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3暗挖法总体施工方案本工程省政府站采用暗挖法(浅埋暗挖)施工。
(1)施工方案浅埋暗挖施工安排遵循“新奥法”大部分原理,以改造地质条件为前提,以控制地表沉降为重点,以格栅(或其它钢结构)和喷锚做为初期支护手段,按照“十八字”原则(即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进行地下结构的施工,结合本车站的结构特点,采用柱洞法(PBA)施工;(2)施工方法柱洞法(PBA)施工流程详见图3.3.3-XX;3.3.3-XX暗挖车站(PBA)总体施工流程图①PBA逆做法施工该方法在内开挖平行车站的上下层小导洞,在上层小导洞内施工钻孔灌注桩和中柱,边桩作为车站围护结构临时挡土结构,同时边桩和中柱共同组成车站拱部支护结构(初支扣拱) 的支撑体系,然后在拱桩柱支护结构下开挖车站主体空间,边开挖边架设两道钢支撑,开挖到车站基地后自下而上施工车站底板、站台层边墙、楼板、站厅层边墙和二衬扣拱等永久结构。
图3.3.3-XX暗挖(PBA)逆作法施工流程图序号施工顺序示意图说明1 第一步:下导洞进行开挖施工,先施工边左右边导洞,待左右边导洞开挖8~10米后开挖中导洞,导洞采用台阶法施工。
2 第二步:下导洞开挖8~10米后开挖上导洞,上导洞先施工左右边导洞,待左右边导洞开挖8~10米后开挖中导洞,导洞采用台阶法施工。
3 第三步:下导洞开挖30米后进行下导洞横通道开挖施工,横通道由边导洞开设马头门进入中导洞,左右两侧横通道不得在同一里程同时施工。
4 第四步:下导洞贯通后在边导洞施工边桩基础和在中导洞施工地梁,横通道内施工横向混凝土支撑。
边桩基础和地梁由北向南施工,地梁施工时注意预留底板钢筋接头和钢管柱法兰螺栓和钢管柱钢筋。
5 第五步:跳桩开挖边桩和钢管柱挖孔桩,施作边桩和钢管柱。
6 第六步:1、边桩施工过程中注意尽快形成连续10m~20m连续段,在形成连续段后及时回填桩后混凝土。
2、边桩和钢管柱形成连续10m~20m 连续段后,分段施工边桩冠梁和天梁,边桩冠梁和天梁施工后及时进行背后回填混凝土。
7 第七步: 边桩冠梁和天梁成型后进行扣拱施工,扣拱左右步距8~10m,扣拱过程中设临时中隔壁和中隔板。
8 第八步: 初支扣拱完成后破除临时中隔壁和中隔板,施工二衬拱部结构。
9 第九步: 二衬扣拱完成后,开挖至站厅层楼板标高,土模施工楼板结构,注意与站厅层、站台层边墙施工缝和钢筋接头的留置。
10 第十步: 站厅层楼板施工完毕后,施工站厅层边墙。
11 第十一步:站厅层边墙施工完毕后,向下开挖至底板标高,施做站台层底板。
12 第十二步:站台层底板施工完毕后,施做站台层边墙。
②PBA顺做法施工该方法在内开挖平行车站的上下层小导洞,在上层小导洞内施工钻孔灌注桩和中柱,边桩作为车站围护结构临时挡土结构,同时边桩和中柱共同组成车站拱部支护结构(初支扣拱和二衬扣拱) 的支撑体系,然后在拱桩柱支护结构下开挖车站主体空间,自上而下施作车站楼板、柱和侧墙等永久结构。
图3.3.3-XX暗挖(PBA)顺作法施工流程图序号施工顺序示意图说明1 第一步:下导洞进行开挖施工,先施工边左右边导洞,待左右边导洞开挖8~10米后开挖中导洞,导洞采用台阶法施工。
2 第二步:下导洞开挖8~10米后开挖上导洞,上导洞先施工左右边导洞,待左右边导洞开挖8~10米后开挖中导洞,导洞采用台阶法施工。
3 第三步:下导洞开挖30米后进行下导洞横通道开挖施工,横通道由边导洞开设马头门进入中导洞,左右两侧横通道不得在同一里程同时施工。
4 第四步:下导洞贯通后在边导洞施工边桩基础和在中导洞施工地梁,边桩基础和地梁由北向南施工,地梁施工时注意预留底板钢筋接头和钢管柱法兰螺栓和钢管柱钢筋。
5 第五步:跳桩开挖边桩和钢管柱挖孔桩,施作边桩和钢管柱。
6 第六步:1、边桩施工过程中注意尽快形成连续10m~20m连续段,在形成连续段后及时回填桩后混凝土并施工对应横通道内的底板。
2、边桩和钢管柱形成连续10m~20m 连续段后,分段施工边桩冠梁和天梁,边桩冠梁和天梁施工后及时进行背后回填混凝土。
7 第七步: 边桩冠梁和天梁成型后进行扣拱施工,扣拱左右步距8~10m,扣拱过程中设临时中隔壁和中隔板。
8 第八步: 初支扣拱完成后由南向北进行机械土方开挖,开挖中注意竖向分层、水平分段、中间拉槽并及时进行第一道钢支撑架设。
9 第九步: 第一道钢支撑拉开40米距离后,继续开挖至基地,竖向分层、水平分段、挖中注意中间拉槽并及时进行第二道钢支撑架设。
10 第十步: 土方开挖完成后由北端墙向南进行主体结构边墙及楼板施工,及时施作综合接地和防水。
11 第十一步: 由北向南进行站厅层边墙及拱部主体结构施工。
③降水井施工降水井施工见明挖顺做法车站相应章节。
④导洞施工方法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导洞施工顺序为先施工下导洞再施工上导洞,先施工边导洞再施工中导洞,上下导洞、左右导洞控制步距8~10m避免群洞效应,下层导洞横通道在导洞超前20m后方可进行开挖施工。
为保证车站主体结构尺寸,导洞施工上层导洞拱顶标高抬高5cm,下层导洞底板标高向下降低5cm,横通道向两各增加5cm。
导洞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3.3.3-XX。
施工准备马头门施工打设超前小导管注浆土方开挖钢格栅架立连接筋、网片焊接喷射混凝土下一循环。
堵头墙施工不合格图3.3.3-XX导洞施工工艺流程图图3.3.3-XX导洞施工⑤横通道马头门施工方法马头门施工流程:1、破洞门:在横通道预留洞门处打设双排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体系,根据地层情况及要求的加固效果选用改性水玻璃、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水泥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5~1.5Mpa。
按照测量组所放轮廓线破除横通道钢筋混凝土,破除时,格栅钢筋不允许割断。
2、开槽:根据测量放线位臵,分布凿除洞门处初支结构,破出一个格栅架立槽,与导洞通过“L”型钢筋焊接连接。
3、按照轮廓线破除完毕,将洞门处格栅钢筋预留200㎜,以下割除,架立钢格栅拱架,洞门格栅严格按照设计标高、中线架立。
拱架与横通道格栅预留主筋用L型筋可靠焊接。
内外双层,梅花型设臵,围岩与格栅之间设臵钢筋网,钢筋网与格栅可靠点焊。
4、喷砼:格栅架立完成后,喷射C25混凝土,洞门处应与导洞壁平顺、连接紧密,喷层厚度不小于设计值,并且无空洞、虚喷、明显凹凸等。
⑥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人工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3.3.3-XX。
图3.3.3-XX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⑦桩顶冠梁施工方法桩顶冠梁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3.3.3-XX。
图3.3.3-XX桩顶冠梁施工工艺流程图⑧超前小导管及注浆施工方法A超前小导管隧道开挖超前支护采用Φ42热轧无缝钢管注浆加固隧道开挖面,保证隧道开挖安全。
施工步骤:1、画出小导管位置;2、打入小导管;3、连接注浆管;4、堵塞孔口缝隙;5、注浆;6、关闭导管口,拆除注浆系统;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3.3.3-XX。
图3.3.3-XX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B小导管注浆a浆管加工超前小导管采用Ф42mm普通水煤气管,管长2.5m,注浆管一端做成尖形,另一端焊上铁箍,在距铁箍端0.5~1.0m处开始钻孔,钻孔沿管壁间隔100~200mm呈梅花形布设,孔位互成90°,孔径6~8mm。
注浆钢管应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臵,外插角一般取10°~15°,处理坍体时可适当加大。
纵向前后相邻两排小导管搭接的水平投影长度一般不宜小于1m。
注浆小导管环向间距300mm。
注浆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选定注浆压力p、注浆半径r及注浆量。
在选定注浆半径r后,可按两圆相交形成厚度等于30cm确定孔距。
将前端加工成尖锥状,尾部焊φ6加肋筋。
除尾部10cm外,管壁四周钻φ8的压浆孔,以便向围岩内压注浆液。
b配浆超前小导管管棚注浆均按设计要求进行配制;c注浆按注浆要求安设注浆设备,注浆管路和制作注浆泵站。
关闭孔口阀门,开启注浆泵,进行管路压水试验,如有泄漏及时检修。
试验压力等于注浆终压。
将注浆泵吸管放入浆液中(吸头有D80滤网包紧),进行正式注浆。
注浆时,采取低压力中流量注入,注浆过程中压力逐步上升,流量逐渐减少,当压力升至注浆终压时,继续压注5min,即可结束注浆。
移至下一个孔口重新开始注浆,注浆时间隔进行,以保证浆液扩散效果。
图3.3.3-XX超前小导管⑨格栅钢架施工格栅钢架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3.3.3-XX。
图3.3.3-XX格栅钢架施工工艺流程图A格栅钢架制作格栅钢架在工厂统一制作,首先用2cm厚钢板做成加工平台,在钢板上放出单元格栅的大样,再沿大样线焊接侧向定型模型和端头定型钢板,最后按设计进行钢筋下料、成型。
在格栅钢架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制作,做好样台、放线、复核和试拼,并作上号码标记,确保制作及拼装精度。
B格栅钢架安装格栅钢架安装前应清除底部脚下的虚碴及其它杂物,超挖部分用混凝土或砖块垫实。
格栅钢架安装时,先准确测量定位,放控制桩点,保证其安装的精度符合设计轮廓的要求。
注意“标高、中线、前倾后仰、左高、右低、左前、右后”等各个部位的位置偏差。
格栅钢架脚放在牢固的基础上,钢架与围岩应尽量靠近。
但应留出4cm空隙作混凝土保护层。
为防止开挖下部时初支的整体下沉,上部初支施做时应增加注浆锚管的数量。
各节格栅钢架及临时支撑连接板应以螺栓连接拧紧,格栅钢架间按设计环间距的纵向连接筋焊牢。
钢架应与设计径向锚杆的尾部焊接牢固。
⑩喷射砼施工潮喷砼就是按照配合比,把喷射砼用的原材料加少量水拌制而成,送入喷射机料斗,同时加入速凝剂,喷射机利用密闭风压将混合料送入输料管,与压缩空气混合后进入喷射管,在喷嘴处加入压力水,并充分混合射到受喷面。
喷射混凝土作业分段分片进行。
喷射作业自下而上,先喷格栅钢架与拱壁间隙部分,后喷两钢架之间部分。
一次喷射厚度根据喷射部位和设计厚度而定,拱部宜为5cm~6cm,边墙为7cm~10cm,后喷一层应在先喷一层凝固后进行,终凝后或间隔一小时后喷射。
喷射路线应自上而下,呈“S”形运动;喷射时,喷头作连续不断的圆周运动,并形成螺旋状前进,后一圈压前一圈三分之一。
喷射砼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3.3.3-XX。
图3.3.3-XX砼喷射施工工艺流程图⑪土方开挖、洞内运输暗挖逆作的挖土工序是整个逆作法施工的重要环节。
在开挖土期间上部的结构和地面荷载,全部由中柱、纵梁及周边的钻孔桩承担。
挖土的方法将决定围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大量的挖土与长时间的暴露,将使主体围护产生过量的沉降。
因此,必须制定严格的开挖方法与保护措施。
由于逐层开挖受到结构层高限制,挖土拟采用0.15m3小型挖掘机与人工结合。
在两根钢管柱之间,采用机械拉槽挖土,两边采用人工配合开挖,发挥各自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