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纲要细则

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纲要细则

第一篇准备阶段第一章图纸会审技术管理要求第一节图纸会审流程图第二节图纸会审控制要点1、技术负责人负责领取图纸:项目经理组织各专业负责人阅读图纸。

2、会审内容:(1)了解设计所采用的设计规范、对工程的特点、难点、关键点的要求。

(2)了解设计意图及要求、景观风格构思、园林种植手法,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要求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3)发现图纸中的错、漏、碰、缺问题。

(4)了解园林建筑的基础、结构、内外装修及机电设计,包括小品、景石等的新材料的抗震设防烈度、防火等级等图纸内容。

3、会审控制要点:(1)设计图纸必须齐全,,并且已经建设单位确认。

若图纸不齐全,在图纸补齐后需要再次进行会审。

(2)会审提出的问题,在设计交底时由设计及甲方给出明确的书面答复。

(3)涉及设备制造厂商的项目,必须由商家出具图纸,经设计与甲方确认后配合实施。

第三节图纸会审检查要求1、会议纪要简明扼要。

2、正确理解设计图纸。

3、内容完整无遗漏。

第二章设计交底技术管理要求第一节设计交底流程图第二节设计交底控制要点1、设计说明书中,对设计内容阐述全面,技术要求明确。

具有完整性、符合性、有效性。

明确设计图纸执行的标准。

明确设计总平面布置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明确图纸中涉及的各类建筑材料及苗木种类、数量、产地要求。

明确园林给水、排水系统;电气及景观照明功能、设计原则。

2、图纸目录中,各专业划分明确、排序及编号清楚。

3、图纸齐全,正确表述设计意图,各专业图纸要吻合。

4、施工图内容有:标明平面位置尺寸;竖向;放线依据;工程做法;植物种类、规格、数量、位置;综合管线的线由、管径及设备选型。

5、主要图纸有:总平面图;放线图;竖向图;种植图;道路铺装及做法详图索引平面;详图;建筑、构筑物详图;园林设备图;园林电气图。

6、总平面索引图中位置尺寸、标高、各详图、节点图位置准确。

7、绿化种植设计符合规范要求,乔灌草搭配合理。

8、设计文件满足地质勘探及水文、气象资料的条件,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及管线等设计合理。

第三节设计交底检查要求1、技术负责人领取图纸并签收登记。

2、项目经理组织并主持设计交底会。

3 、项目经理组织各专业负责人认真读图,深入理解图纸并提出疑问,技术负责人汇总问题,设计交底中由设计解答。

4、技术负责人做好详细的交底记录,归档备案。

第三章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管理要求第一节施工组织设计流程图第二节施工组织设计控制要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施工方案。

4、施工进度计划。

(要有平面流水作业和交叉作业计划)5、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6、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

(应包括各种主材、人力和工种搭配、施工用水电等)7、施工(现场)平面图。

(应包括临时道路、临设、料场等内容)8、技术经济指标。

(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措施)第三节施工组织设计检查要求1、编制、审核、批准应符合规定的程序。

2、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

3、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

4、施工组织设计的可操作性。

5、技术方案的先进性。

6、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健全且切实可行。

7、符合有关规定。

?8、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9、施工顺序合理。

10、施工方案与施工进度计划的一致性。

11、施工方案与施工平面布置的协调性。

第四章技术交底的(技术)管理要求第一节技术交底流程图第二节技术交底控制要点1、工程特点分析,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相应对策。

2、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

3、项目部各专业负责人及各分包方现场负责人参加(参加)技术交底,做好交底记(录)。

第三节技术交底检查要求1、技术交底内容全面、完整,符合要求。

2、交底范围、交底形式与施工项目符合。

3、技术交底记录齐全、完整,主要内容无遗漏。

第二篇施工阶段第一章测量、放线施工技术管理要求第一节测量、放线流程图说明:(1)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接受设计交底,编制项目测量技术方案,报技术总工审批。

(2)项目技术负责人接受建设方提供的现场座标控制点位及测量控制点位,对数据和位置进行校核,在现场做桩进行标识并予以保护。

(3)现场座标控制点位及测量控制点位,测量制图存档。

(4)施工现场布置测量控制网,通常用方格网法。

(4)施工过程测量:依据测量控制网对施工过程中的管线埋设、土方地形、水系、道路、广场、小品、建(构)筑物、绿化栽植等进行定位、高程测量控制。

(5)竣工测量:依据过程中的测量数据将施工的管线埋设、土方地形、水系、道路、广场、小品、建(构)筑物、绿化栽植等的定位及高程测量数据,如实地反映到图纸上。

第二节测量、放线控制要点1、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掌握设计对定位的要求。

2、施工测量要在完成场地控制测量和场地平整后进行。

3、掌握工程进度及现场变化,使测量满足施工要求。

4、保证测量精度要求,做到:(1)测量前校核仪器和工具;(2)测量中不换仪器不换人;(3)对原始测量记录当日存档。

第三节测量放线检查要求1、平面测量控制网测设根据设计图纸给出的测量原点或甲方提供的坐标点,对控制点进行校核,建立平面控制网。

根据主轴线平面控制网,在地质坚固、便于通视、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设置轴线控制点。

2、高程控制网的测设(1)将设计或建设方提供的大地测量点导入工程施工范围内并设固定桩加以保护。

(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采用国家三等水准精度。

场区内至少有三个水准点,水准点间距应小于1公里。

3、放线后进行复合测量第二章土方、地形施工技术管理要求第一节土方、地形施工流程图地基与基础土方施工流程图第二节土方、地形施工控制要点1、园林土方、地形施工控制要点(1)审查图纸。

(2)勘察现场。

(3)编制技术方案。

(4)清理现场。

(5)平整场地。

(6)现场排水设置。

(7)测量控制网。

(8)开挖的顺序和坡度。

(9)开挖的边界和深度。

(10)分层开挖。

(11)修正边缘。

(12)清底。

2、地基与基础土方施工控制要点(1)审查图纸。

(2)勘察现场。

(3)编制技术方案。

(4)清理现场。

(5)平整场地。

(6)现场排水设置。

(7)测量控制网、点。

(8)现场土方平衡。

(9)现场地形堆筑、修整。

(10)现场测量控制。

(11)修正边缘。

(12)清底。

(13)基坑(槽)的挖掘。

第三节土方、地形施工检查要求1、园林土方、地形施工检查要求(1)施工范围和标高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2)可用的表层土清理、保存措施。

(3)土方回填和堆筑逐层压实,达到设计要求。

(4)原有设施和树木采取防护加固措施。

(5)完成地形自然流畅,高低、大小、尺度、外观形态、坡度适宜,符合设计要求;种植土覆盖层厚度、排水符合要求。

2、地基与基础土方施工检查要求(1)场地清除的范围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

(2)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类土层应全部挖除。

(3)回填和堆筑密实度要求应符合规定。

第三章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管理要求第一节地基与基础施工流程图第二节地基与基础施工控制要点1、灰土垫层地基(1)验槽、夯实基槽底。

(2)常用灰土体积配比为2:8或3:7。

(3)铺灰分段分层进行,并夯实。

2、(砂和)砂石垫层地基(1)验槽。

(2)垫层的底面铺在同一标高上。

(3)垫层分层铺设分层压实。

(4)人工级配的砂石,先将砂石拌合均匀,再铺填夯实。

3、碎石垫层和矿渣垫层地基(1)验槽。

(2)挖除软弱土层,基层夯实。

(3)垫层分层铺设和压实。

(4)设置砂框,防止地基土与碎石在压力作用下互相挤入,引起沉陷。

(5)选用适合的碾压法或振捣法。

4、灰浆碎砖三合土地基(1)验槽。

(2)石灰用未粉化的块灰,加水化开或淋成石灰膏使用,砂用中砂粗砂或河砂均可,碎砖可用一般灰砖打碎即可。

(3)灰浆碎砖按体积配比。

(4)铺设厚度及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质量标准。

(5)夯实用人力夯或打夯机。

(6)及时打夯、浇浆、铺砂、整平夯实。

5、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基础(1)混凝土浇筑前基层洒水湿润。

(2)钢筋规格、质量、布筋方法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浇筑保证不空鼓、无麻面、不露筋。

6、毛石基础(1)毛石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缝。

(2)砌筑用灰浆,根据设计要求选用。

(3)砌筑采用铺浆法,砂浆饱满。

7、砖基础(1)砖应符合强度等级,边角整齐、规格一致,无挠曲和裂缝。

(2)砌筑用砂浆和易性好,强度符合要求。

(3)砌筑时砂浆饱满,上下层砖块要错缝。

第三节地基与基础施工检查要求1、灰土垫层地基:垫层用环刀取样,达到设计要求标准和现行质量标准。

2、砂和砂石垫层地基(1)垫层夯实后环刀取样达到中密标准。

(2)分层铺设的厚度、面层的搭接长度达到设计要求。

3、碎石垫层和矿渣垫层地基(1)碎石或矿渣符合要求。

(2)设置砂桩。

(3)适合的碾压或捣实设备。

(4)达到设计要求或图集标准。

4、灰浆碎砖三合土地基(1)配比合理。

(2)夯实均匀,表面平整密实。

5、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基础(1)验槽。

(2)混凝土配比准确,水灰比合理。

(3)配筋符合图纸要求。

(4)混凝土强度合格,符合现行质量标准。

6、毛石基础(1)验槽。

(2)石料符合现行质量标准。

(3)砌筑符合现行质量标准。

7、砖基础(1)验槽。

(2)砖符合现行质量标准。

(3)砌筑符合现行质量标准。

第四章结构施工技术管理要求第一节结构施工流程图1、混凝土结构施工控制要点(1)水泥、骨料、水灰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质量标准。

(2)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质量标准。

(3)混凝土浇筑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2、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控制要点(1)水泥、骨料、钢筋、水灰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质量标准。

(2)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质量标准。

(3)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3、钢结构施工控制要点(1)编制加工方案和工装设计等技术文件。

(2)钢材焊接材料涂装材料和紧固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标准。

(3)各工序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

(4)钢结构安装做好技术准备、机具准备、材料准备和作业条件准备。

4、砌体结构施工控制要点(1)砌体符合强度标准,外形整齐、规格一致、无挠曲和裂缝。

(2)砌筑用砂浆和易性比、强度符合要求。

(3)砌筑砂浆饱满,上下层砖块错缝。

5、竹木结构施工控制要点(1)竹木材料选择的质量标准。

(2)施工的技术要求。

(3)防腐、防蛀、防火要求。

1、混凝土结构施工检查要点(1)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2)现浇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无严重缺陷(蜂窝、麻面、空洞、裂缝、缝隙及夹层)。

(3)现浇混凝土没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2、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检查要点(1)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2)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无严重缺陷(蜂窝、麻面、空洞、裂缝、缝隙及夹层)。

(3)现浇钢筋混凝土没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3、钢结构施工检查要点(1)加工方案和工装设计的技术文件及结构安装的技术准备、机具准备、材料准备和作业条件准备达到设计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