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2章《城市与环境》单元检测(含答案)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2章《城市与环境》单元检测(含答案)

单元检测(二)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50分)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同时,城市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城市化过程往往导致城乡间出现巨大差异,下列要素可能缩小城乡间差距的是( )①建筑②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③交通④信息技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在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 )①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②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③城市景观转变为乡村景观④区域文化特色得到强化A.①②B.①④C.③④D.①③3.城市化过程中往往出现压低地价招商引资的现象。

从城市建设的角度讲,该现象对城市的影响是( ) A.削弱城市发展后劲,透支城市未来的发展B.蚕食耕地,危及粮食安全C.抬高农民进城创业“门槛”D.城市空间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1~3.解析第1题,城市化过程中,城乡间的建筑、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将出现较大差异,但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将使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

第2题,城市化过程伴随着乡村景观转变为城市景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渗透,区域文化特色被弱化。

第3题,“蚕食耕地,危及粮食安全”是从农业角度说的;“抬高农民进城创业‘门槛’”是城市建设巨额投资的结果;这种城市化过程往往只讲城市空间扩张,而忽略经济实力的提升。

答案 1.B 2.A 3.A根据下表资料,回答4~5题。

城市数目(个) 工业总产值(万元)城市人口(万人)城市人口比重(%)1950年 1 12 12 2.71980年 3 19 65 38.62019年8 35 83 67.8 4.A.城市数目B.工业总产值C.城市人口D.城市人口比重5.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A.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D.城区与小城镇和乡村地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4~5.解析第4题,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都反映了城市化的进程。

第5题,由于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环境质量较好,加之城区与小城镇和乡村地区交通联系的日益便捷,吸引了大量市区人口向小城镇和乡村地区迁移,城市人口减少,即逆城市化现象出现。

答案 4.B 5.C读图“城市温度与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变化关系图”,回答6~7题。

6.下列判断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①城市热岛效应明显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③城市人口与城市面积不相关④该城市职能为政治、文化中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由此必然会带来的现象有( )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②城郊间形成热力环流③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④城市环境恶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6~7.解析第6题,从左图可以看出城市建成区面积越大,城市温度越高,城市热岛效应越明显;从右图可以看出城市人口越多,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温度越高。

第7题,图示信息反映出城市面积增大,城市人口增加,因此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气温升高,城郊间必然形成热力环流。

答案 6.A 7.D“潮汐车道”是可变车道,是指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的情况,在有条件的道路,使某一车道不同时段内的行驶方向发生变化。

据此回答8~9题。

8.“潮汐车道”设置的最主要目的是( )A.增大城市道路通行面积B.减少城市交通事故C.美化城市道路D.合理配置道路资源9.为了应对出行高峰,科学引导与缓解交通压力,2019年9月12日北京市首条“潮汐车道”正式开通。

每日17时到20时,北京市朝阳路京广桥至慈云寺桥主路方向的一条社会车道改为“潮汐车道”,其余时段维持现状通行。

由此可以判断该“潮汐车道”()A.为进城方向B.为出城方向C.使居住地与工作地的距离缩短D.可明显减轻城市污染8~9.解析第8题,由题可知,“潮汐车道”可以根据道路不同时段的车流量,调节某一车道的行驶方向,增加车流量大的方向的车道,从而合理配置道路资源。

第9题,随着城市的发展,居住地与工作地的距离越来越远;从“潮汐车道”的时间为每日17时到20时可以推测,此时该“潮汐车道”为出城方向;“潮汐车道”只改变了某一车道的行驶方向,所以不能明显缓解城市污染。

答案8.D 9.B如图为某城镇年内风频统计及工业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该城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区位较为合理B.一定位于南亚C.东南部适宜规划仓储物流中心D.没有商业中心11.新兴国家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在城市中会出现一些问题。

下列描述与实际最不相符的是( ) A.无序扩张,环境质量下降B.交通拥堵,住房紧张C.教育配套滞后,学校不足D.劳力紧缺,退休年龄推迟10~11.解析第10题,根据风频图可知,该地盛行东北风和西南风,故它可能位于南亚,但也可能位于东南亚;该城市的水泥厂位于东北风的上风向、造纸厂位于河流的上游、有严重污染的印染厂布局在城区,都是不合理的;该城镇东南部交通条件优越,适宜规划仓储物流中心。

第11题,新兴国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而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进而带来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快速城镇化一般不会带来劳力紧缺的问题。

答案10.C 11.D据英国广播公司2019年6月18日报道,英国《卫报》刊登专栏作家希尔顿的文章说,中国的城市化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一场运动,按中国政府计划,到2025年之前,70%的人口都将住到城市里。

要实现这个目标,今后12年里,中国2.5亿的农村人要搬家。

而这种趋势将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多问题。

读我国建国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迁图,回答12~14题。

12.最能体现中国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是 ( )A.城市人口总数 B.城市数目总量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D.城市用地规模13.关于我国城市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比重一直上升B.城市化水平非常高C.2019年城市人口可能超过农村人口D.1950—2000年人口增长速度加快14.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上升的原因是 ( )①工业已转向资本密集型②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二、三产业较快发展④行政区划调整及户籍改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14.解析第12题,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第13题,据图可知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并非一直上升,个别年份出现下降的现象;我国的城市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水平不高;201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50%以上,城市人口可能超过农村人口。

第14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二、三产业较快发展,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行政区划调整及户籍改革,促进了这一过程,导致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答案12.C 13.C 14.D如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城镇发展示意图。

该地区在专业村、专业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

其中,柳市的五金电器、白石的橡胶制品在国内都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读图回答15~16题。

15.关于该地区城镇发展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镇间距离扩大B.城镇人口增加C.城镇用地规模扩大D.城镇数目增多16.下列有关1998年该地区城镇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乐清的服务范围较柳市小B.虹桥提供的服务种类较乐清多C.芙蓉和柳市的城镇服务功能相同D.乐清与柳市的服务范围有可能重叠15~16.解析第15题,随着城镇密度的增大,城镇间的距离在缩小,故选A。

第16题,读图可知,乐清的城镇等级高于柳市,因此服务范围较大的是乐清;虹桥的城镇等级低于乐清,因此提供的服务种类较乐清少;柳市的城镇等级高于芙蓉,因此其服务功能多于芙蓉;不同等级的城镇的服务范围可能是重叠的。

答案15.A 16.D读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密度与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17~18题。

17.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是( )A.0—2千米处B.2—3千米处C.3—5千米处D.6—7千米处18.距市中心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交通通达度低B.环境质量差C.地租昂贵D.服务设施差17~18.解析第17题,读图可知,与市中心距离3—5千米处,人口密度最大,应是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

第18题,距离市中心2千米内地租较高,多布局商业区,流动人口多,常住人口少。

答案17.C 18.C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等过程。

如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

据此完成19~20题。

注城市用地人口密度等于城市人口除以城市用地面积;城市用地经济密度等于城市产生的GDP除以城市用地面积。

19.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关于四省市的结论正确的是( )A.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最合理B.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C.重庆的城市化速度最快D.贵州的滞后城市化程度最高20.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小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 ) A.地形起伏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B.第一产业发达C.城市用地较为完整D.城市化水平较高19~20.解析第19题,据图可知上海的城市用地人口密度较小,且城市人均GDP,即城市用地经济密度除以城市用地人口密度远高于其他几个省区,因此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

第20题,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小于上海,说明重庆城市人均GDP远小于上海,主要是因为地形起伏较大,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答案19.B 20.A读某省城市、工业相关数据统计图,完成21~22题。

2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A.城市工业产值增加B.城市人口总量增加C.城市面积扩大D.城市数量增加22.图中反映出该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 )A.城市化不利于工业化B.工业化限制城市化C.城市化与工业化无关D.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21~22.解析第21题,城市化的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图中直接显示的是城市面积扩大。

第22题,城市化的推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的发展,而城市化也会促进工业化。

答案21.C 22.D如图为“2019年春节期间深圳某大街‘空城’一角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造成深圳某大街2019年春节期间“空城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逆城市化加速B.务工人员返乡C.人口老龄化加剧D.旅游人数增多24.进一步提升城市化发展内涵的合理途径是( )①提高城市人口素质②扩大农业耕地征用③增加城市建筑密度④改善城市环境质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3~24.解析第23题,深圳市一般在春节期间才会出现“空城”现象,这与我国外出务工人员返回家乡过春节的习俗有关。

相关主题