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2019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指导

(完整)2019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指导


小结1
内容→情感 明确内容→写景→抓景析情 抓景:对比主要意象;对比意境特点
对比情语 求同辨异
真题示例 2
比较内容情感【内容→情感】
(2016 新课标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②叙事诗——抓事析情 ↓
③对比事件;对比行动细节;对比情语。 ↓
④求同辨异
课堂演练2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 王维
独坐悲双鬓, 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夜深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 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 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
比较阅读
考纲要求
鉴赏评价 D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设题角度
1、比较情感 2、比较表达技巧 3、比较内容(形象) 4、比较语言
应对方法?
比较鉴赏基本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第一节 比较思想情感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
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
白发生!
9.请指出二者情感基调的不同之处。(6分)
【叙事诗——抓事析情:两诗提到何事?情语?】
原则: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方法:辨异【抓事析情】
篇目 曹诗
辛词
事件
情语 情感
曾披金甲 不卖宝刀 尚嫌 臂健嫌弓软 犹识 眼明识云高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都写月夜闻笛,感情基调有何 异同?(5分) 【答】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征人思乡的感情。(1分)
异:①高诗写冰雪消融,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风传笛 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意境澄澈壮阔,感情哀而不伤 (乐观开朗)(2分)。②李诗写月如秋霜,充满寒意, 夜风送来呜咽的芦笛声,意境寒冷凄清,感情悲凉哀怨。 (2分)
答案示例:
《暮春》表达伤春之情,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
子规等暮春意象,营造出春去后冷寂凄凉的意境,表达
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或:孤身飘零的凄惨); 《暮春山间》表达喜春之情,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
流莺不语,只有燕子飞来飞去,桃花飘落,桃香飘溢,
山间一片寂静,描绘出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诗 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或:闲适之情)
真题示例 2
比较内容情感【内容→情感】
(2016 新课标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叙事诗 抓事析情
抓事:对比事件;对比行动细节;对比情语。
注意:
内容→情感
内容凸显情感,分析思想感情, 不能脱离内容孤立分析。
真题示例 1
比较思想情感【内容→情感】
【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暮 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壮心不已 的豪情
醉里挑灯 看剑 梦回沙场 征战 (对比)
可怜白 功业未就的 发生 悲慨
真题示例 2
比较内容情感【内容→情感】
(2016 新课标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
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
里有站阵之意。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
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
处。(6分)
【叙事诗】——抓事析情:两诗提到何事?情语?
比较方法1
①明确诗歌内容:写景?叙事? ↓
②写景诗——抓景析情 ↓
③对比主要意象;对比意境特点;对比情语。 ↓
④求同辨异
课堂演练1
内容:写景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抓 景 析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情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
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
处。(6分)
答: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 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心未已的豪情; 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 功业未成的悲慨。
比较方法2
①明确诗歌内容:写景?叙事? ↓
辨 异
1、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都写月夜闻笛,感情基调 有何异同?(5分)
抓景:意象、意境、情语
求同:笛、芦管——思乡 辨异:抓景析情
篇目
主要意象 意境 情语
情感
高诗
雪净 月明
澄澈 壮阔
哀而不伤 乐观开朗
李诗
受降城 沙似雪 月如霜
寒冷 凄清
征人思乡的 望乡 悲凉
课堂演练1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缓步 赏春、喜春 (闲适) 之情(闲适
之情)
真题示例 (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1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有何不同?4分
问: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诗歌内容 → 写景诗 → 方法:抓景析情】
辨异:①两诗主要意象?②各自意境特点?③情语?
原则: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方法:辨异【抓景析情】
篇目
主要意象 意境
情语
情感
《暮春》
落花 柳绵 斜阳
冷寂 凄凉

伤春之感
子规
《暮春山间》 流莺不语 寂静 燕飞忙 幽美 桃花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