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音乐赏析》
这一个学期开始了,也到了选择选修课的时候了,每一次选课就像是在打仗一样,而在这一个学期的选修课争夺战中,我选择了《西方音乐赏析》这一门课。
为什么会选择这一门课程,主要是因为我看到了“音乐”这两个字,于是我就在想,选修课嘛,就不要再让自己受罪了,选一个轻松的课就好了嘛。
照我想的话,这一门课就是听听音乐啥的。
听什么音乐呢就是一些老掉牙的音乐。
在原来我完全不理解西方音乐的魅力,虽然我喜欢的是现代的流行音乐,在后来我才明白,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不懂,不了解他的内涵,以及它所包含的情感。
自从学习了这一门课程之后,总算明白了西方音乐的魅力。
音乐是一种不分国界的东西,你或许听不懂他的语言,但是你完全可以听懂他里面所包含的感情,起伏的音调是可以感染其他的人的感情的。
虽然喜欢现代流行音乐的人很多,但是有几部作品能历经时间的冲刷经久不衰的。
反而那一些我们认为是老掉牙的西方音乐,往往历经几百年的时间而俞显辉煌,就像一些美酒,愈陈愈香,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正是这一门课给我们了一个了解西方音乐的机会。
科学证明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有强力的引导作用。
这种导向作用分为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不同的音乐可以给人以不同的心灵感受,好的音乐能改善人的心情,不好的音乐会影响人的情绪。
音乐史无私的,无论男女老少,高低贵贱,都可以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王公贵族们可以享受奢华的宫廷音乐,而平民百姓也有民间小调来述
说自己。
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在这一门课开始的时候,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大体分为几个时期,还有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以及西方音乐的种类。
但是这些东西给我的冲击力远远不够,就仅仅在我的脑海里过了一下,不久我就忘光了。
留下一些依稀证明他存在字句,巴赫、莫扎特、斯特劳斯、圆舞曲、歌剧……之后我就找了一些西方的音乐听。
我找了贝多芬的曲目第五交响曲《命运》,这一部作品给我了很大的冲击,在作品的开头“当当当当”四个重音就有一种悲愤不屈的情绪产生,说的通俗一点就像是当头一棒,很有节奏,很有气势。
这是一种让人恐惧的、充满震撼力的开头,接着仿佛狂风暴雨般的后续弦律接连不断,让人有一种就要窒息的感觉,是一种震动人心的旋律,激荡的弦律里充满了不屈的意味。
我结合贝多芬的背景仿佛可以明白一些,让人不禁在想,这是要告诉我们一些东西,在困难来临的时候为什么要放弃只要还有一点希望,就不能放弃!究竟是命运让你放弃,还是你自己放弃了自己究竟是命运打败了你,还是困难和挫折打败了你贝多芬凝练他的苦难成就了这一乐章,了解了他,在听这一曲目的时候,就越容易与音乐产生一种共鸣,容易被这一个曲子感染,告诉我们不应该放弃。
贝多芬的音乐给我很大的震动。
《月光奏鸣曲》、《致爱丽丝》等一些听起来也比较有感觉,但是其他的音乐人的音乐,我就有一种不是很听得懂的感觉,尽管他们都是赫赫有名的伟大音乐家,也有很大的原因是我没有深入了解他们创作音乐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所包含的深刻情感。
在学习了这一门课程之后,我也找了许多的西方音乐来听一下,希望能找到一部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一样能够深深感染我的乐曲。
就在无意之中,我找到了一部曲目。
是一个克罗地亚的演奏家名叫马克西姆姆尔维察的作品,他的作品多将古典钢琴作品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结合,有一种很强烈的冲击力。
他的《克罗地亚狂想曲》给我带来了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有一些悲伤,但是又不绝望。
《克罗地亚狂想曲》很容易和人产生共鸣。
还有他的《出埃及记》也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
这一门课程的时间不长,大多是让同学们自己上去讲,但是他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他让我学会了如何去欣赏那些经典的东西,明白了这些,这一次选修也算不虚此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