面两边缘和中点,如下图所示)。

位移(标高)测点截面布置示意图
3、施工精度控制
立模标高允许误差:±2mm;相邻节段相对标高误差不超过0.3%(附加纵坡)。

4、主要技术指标
沉降变形观测的主要技术指标
根据《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及《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有关技术要求确定沉降观测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表.4.1 沉降变形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表4.2 沉降变形观测点的技术要求和观测方法
表4.3 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mm)
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表4.4 二等水准测量仪器主要技术要求
六测量精度及质量保证措施
1 测量精度保证措施
①严格按照作业技术依据的要求执行。

②严禁使用未经法定计量单位检定的仪器和计量工具。

③所有测量数据反复检查,认真计算,测量成果表有仪器编号及测量人、计算人、审核人签名。

④所有测量控制点的埋设必须可靠牢固。

⑤测量控制点和水准点必须定期复测。

2 测量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①明确各级岗位质量责任制,加强测量过程控制。

首先必须按队岗位职责的要求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才能够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开展工作,主要负责人要对各岗位人员技术交底;如发现新问题,应及时对计划任务进行符合实际的调整,与原方案有较大变动时需经原审批者批准,方可实施。

外业测量要符合规程规范和大纲(计划单)的要求,原始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完整、清晰,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要进行认真的检查、校对、签署。

对所有人员技能培训一定要认真对待,
首先集中培训,然后分组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培训;做到培训不完整不放过、交待任务不清楚不放过。

按施工局程序文件的有关要求,有针对性地认真开展现场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②加强对测量项目的安排和管理工作,确保文件按期交付。

为了保证测量资料按时交付和满足设计、顾客的工期要求,根据工程情况和现有测量人员合理安排工程人员及岗位,制订严密的作业计划,并对作业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