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渊明《饮酒·其四》及赏析

陶渊明《饮酒·其四》及赏析

陶渊明《饮酒·其四》及赏析
饮酒·其四
魏晋: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译文
秋菊花盛正鲜艳,含露润泽采花英。

菊泡酒中味更美,避俗之情更深浓。

一挥而尽杯中酒,再执酒壶注杯中。

日落众生皆息止,归鸟向林欢快鸣。

纵情欢歌东窗下,姑且逍遥度此生。

注释
这首诗主要写赏菊与饮酒,诗人完全沉醉其中,忘却了尘世,摆脱了忧愁,逍遥闲适,自得其乐。

裛(yì意):通“浥”,沾湿。

掇(duo多):采摘。

英:花。

泛:浮。

意即以菊花泡酒中。

此:指菊花。

忘忧物:指酒。

《文选》卷三十李善注“泛此忘忧物”说:“《毛诗》曰:‘微我无酒,以邀以游。

’毛苌曰:‘非我无酒,能够忘忧也。

’潘岳《秋菊赋》曰:
‘泛流英于清醴,似浮萍之随波。

’”远:这里作动词,使远。

遗世情:遗弃世俗的情怀,即隐居。

壶自倾:谓由酒壶中再往杯中注酒。

群动:各类活动的生物。

息:歇息,止息。

趋:归向。

啸傲:谓言动自在,无拘无束。

轩:窗。

得此生:指得到人生之真意,即悠闲适意的生活。

创作背景
公元416年,陶渊明总是闷闷不乐。

他早就看透,东晋的气数已尽,刘裕篡位仅仅迟早的事,他整天为这件事悲伤郁悒。

最后只能借
酒消愁,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书写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
修改润色。

一共得到20首诗,陶渊明把这个组诗题为《饮酒二十首》,此诗为第7首。

赏析
此诗写对菊饮酒的悠然自得,实际蕴藏着深沉的感伤。

秋天是菊花的季节。

在百花早已凋谢的秋日,惟独菊花不畏严霜,粲然独放,表现出坚贞高洁的品格。

惟其如此,作者非常爱菊,诗中
屡次写到,而且常常把它同松联系在一起,如《和郭主簿》:“芳菊
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此诗首句“秋菊有佳色”,亦是对菊的倾
心赞美。

“有佳色”三字极朴素,“佳”字还暗点出众芳凋零,惟菊
有傲霜之色,如果换成其他秾丽字眼,比如“丽”、“粲”、“绚”
之类,反倒恶俗不堪。

前人称此句“洗尽古今尘俗气”(宋李公焕
《笺注陶渊明集》引艮斋语),并非虚誉“裛露掇其英”,带露摘花,色香俱佳。

采菊是为了服食,菊可延年益寿。

作者《九日闲居》就有“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之旬。

曹丕《与钟繇九日送菊书》云:“辅体延年,莫斯(指菊)之贵。

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

”可见
服食菊花,是六朝的风气。

屈原《离*》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