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桂林名家评课及简讯

桂林名家评课及简讯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嘉宾评课实录(一)语文课一直是在学习体会文章的内容,不是体会感悟,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标的转变,是革命性的,带有根本性的转变。

语文课的性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方向。

第一个转型是从原来以围绕思想内容理解转变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然后教学过程组织也是围绕语言文字的运用来组织。

第二个转型是语文课要从教师讲的课文课堂形态,转变为学生的语文实践的课堂教学常态。

课标提出是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以往对综合性研究得比较深刻,而对实践性的研究相对少,56年教育部做了教育报告,发现语文课的问题有五个方面,可以说这五个问题现在仍然存在,甚至更严重,如运用语言文字训练技巧,现在就是不够。

80年代强调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现在语言训练少的现象为何改变不了,是老师的问题吗?是与语文课选择讲读课文的形式有内在联系,老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这种讲读课是与生俱来,如何改变,我想一定要解放思想,要跳出讲读的泥沼,一从教师讲读为主的转变为以学生语文实践为主的教学形态。

一个是从思想内容理解转变为语言文字实践。

二、提高语文课的实效——创新我们一直在研究阅读教学如何高效,现在很多课我们都会发现并没有从困境中走出,问题仍很多。

从本次研讨课16节课来看,我认为当前问题最大的还是阅读课。

昨天评委会上说目标不明,教学内容不清,教学形式不新,我认为比较客观,和上一届比较没有突破性,我同意崔峦老师的看法。

我的话很尖锐,我和崔峦老师说我该怎么说。

课文围绕思想理解为主要目标,其实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研究太阳特点是常识课,中彩那天关于道德的难题,怎么面临这个难题是思品课,比如詹天佑教成怎么修路。

这些都不是语文课堂的问题,原因就在我们把非本体教学,把教材内容教成语文课程,陈老师在大会开幕词上说了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语文教学内容综合性很强,除了知识与方法,还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本体性教学和非本体性教学我把语文教学内容分为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本体性是本质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语言文字,情感态度价值观要讲,但是这是非本体性。

围绕内容,本体和非本体的错位,这里添加一个语言动作表现,这里添加总分总,这是碎片性的添加,语文浓不浓就要看添加的够不够。

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上做的工作其实是非本体的教学内容占了大量时间,造成本体性的缺失。

一堂课教的内容主要是语文的本体教学内容,这次观摩活动,评委们评价比较高的,是金陵的麻雀,这堂课抓住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目标,识字、写字、朗读,这些都是低年级教学的主要工作,是低年级语文的本体性,老师很清楚教什么。

还有一堂课可以研究讨论的问题很多,但是我觉得是很有思想的,这堂课我们会发现老师教的是句子怎么表达,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还有作者的联想,老师让学生通过比较联想,通过其他例子让学生体会,动手练笔,这堂课让学生明白可以写看到的和联想到的,如果一堂课围绕情感体验,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但是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

语文老师在很多语文课上,说白一点就是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上不务正业,我们的正业是学习语言文字,价值观是渗透在语言文字学习中,而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四、重视语言积累课文的教学价值——多元文化、语文知识方法、语言材料1.阅读课——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阅读教学当前,语文教学的教学价值有三个方面,一个是文化,如月光曲认识贝多芬,二是语文知识方法,三是语言材料,包括生字词语句子,句子间的组织。

我认为第一位是语言材料的建立,学生在小学阶段大量积累语言文字对于建立语言表达有,就是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我国语文的重心,中国国民语言文字的水准下降。

除了识字词语教学,目前识字教学抓得很好,词语教学还是要继续重视,低年级的词语教学还是很重视,但是中高年级就有所下降,大量句子的积累才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因为句子是语言表达的最小单位,词语是最小的意义单位,一个人的词汇量和句型,可以看出这个人语言能力。

现在语文课在朗读指导花的时间过度,我认为小学的朗读以正确朗读、熟读、烂熟于心、脱口而出,只要我们词汇量够了句子够了,这样的朗读理解自然提高。

金的这堂课朗读重视了。

用普通话朗读,规范语音,主要看规范语言的输入,这项任务要考朗读,无论哪个年级。

我认为要把语言材料积累放在第一位,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经验。

这是我对阅读课想到的两点。

低年级重视语言积累,中高年纪忽略词语、积累被忽视。

句子是语言表达的最小单位。

一个人的词汇量和句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积累。

语文朗读指导过渡。

小学朗读应该是正确流利,读书课本为重。

让学生熟读成诵。

这样学生的语文更高。

《鱼跃纸上》指导朗读和背诵很到位。

应该让学生读书,让学生积累语言,都靠大量的阅读。

靠朗读。

无论是哪个年级,都应该把学生语言的积累作为我们重要的语文教学。

所以我们应该把语文材料放在前面。

2.习作课,口语交际老师们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容很接近学生的生活。

写作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是:我们现在习作课老师写的时间太短,指导时间过长。

那么宝贵的练笔机会老师都在指导,写作的知道应该放在阅读课,大量的写作方法应该放在我们的语文课上。

而不是放在作文课上。

习作课讲方法时间严格的控制不超过10分钟。

留着时间让学生去写作,学生互改。

口语交际课关键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

老师在教学上过多的注重了方法的指导。

当学生口语交际或习作时遇到问题是老师再去做指导更好。

我不赞成把方法抽出来指导,再去练习。

口语交际课存在普遍问题是: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没有长进。

老师更注重环节的设计。

比如《我是小小推销员》学生学得很轻松。

老师的设计是特点。

层次很清楚。

问题是学生的表达没有明显提高。

环节不用太多,内容页不用太多。

比如介绍毽子可以采用学生介绍了之后老师介绍,然后学生再来介绍。

比如毽子介绍时,再分小组讨论应该怎么介绍,再请小组分享介绍。

老师提出不同的对象应该怎么介绍,还介绍毽子,但是对不同的对象。

口语交际课,也是教学内容选择问题,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和学生的实践,可能过多注重方法指导,其实学生的实践比理解这些抽象的规律的方法要更实际,老师适当的组织一些方法。

我不赞成脱离语境来理解方法,对于小学生的理解很困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原来的水平长进上并不明显,在环节的设计上,如重庆的《推销》,他从课堂设计来看很不错,老师调动学生的兴趣一环扣一环,看似很清楚,问题是学生的表达在原来的基础上没有明显提高,环节设计不一定多,学生介绍了点评一个,学生没有反复没有修改,没有进一步的练习,我当时在思考,比如毽子,每个小组听了他的介绍,我们小组再来思考怎么介绍,上台展示看谁的更好,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再提出面对不同对象不同的介绍,数学十以内的加法就是一堂课的知识,语文课的容量远远超越数学课,我们要研究怎么找准教学内容,我们要更加适合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

以手写心传递真情——金凤十一小与金凤十小等兄弟学校开展习作教学与研讨活动简讯2014年11月19日下午,我校与十小等五所学校的语文老师开展联动教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习作教学的教学与研讨,由我校李龙霞老师与十小康海燕老师分别做课,并邀请到金凤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段金莲和银川市教科所仇千记老师做现场点评指导。

第一节课是十小康老师的看图写话作文教学;第二节课,李龙霞老师和五年级(1)班的孩子们为我们呈现了一节习作课——“学写读后感”。

课堂上,李老师极具亲和力的语言、巧妙地引导学生感受何为“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想、说、写全面熏陶与培养,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认识到作文要“以手写心,传递真情”,教学效果良好。

课后,段老师和仇老师分别就两节课进行了点评,他们充分肯定了两位授课教师的作文指导课。

两位老师课堂教学基本功扎实精湛,突出了重视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新课改理念。

“是两节好课!”仇千记老师由衷地赞叹!针对作文教学,仇老师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座培训,仇老师认为,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自由地表达是当前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最该遵循的法则,要科学地教作文,让作文与孩子们同呼吸共成长。

从兴趣入手,教会孩子们学语文——金凤十一小一年级拼音教学研讨活动简讯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因此,为了加强汉语拼音教学,掌握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校于2014年10月14日上午举行了汉语拼音教学教研活动,李晓红、赵丽华、李红霞三位共同执教“ang eng ing ong”,全校语文教师和校领导认真听课并进行了中肯评课。

三位老师在教学中依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语言情境,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乐学氛围;引导学生根据字母音、形特点编制儿歌、顺口溜,把学习拼音与学习生活相结合,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化、浅显化;教学中,把学习拼音与识字、学习普通话有机结合,为帮助学生大量、高效并且充满乐趣地认识尽可能多的汉字打下了基础;对学生的听课、书写习惯做出明确要求,反复强调,反复训练。

从课堂上,我们看到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习拼音的兴趣很浓厚,与老师的口令对答很流利,有主见,有思想,敢表达,善思考,各方面的课堂习惯已经初步形成,这与老师精心的设计、扎实的教学、对学生习惯培养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

课后,针对这三堂汉语拼音课,老师们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对于如何促进一年级拼音教学的有效开展,以及如何提高拼音教学的有效性,大家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老师们对于如何更好地进行拼音教学都有了新的感悟。

评课中,老师们对于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她们对学生的习惯培养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出在我们的课堂上要关注每个孩子,把习惯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要细化,要严格要求,要持之以恒,反复抓,抓反复,让习惯成为一种自然。

一次教研活动,给每个老师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我们要将兴趣培养,主动参与,善于创新,提升课堂作为一种习惯,真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综合素养。

专家听课会诊打造全新课堂——金凤十一小开展“专家听课周”活动简讯为了进一步深化金凤区教研室开展的“聚焦课堂、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解决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金凤区第十一小学于2014年4月23日——4月25日邀请到区、市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专家来我校诊断课堂,为课堂把脉。

金凤区教育局副局长王永志在百忙中也亲临课堂、参与其中。

本次活动,我校语数外学科所有教师全员参加,人人过关,可以说是怀着极大的勇气把我校语数外三科课堂教学情况真实、毫无保留的展现给区市专家,老师们也格外重视学校为大家创造的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做到准备充分,迎接考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