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强迫振动放大因子分析.

汽车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强迫振动放大因子分析.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XX
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题目:汽车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强迫振动放大因子分析指导教师:职称:
2013年 1月 7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12/13 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学生姓名: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汽车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强迫振动放大
因子分析
起迄日期:2013年1月7日~2013年1月18日课程设计地点:机械自动化系
指导教师:
系主任: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3年 1月 7日
汽车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强迫振动放大因子分析
1.应用《机械振动学》知识建立物理模型
建立汽车单自由度振动力学模型
由于汽车在行走时,路面不平,周期起伏路面可看做三角函数,故而可把汽车行走的路面看做激励。

忽略轮胎的弹性与质量,得到分析车身垂直振动的最简单的单质量系统,适用于低频激励情况。

物理模型如下。

其中x f =y=Y sin(wt)
其中k 为弹性系数,c 为阻尼系数。

2. 根据所建立的力学模型列出微分方程 根据牛顿定律,写出数学方程。

()()
"''mx k x y c x y =----
"''mx cx kx cy ky ++=+ ⑴
由此可见。

基础运动使系统受两个作用力,一个是与y(t)同相位,经弹簧传给质m 的力ky ;一个是与速度y ’同相位,经阻尼器传给质量m 的力cy ’。

利用复指数法求解,用()sin jwt
Ye Y wt =,并假定方程的解
为()jwt
x t xe =,
代入方程(1)得
()
()()
2
2
2
21212r X r r ξξ+=-+
可表示为
()
()()
2
2
2
21212r X Y
r r ξξ+=-+
阻尼比0c c ξ=
=
c 为阻尼系数,0
c 为临界阻尼系数 频率比n
w r w =

w 为激励频率,n
w 为系统固有频率。

3利用MATALB 编程
y1=sqrt((1+(2*0.1*x).^2)/((1-x.^2).^2+(2*0.1*x).^2)); y2=sqrt((1+(2*0.15*x).^2)/((1-x.^2).^2+(2*0.15*x).^2)); y3=sqrt((1+(2*0.25*x).^2)/((1-x.^2).^2+(2*0.25*x).^2)); y4=sqrt((1+(2*0.5*x).^2)/((1-x.^2).^2+(2*0.5*x).^2));
ezplot('y1=sqrt((1+(2*0.1*x).^2)/((1-x.^2).^2+(2*0.1*x).^2))',[0,6]); hold on;
ezplot('y2=sqrt((1+(2*0.15*x).^2)/((1-x.^2).^2+(2*0.15*x).^2))',[0,6])
ezplot('y3=sqrt((1+(2*0.25*x).^2)/((1-x.^2).^2+(2*0.25*x).^2))',[0,6])
ezplot('y4=sqrt((1+(2*0.5*x).^2)/((1-x.^2).^2+(2*0.5*x).^2))',[0,6]);
title('放大因子X/Y 与频率比r 的曲线') xlabel('频率比')
ylabel('放大因子X/Y')
text(x(20),5,'阻尼比0.1')
text(x(20),3,'阻尼比0.15')
text(x(20),2,'阻尼比0.25')
text(x(20),1,'阻尼比0.5')
把程序写入MATALB,用软件开始编程运行程序得如下结果
再把该图形做完整
X
以ξ为参数,随r变化的曲线表示如下图。

Y
现在经过建立物理模型,构建数学模型,再利用MATALB仿真,最终得出了汽车振动系统强迫振动下的频率放大因子图形。

分析:
当0
M→,而与阻尼无关。

这意味着,当激励r→时,1
频率接近于零时,振幅与静位移相近。

当r→∞时,0
M→。

也与阻尼大小无关。

在激励频率很高时,振幅趋于零。

这意味着,质量不能跟上力的变
化,将停留在平衡位置不动。

当r=1时,若0ξ=,在理论上M →∞,这意味着,当系统中不存在阻尼时,激励频率和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致,振幅将趋于无限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

通常我们称r=1,即w=n
w 时的频率为共振频率。

实际
上,当系统中存在阻尼时,振幅是有限的,其最大值并不在w=n
w 处,

0dM
dr
=可得 振幅最大时的频率比
max r =而振幅的最大值为
max M =
只有无阻尼时,共振频率是n
w 。

有阻尼时,最大振幅
n 比n w 小。

当阻尼较小时,可近似的看
做n
w 。

当0ξ≥,即使只有恨微小的阻尼,也使最大振幅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

由式可见,若
ξ=
,则max 0r =。

即振幅的最大值发生在W=0处。

也就是静止时,位移最大,由此可得结论:
① 当2
ξ≥
时,不论r 为何值,1M ≤;
② 当2ξ≤时,对于很小或者很大的r 值,阻尼对响应
的影响可略去。

对远离共振频率的区域,阻尼对减小振幅的作用不大。

只有在共振频率及其近旁,阻尼对减小振幅有明显作用,增加阻尼可使振幅显著的下降。

由r=1, 12M ξ=,,共振时的振幅由阻尼决定。

由图可见,
当r=0和
r =X Y =1,与ξ无关。


r ≥
X Y ≤,且阻尼小的X Y 比值要比阻尼大的时候
小。

4. 分析当激振函数)50sin(0
t F F =时,该系统的隔振性能,并作出评价
如图力学模型如上所示。

经隔振装置传递到地基的力有两部分:经弹簧传给地基的力
()sin X F kx kX wt ϕ==-
经阻尼传给地基的力
()'cos d F cx cwX wt ψ==-
Fx 和Fd 是相同频率的,相位差2
π的简协作用力。

因此,传给地基的力的最大值或者振幅T
F 为
T F ==由于在Fsin(wt)作用下,系统稳态响应的振幅为
X =

T F =评价积极隔振效果的指标是力传递系数
T F F T F == 合理设计的隔振装置应该选择适当的弹簧常数k 和阻尼系数c,使力传递系数F
T 达到要求的指标,为此,需要讨论F
T 和ξ和r 的关系。

编写程序,用MATALB 编程
x=0:pi/1000:6;
ezplot('y1=sqrt((1+(2*0.1*x).^2)/((1-x.^2).^2+(2*0.1*x).^2))',[0,6]);
hold on;
ezplot('y2=sqrt((1+(2*0.15*x).^2)/((1-x.^2).^2+(2*0.15*x).^2))',[0,6])
ezplot('y3=sqrt((1+(2*0.25*x).^2)/((1-x.^2).^2+(2*0.25*
x).^2))',[0,6])
ezplot('y4=sqrt((1+(2*0.5*x).^2)/((1-x.^2).^2+(2*0.5*x). ^2))',[0,6]);
把所编程序植入MATALB软件,运行,得出模拟图形
横坐标为频率比r,纵坐标为力传递系数
T
F
由图可见,在r=0和2时,
T=1
R
与阻尼无关,即传递的力或位移与施加给系统的力或位移相等。

在02
≤≤的频段内,传递的力或位移都比施加的力或r
位移大。

而当2
r≥
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可以得到两点结论:
⑴不论阻尼比为多少,只有在2
r≥
⑵对于某个给定的r ≥数也减小。

现在激励频率为w=50HZ, 由n
w
r w =得,
n w
w ≥
,n w ≤==35.7HZ 结论:当系统的初始频率n w 小于等于35.7HZ 时,系统具有明显的隔振性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